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密性自动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738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密性自动检测设备,包括显示器和检测头,所述显示器的底端设置有工作台的顶端左侧,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右侧设置有旋转机构,且旋转机构的顶端设置有检测头,所述工作台的底端前侧并与旋转机构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外壳,所述第一转盘设置在工作台的顶端右侧,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滑块的底端和壳体的内腔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内侧设置有圆柱壳,且圆柱壳的底端设置有密封圈。该气密性自动检测设备,无需人工手动取下检测后的产品,可在平台上自动依次放入产品,并自动逐一检测,省时省力,根据需要随时操作,减轻人工时的负担,提高整体质量和效率,满足工作人员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密性自动检测设备
本技术涉及气密性自动监测设备
,具体为一种气密性自动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气密性检验需用气密性检测仪,它是专门应用于对腔体机械产品进行密封性检测的装置。气密性检测仪采用嵌入式控制的智能化设计,不仅可以检测比较大的工业用品,比如汽车电池包,高压电保护装置,大型户外音响等,也可以检测微小产品的气密性,比如电动牙刷,手表,或者手机喇叭等,气密性测试需要针对不同的测试产品来定义相应的测试标准,其最终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有效可靠的将好坏产品区分出来。现有的气密性检测仪虽可以完成测试程序,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判别,但在检验过程中仍需人工手动放入待检测的产品,并在检测后又需要工作人员自行取下检测后的产品,操作繁琐,费时费力,增加工作人员的负担,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工作人员的需求,因此现设计一种气密性自动检测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密性自动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密性自动检测设备,包括显示器和检测头,所述显示器的底端设置有工作台的顶端左侧,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右侧设置有旋转机构,且旋转机构的顶端设置有检测头,所述工作台的底端前侧并与旋转机构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外壳,且外壳的前侧铰接有可向前转动的盖板,所述工作台的表面与外壳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转盘、基座、第一通孔、转轴、电机、第二转盘、撑柱、L形架和上料壳;所述第一转盘设置在工作台的顶端右侧,且第一转盘的后侧内嵌有基座,所述第一转盘的前侧沿上下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转盘的中心位置贯穿有转轴,且转轴的底端延伸进工作台的开口处内并通过联轴器螺钉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顶端与工作台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顶端延伸出第一通孔过盈配合有第二转盘,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并位于第一通孔的后侧沿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撑柱,且撑柱的顶端设置有检测头,所述第二转盘的顶端沿顺时针内嵌有储存机构,且储存机构所在的圆周路径与检测头的底端中心位置相对应,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右侧中心位置设置有L形架,所述L形架的左端设置有上料壳;所述储存机构包括壳体、导杆、滑块、弹簧、圆柱壳和密封圈;所述壳体外壁与第二转盘的开口处过盈配合,所述壳体的内腔四角沿上下方向均设置有导杆,且导杆的外壁依次套接有滑块和弹簧,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滑块的底端和壳体的内腔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内侧设置有圆柱壳,且圆柱壳的底端设置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检测头、圆柱壳和导杆在同一垂直线上。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直径大小均大于圆柱壳的直径大小。优选的,所述储存机构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储存机构按顺时针周向每隔90度分布在第二转盘的表面。优选的,所述上料壳的下料口与储存机构相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气密性自动检测设备,在实际使用时,通过旋转机构的配合下可使待检测产品逐一掉入储存机构的内腔,并配合检测头实现对待检测产品进行气密性检测,待显示器显示检测数据后,检测好的产品掉入外壳内,向前侧拉动取出检测好的产品,无需人工手动放置待检测产品和取下检测后的产品,可在平台上自动依次放入产品,并自动逐一检测,省时省力,根据需要随时操作,减轻人工时的负担,提高整体质量和效率,满足工作人员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局部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右侧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储存机构的正面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转盘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通孔俯视图。图中:1、显示器,2、检测头,3、工作台,4、外壳,5、盖板,6、旋转机构,601、第一转盘,602、基座,603、第一通孔,604、转轴,605、电机,606、第二转盘,607、撑柱,608、L形架,609、上料壳,7、储存机构,701、壳体,702、导杆,703、滑块,704、弹簧,705、圆柱壳,706、密封圈,8、第二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气密性自动检测设备技术方案:一种气密性自动检测设备,包括显示器1和检测头2,显示器1可完成测试程序,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判别,显示器1的底端设置有工作台3的顶端左侧,工作平台3的前侧有安装有控制按钮,显示器工作台3的顶端右侧设置有旋转机构6,且旋转机构6的顶端设置有检测头2,工作台3的底端前侧并与旋转机构6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外壳4,外壳4用于存储检测后的产品,且外壳4的前侧铰接有可向前转动的盖板5,工作台3的表面与外壳4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8;旋转机构6包括第一转盘601、基座602、第一通孔603、转轴604、电机605、第二转盘606、撑柱607、L形架608和上料壳609;第一转盘601设置在工作台3的顶端右侧,第一转盘601用于辅助表面的产品追随着储存机构7的旋转而同时旋转,并控制产品只有在第一通孔3对应的位置才可掉出,且第一转盘601的后侧内嵌有基座602,基座602与检测头2的配合下可对产品压制成密闭空间辅助检测,第一转盘601的前侧沿上下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603,第一转盘601的中心位置贯穿有转轴604,且转轴604的底端延伸进工作台3的开口处内并通过联轴器螺钉连接有电机605,电机605的顶端与工作台3的底端固定连接,转轴604的顶端延伸出第一通孔603过盈配合有第二转盘606,工作台3的顶端并位于第一通孔603的后侧沿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撑柱607,支撑柱7对检测头2起到一个支撑作用,且撑柱607的顶端设置有检测头2,第二转盘606的顶端沿顺时针内嵌有储存机构7,且储存机构7所在的圆周路径与检测头2的底端中心位置相对应,工作台3的顶端右侧中心位置设置有L形架608,L形架608的左端设置有上料壳609,上料壳609可提前装入大量待检测产品,并自动逐一掉入壳体701的内腔,无需工作人员反复放入新的待检测产品;储存机构7包括壳体701、导杆702、滑块703、弹簧704、圆柱壳705和密封圈706;壳体701外壁与第二转盘606的开口处过盈配合,壳体701的内腔四角沿上下方向均设置有导杆702,且导杆702的外壁依次套接有滑块703和弹簧704,弹簧704为旋转弹簧,弹性系数为25N/CM,弹簧704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并始终对滑块703提供一个向上的推力,加强检测准确度,弹簧70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滑块703的底端和壳体701的内腔底端固定连接,滑块703的内侧设置有圆柱壳705,圆柱壳705顶端与壳体701的顶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使其检测头2与圆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密性自动检测设备,包括显示器(1)和检测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1)的底端设置有工作台(3)的顶端左侧,所述工作台(3)的顶端右侧设置有旋转机构(6),且旋转机构(6)的顶端设置有检测头(2),所述工作台(3)的底端前侧并与旋转机构(6)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外壳(4),且外壳(4)的前侧铰接有可向前转动的盖板(5),所述工作台(3)的表面与外壳(4)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8);/n所述旋转机构(6)包括第一转盘(601)、基座(602)、第一通孔(603)、转轴(604)、电机(605)、第二转盘(606)、撑柱(607)、L形架(608)和上料壳(609);/n所述第一转盘(601)设置在工作台(3)的顶端右侧,且第一转盘(601)的后侧内嵌有基座(602),所述第一转盘(601)的前侧沿上下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603),所述第一转盘(601)的中心位置贯穿有转轴(604),且转轴(604)的底端延伸进工作台(3)的开口处内并通过联轴器螺钉连接有电机(605),所述电机(605)的顶端与工作台(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604)的顶端延伸出第一通孔(603)过盈配合有第二转盘(606),所述工作台(3)的顶端并位于第一通孔(603)的后侧沿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撑柱(607),且撑柱(607)的顶端设置有检测头(2),所述第二转盘(606)的顶端沿顺时针内嵌有储存机构(7),且储存机构(7)所在的圆周路径与检测头(2)的底端中心位置相对应,所述工作台(3)的顶端右侧中心位置设置有L形架(608),所述L形架(608)的左端设置有上料壳(609);/n所述储存机构(7)包括壳体(701)、导杆(702)、滑块(703)、弹簧(704)、圆柱壳(705)和密封圈(706);/n所述壳体(701)外壁与第二转盘(606)的开口处过盈配合,所述壳体(701) 的内腔四角沿上下方向均设置有导杆(702),且导杆(702)的外壁依次套接有滑块(703)和弹簧(704),所述弹簧(70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滑块(703)的底端和壳体(701)的内腔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703)的内侧设置有圆柱壳(705),且圆柱壳(705)的底端设置有密封圈(70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密性自动检测设备,包括显示器(1)和检测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1)的底端设置有工作台(3)的顶端左侧,所述工作台(3)的顶端右侧设置有旋转机构(6),且旋转机构(6)的顶端设置有检测头(2),所述工作台(3)的底端前侧并与旋转机构(6)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外壳(4),且外壳(4)的前侧铰接有可向前转动的盖板(5),所述工作台(3)的表面与外壳(4)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8);
所述旋转机构(6)包括第一转盘(601)、基座(602)、第一通孔(603)、转轴(604)、电机(605)、第二转盘(606)、撑柱(607)、L形架(608)和上料壳(609);
所述第一转盘(601)设置在工作台(3)的顶端右侧,且第一转盘(601)的后侧内嵌有基座(602),所述第一转盘(601)的前侧沿上下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603),所述第一转盘(601)的中心位置贯穿有转轴(604),且转轴(604)的底端延伸进工作台(3)的开口处内并通过联轴器螺钉连接有电机(605),所述电机(605)的顶端与工作台(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604)的顶端延伸出第一通孔(603)过盈配合有第二转盘(606),所述工作台(3)的顶端并位于第一通孔(603)的后侧沿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撑柱(607),且撑柱(607)的顶端设置有检测头(2),所述第二转盘(606)的顶端沿顺时针内嵌有储存机构(7),且储存机构(7)所在的圆周路径与检测头(2)的底端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惠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恒和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