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活检小标本的脱水包埋盒,属于病理组织活检小标本的组织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盒体设置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和第五侧面,第五侧面设置有第一过滤区;盒盖设置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第四侧边和盖体,盖体设置有第二过滤区;标本存放机构包括第一围壳、第一滤网、第二围壳和第二滤网,第一围壳固定设置在第一过滤区;第一滤网设置在第一围壳内;第二围壳固定设置在第二过滤区,第二围壳和第一围壳相贴合;第二滤网设置在第二围壳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同时提高包埋盒密封性和通透性,使体积细小的活检组织在固定和脱水过程中能够充分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而又不致漏出包埋盒的技术效果。
Dehydration embedding box for small biopsy specim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活检小标本的脱水包埋盒
本技术属于涉及病理组织活检小标本的组织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活检小标本的脱水包埋盒。
技术介绍
活组织检查方法的组织处理过程中,将用于检查的组织放到包埋盒中,且使用福尔马林固定组织,使之保持生活时的状态而不会自溶;然后依次经过浓度由低到高的梯度酒精将组织中的水分置换出来,再使用二甲苯等将酒精置换出来,最后用石蜡将二甲苯等试剂置换出来,使组织细胞当中充满石蜡。包埋过程中经处理后的组织连同石蜡溶液一起凝固于包埋盒中,以便于将组织切为用于活组织检查的厚度;切片过程中将具备凝固石蜡的包埋盒固定到切片装置,以便将凝固组织连同石蜡一起切为预定厚度的薄片,然后将组织薄片贴附于载玻片上;检查过程中使用二甲苯等试剂溶去石蜡,再经染色、封固等处理后制成病理组织切片,供医师观察诊断。对于现有的病理组织活检小标本的组织处理技术而言,目前病理组织活检过程中,通常是使用纱布,滤纸等材料将小组织包裹起来,再放入包埋盒中进行脱水处理。由于胃镜、纤支镜等活检组织取材方法的限制,组织通常只有小米粒大小,加之组织脱水处理之后体积收缩,组织更加细小;同时组织脱水处理是使用有机溶剂将组织中的水分置换出来的过程,使用纱布、滤纸等材料包裹会阻碍试剂与组织的直接接触,不利于物质交换,降低了组织处理效率。尤其是在使用快速石蜡组织处理方法的情况下,由于处理时间大为缩短,试剂与组织交换不足,常常出现组织固定不佳,脱水不良等情况。继而使得体积细小的组织活检小标本在后续制片过程中,难以保证制片效果,影响医师观察和诊断。综上所述,在现有的病理组织活检小标本的处理技术中,存在着体积细小的组织活检小标本放置在普通包埋盒中,难以同时保证密封性和通透性,不利于组织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体积细小的组织活检小标本放置在普通包埋盒中,难以同时保证密封性和通透性,不利于组织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活检小标本的脱水包埋盒,所述包埋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设置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和第五侧面,所述第五侧面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所述第五侧面设置有第一过滤区;盒盖,所述盒盖设置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第四侧边和盖体,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之间,所述盖体设置有第二过滤区;标本存放机构,所述标本存放机构包括:第一围壳,所述第一围壳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区;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设置在所述第一围壳内,所述第一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区;第二围壳,所述第二围壳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区,所述第二围壳和所述第一围壳相贴合;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设置在所述第二围壳内,所述第二滤网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区;其中,所述第一围壳、所述第一滤网、所述第二围壳和第二滤网合围形成一存放所述活检小标本的腔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围壳呈圆柱形;所述第一围壳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滤网通过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围壳相卡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网设置有N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不大于0.3mm,所述N是正整数。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围壳呈圆柱形;所述第二围壳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滤网通过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二围壳相卡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围壳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围壳的直径,所述第一围壳和所述第一滤网相垂直,所述第二围壳和所述第二滤网相垂直,所述第二滤网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滤网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滤网设置有M个第二通孔,每一个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不大于0.3mm,所述M是正整数。进一步地,所述包埋盒还包括:若干个卡扣,若干个所述卡扣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若干个挂钩,若干个所述挂钩分别和若干个所述卡扣相匹配,若干个所述挂钩分别对应的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以通过若干个所述挂钩和若干个所述卡扣相卡接。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卡扣是2个所述卡扣,2个所述卡扣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若干个所述挂钩是2个所述挂钩,2个所述挂钩分别对应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以通过每一个所述挂钩和每一个所述卡扣相卡接。进一步地,所述包埋盒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位于所述把手和所述第二围壳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包埋盒还包括:书写板,所述书写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位于所述书写板和所述第一围壳之间,所述书写板和所述第一侧面的夹角为锐角。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活检小标本的脱水包埋盒,通过标本存放机构中第一围壳固定设置在盒体中第五侧面的第一过滤区,并且第一滤网设置在第一围壳的内部,第一滤网位于第一过滤区内。标本围栏机构中第二围壳固定设置在盒盖中盖体的第二过滤区,第二围壳和第一围壳相互嵌套贴合。同时,第二滤网设置在第二围壳的内部,第一滤网位于第二过滤区内,使得第一围壳、第一滤网、第二围壳和第二滤网合围形成用于存放活检小标本的腔体,这样将活检小标本存放在腔体的内部之后,通过在盒体上盖上盒盖就能起到密封的作用,并且活检小标本能够通过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继而提高了组织处理效率,便于活检小标本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从而达到了在体积细小的组织活检小标本的处理过程中,能够同时提高密封性和通透性,使体积细小的活检组织在固定和脱水过程中能够充分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而又不致漏出包埋盒的技术效果。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活检小标本的脱水包埋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活检小标本的脱水包埋盒中盒体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活检小标本的脱水包埋盒中盒盖的正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活检小标本的脱水包埋盒中盒体的侧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活检小标本的脱水包埋盒中盒盖的侧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活检小标本的脱水包埋盒中第一滤网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活检小标本的脱水包埋盒中第二滤网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活检小标本的脱水包埋盒,通过标本存放机构30中第一围壳301固定设置在盒体10中第五侧面105的第一过滤区1051,并且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活检小标本的脱水包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埋盒包括:/n盒体,所述盒体设置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和第五侧面,所述第五侧面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所述第五侧面设置有第一过滤区;/n盒盖,所述盒盖设置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第四侧边和盖体,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之间,所述盖体设置有第二过滤区;/n标本存放机构,所述标本存放机构包括:/n第一围壳,所述第一围壳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区;/n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设置在所述第一围壳内,所述第一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区;/n第二围壳,所述第二围壳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区,所述第二围壳和所述第一围壳相贴合;/n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设置在所述第二围壳内,所述第二滤网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区;/n其中,所述第一围壳、所述第一滤网、所述第二围壳和第二滤网合围形成一存放所述活检小标本的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活检小标本的脱水包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埋盒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设置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和第五侧面,所述第五侧面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所述第五侧面设置有第一过滤区;
盒盖,所述盒盖设置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第四侧边和盖体,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之间,所述盖体设置有第二过滤区;
标本存放机构,所述标本存放机构包括:
第一围壳,所述第一围壳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区;
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设置在所述第一围壳内,所述第一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区;
第二围壳,所述第二围壳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区,所述第二围壳和所述第一围壳相贴合;
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设置在所述第二围壳内,所述第二滤网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区;
其中,所述第一围壳、所述第一滤网、所述第二围壳和第二滤网合围形成一存放所述活检小标本的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活检小标本的脱水包埋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围壳呈圆柱形;
所述第一围壳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滤网通过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围壳相卡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活检小标本的脱水包埋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滤网设置有N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不大于0.3mm,所述N是正整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活检小标本的脱水包埋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围壳呈圆柱形;
所述第二围壳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滤网通过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二围壳相卡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活检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生,任勇,
申请(专利权)人:张金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