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水冷冷水机组的易清洗结构,包括进水管道以及出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分别通过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与冷冻进水管和冷却进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道分别通过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与冷冻出水管和冷却出水管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有第一球阀,所述第二进水管上设有第二球阀,所述第一出水管还通过第三出水管与所述出水管道连接,所述第三出水管上设有第三球阀,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第四球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清洗管道的合理设计,分别对冷水机组的蒸发器和冷凝器进行清洗,进水管道的进水口以及出水管道的出水口均设置在冷站外部,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清洗,也避免将污水洒落在冷站内部,同时提高了清洗效率。
An easy cleaning structure of integrated water cooling chi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水冷冷水机组的易清洗结构
本技术涉及冷站
,特别涉及一种集成式水冷冷水机组的易清洗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制冷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节能、高效、环保、省空间、低噪音、低成本,已成为人们对空间制冷解决方案的一项基本需求,这就促使了集成式冷冻站的快速的发展。但是集成式冷站内部空间狭小,机组换热器清洗不仅需要专业、简洁的清洗方案,更需要机组更专业的设计。传统的清洗冷水机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物理清洗,需要将机组换热器封头拆下,用清洗刷清洗铜管;另一种化学清洗,需要在换热器进出水管焊接进出水管,然后通入化学药剂进行清洗。无论哪种方案,都需要人进入冷站内部,因此需要冷站具有足够的空间,但是集成式冷站的内部空间通常比较狭小,而且清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使清洗后的污水洒落在冷站内部,使冷站内的电气设备或易生锈、易腐蚀的设备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水冷冷水机组的易清洗结构,包括进水管道以及出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分别通过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与冷冻进水管和冷却进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道分别通过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与冷冻出水管和冷却出水管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有第一球阀,所述第二进水管上设有第二球阀,所述第一出水管还通过第三出水管与所述出水管道连接,所述第三出水管上设有第三球阀,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第四球阀。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出水管道的连接处设有第五球阀。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之间的出水管道上还设有第六球阀。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管道的两端分别设有出水口和排水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易清洗结构通过清洗管道的合理设计,分别对冷水机组的蒸发器和冷凝器进行清洗,进水管道的进水口以及出水管道的出水口均设置在冷站外部,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清洗,无需进入冷站内部,也避免将污水洒落在冷站内部,同时提高了清洗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附图标记:1-进水管道;11-进水口;2-出水管道;21-出水口;22-排水口;3-第一进水管;31-第一球阀;4-第二进水管;41-第二球阀;5-冷冻进水管;6-冷却进水管;7-第一出水管;8-第二出水管;9-冷冻出水管;10-冷却出水管;12-第三出水管;13-第三球阀;14-第四球阀;15-第五球阀;16-第六球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介媒体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集成式水冷冷水机组的易清洗结构,包括进水管道1以及出水管道2,进水管道1的一端设有进水口11,出水管道2的两端分别设有出水口21和排水口22。进水口11和出水口21均设置在冷站的外部,便于工作人员在外面进行操作,排水口22与冷站的排污槽连接,以便将清洗后的废水排掉。进水管道1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进水管3和第二进水管4与冷冻进水管5和冷却进水管6连接,第一进水管3上设有第一球阀31,第二进水管4上设有第二球阀41,分别用于控制第一进水管3和第二进水管4的开启与关闭。出水管道2分别通过第一出水管7和第二出水管8与冷冻出水管9和冷却出水管10连接,第一出水管7还通过第三出水管12与出水管道2连接;第三出水管12上设有第三球阀13,出水管道2上设有第四球阀14,分别用于控制第三出水管12和出水管道2的开启与关闭。第一出水管7与出水管道2的连接处设有第五球阀15,第一出水管7和第二出水管8之间的出水管道2上还设有第六球阀16。冷冻进水管5和冷冻出水管9是冷水机组蒸发器的进出水循环管道,冷却进水管6和冷却出水管10是冷水机组冷凝器的进出水循环管道。冷水机组正常工作时,第一球阀31、第二球阀41、第三球阀13和第四球阀14均处于关闭状态。当需要清洗蒸发器时,打开第一球阀31和第三球阀13,其他球阀均关闭。清洗剂通过水泵送入进水管道1,经第一进水管3、冷冻进水管5进入蒸发器内部,然后从冷冻出水管9出来,接着进入第一出水管7、第三出水管12,最后经出水管道2的出水口21回到水泵处;水泵再次将清洗剂送入进水管道1,从而实现蒸发器的循环清洗。当需要清洗冷凝器时,打开第二球阀41和第四球阀14,其他球阀均关闭。清洗剂通过水泵送入进水管道1,经第二进水管4、冷却进水管6进入冷凝器内部,然后从冷却出水管10出来进入出水管道2,最后经出水口21回到水泵处;水泵再次将清洗剂送入进水管道1,从而实现冷凝器的循环清洗。当需要将蒸发器和冷凝器内部的制冷剂排出更换新的制冷剂时,打开第五球阀15和第六球阀16,关闭其他球阀,使制冷剂经排水口22排到冷站的排污槽内。本技术的易清洗结构通过清洗管道的合理设计,分别对冷水机组的蒸发器和冷凝器进行清洗,进水管道的进水口以及出水管道的出水口均设置在冷站外部,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清洗,无需进入冷站内部,也避免将污水洒落在冷站内部,同时提高了清洗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水冷冷水机组的易清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道以及出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分别通过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与冷冻进水管和冷却进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道分别通过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与冷冻出水管和冷却出水管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有第一球阀,所述第二进水管上设有第二球阀,所述第一出水管还通过第三出水管与所述出水管道连接,所述第三出水管上设有第三球阀,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第四球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水冷冷水机组的易清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道以及出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分别通过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与冷冻进水管和冷却进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道分别通过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与冷冻出水管和冷却出水管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有第一球阀,所述第二进水管上设有第二球阀,所述第一出水管还通过第三出水管与所述出水管道连接,所述第三出水管上设有第三球阀,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第四球阀。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杰,董俊杰,王志强,赵亮,李玉柱,黄宝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北冰洋冷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