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5645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干燥装置,包括喷粉干燥机、热风炉及流化干燥床,所述喷粉干燥机的出料口与所述流化干燥床的进料口相连,所述热风炉的出风口与所述喷粉干燥机的进气口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交换器、冷凝器、除湿器及氮气主管,所述氮气主管的两端分别与流化干燥床的进气口及出气口相连,所述冷凝器及除湿器安装于所述氮气主管上,所述除湿器靠近所述流化干燥床的进气口设置,所述冷凝器靠近流化干燥床的出气口设置,所述氮气主管上设有氮气进口,所述氮气进口设置于所述除湿器与所述流化干燥床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能耗,节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干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不饱和脂肪酸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于不饱和脂肪酸(DNA/EPA油脂等)生产加工的时候,一般需要利用喷粉干燥机及流化干燥床进行冷却干燥,但是,一般情况都是利用大型设备进行冷却干燥,成本特别高。如果对于小批量产品冷却干燥的时候,例如一天只做几百公斤产品的冷却干燥,成本特别高。一般情况会采用小型的喷粉干燥机及流化干燥床进行工作,利用充氮对产品进行保护,防止氧化,而在实际使用时,氮气经过喷粉干燥机及流化干燥床干燥冷却之后,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不仅氮气消耗大,而且能耗也特别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干燥装置,通过使用该装置,减少了氮气的消耗,降低了能耗,节约了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干燥装置,还包括喷粉干燥机、热风炉及流化干燥床,所述喷粉干燥机的出料口与所述流化干燥床的进料口相连,所述热风炉的出风口与所述喷粉干燥机的进气口相连,包括热交换器、冷凝器、除湿器及氮气主管,所述氮气主管的一端与所述流化干燥床的进气口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流化干燥床的出气口相连,所述冷凝器及所述除湿器安装于所述氮气主管上,所述除湿器靠近所述流化干燥床的进气口设置,所述冷凝器靠近所述流化干燥床的出气口设置,所述氮气主管上设有氮气进口,所述氮气进口设置于所述除湿器与所述流化干燥床之间;所述热交换器上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第二进气口及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经第一连接管与所述氮气主管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端部设置于所述氮气进口与所述流化干燥床的进气口之间的氮气主管上,所述第一出气口经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热风炉的进风口相连;所述第二进气口经第三连接管与所述喷粉干燥机的出气口相连,所述第二出气口经第四连接管与所述氮气主管相连,所述第四连接管的端部设置于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流化干燥床出气口之间的氮气主管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连接管上设有第三除尘器;所述氮气主管上设有第一除尘器,所述第一除尘器设置于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流化干燥床出气口之间的氮气主管上。上述技术方案中,还设有一补气管,所述补气管的进气口与所述氮气主管相连,所述补气管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相连,所述补气管的进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进气口与所述流化干燥床进气口之间的氮气主管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补气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有气压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干燥装置的干燥工艺,其步骤为:①氮气从氮气进口充入到氮气主管内,将整个系统充满氮气;②产品从喷粉干燥机的进料口进入到喷粉干燥机内初步干燥,再经过流化干燥床冷却干燥;③氮气主管内的低温氮气经过第一连接管进入到热交换器换热,再从第二连接管输送到热风炉内,经过热风炉加热成高温氮气,进入到喷粉干燥机内对产品进行干燥;同时,氮气主管内的低温氮气会同时进入到流化干燥床对产品进行冷却干燥,被流化干燥床升温之后的氮气再回流到冷凝器的进气口处;④经过喷粉干燥机之后的热风,通过第三连接管进入到热交换器,与步骤③中进入到热交换器内的低温氮气换热,降低温度之后,再经过第四连接管回流到冷凝器前端的氮气主管内;⑤冷凝器步骤③及步骤④中的氮气主管内的高温氮气进行降温,降温之后,再经过除湿器将氮气中存在的水分去除之后,回流到氮气进气口处的氮气主管内,再重复步骤①进行喷粉干燥机的循环;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④中,高温氮气进入到喷粉干燥机对产品干燥之后,进入到第三连接管内的氮气会带有一些粉尘,粉尘经过第三连接管上面的第三除尘器进行除尘;所述步骤②中,流化干燥床出气口送出的带有粉尘的氮气经过第一除尘器除尘。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力表检测到第二连接管压力变小时,电磁阀会打开,将氮气主管上面的氮气补入到第二连接管内。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中采用了氮气主管将流化干燥床的进气口及出气口进行连接,在氮气主管上面设置冷凝器及除湿器,并通过热交换器的设置,将经过喷粉干燥机的高温氮气与进入喷粉干燥机之前的低温氮气进行换热降温,然后再通过冷凝器降温,除湿器将管路中所含有的水分进行清除,这样能够对氮气进行循环利用,减少氮气的使用,同时热交换器的使用能够减少对氮气加热所需的能耗,降低能耗,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喷粉干燥机;2、热风炉;3、流化干燥床;4、热交换器;5、冷凝器;6、除湿器;7、氮气主管;8、氮气进口;9、第一进气口;10、第一出气口;11、第二进气口;12、第二出气口;13、第一连接管;14、第二连接管;15、第三连接管;16、第四连接管;17、第三除尘器;18、第一除尘器;19、补气管;20、电磁阀;21、气压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干燥装置,包括喷粉干燥机1、热风炉2及流化干燥床3,所述喷粉干燥机的出料口与所述流化干燥床的进料口相连,所述热风炉的出风口与所述喷粉干燥机的进气口相连,还包括热交换器4、冷凝器5、除湿器6及氮气主管7,所述氮气主管的一端与所述流化干燥床的进气口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流化干燥床的出气口相连,所述冷凝器及所述除湿器安装于所述氮气主管上,所述除湿器靠近所述流化干燥床的进气口设置,所述冷凝器靠近所述流化干燥床的出气口设置,所述氮气主管上设有氮气进口8,所述氮气进口设置于所述除湿器与所述流化干燥床之间;所述热交换器4上设有第一进气口9、第一出气口10、第二进气口11及第二出气口12,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9经第一连接管13与所述氮气主管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端部设置于所述氮气进口与所述流化干燥床的进气口之间的氮气主管上,所述第一出气口10经第二连接管14与所述热风炉的进风口相连;所述第二进气口11经第三连接管15与所述喷粉干燥机的出气口相连,所述第二出气口12经第四连接管16与所述氮气主管相连,所述第四连接管的端部设置于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流化干燥床出气口之间的氮气主管上。参见图1所示,所述第三连接管15上设有第三除尘器17;所述氮气主管上设有第一除尘器18,所述第一除尘器设置于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流化干燥床出气口之间的氮气主管上。在本实施例中,喷粉干燥机对产品喷粉干燥的时候,流化干燥床对产品冷却干燥的时候,两者的出气口都会喷出的高温氮气中,会含有较多的粉尘,为了防止粉尘将管路堵塞或者后端冷凝器及除湿器堵塞,通过第三除尘器及第一除尘器的设置,能够将粉尘收集,防止管路中粉尘的将后端的设备损坏,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干燥装置,包括喷粉干燥机、热风炉及流化干燥床,所述喷粉干燥机的出料口与所述流化干燥床的进料口相连,所述热风炉的出风口与所述喷粉干燥机的进气口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交换器、冷凝器、除湿器及氮气主管,所述氮气主管的一端与所述流化干燥床的进气口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流化干燥床的出气口相连,所述冷凝器及所述除湿器安装于所述氮气主管上,所述除湿器靠近所述流化干燥床的进气口设置,所述冷凝器靠近所述流化干燥床的出气口设置,所述氮气主管上设有氮气进口,所述氮气进口设置于所述除湿器与所述流化干燥床之间;/n所述热交换器上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第二进气口及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相连通;/n所述第一进气口经第一连接管与所述氮气主管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端部设置于所述氮气进口与所述流化干燥床的进气口之间的氮气主管上,所述第一出气口经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热风炉的进风口相连;/n所述第二进气口经第三连接管与所述喷粉干燥机的出气口相连,所述第二出气口经第四连接管与所述氮气主管相连,所述第四连接管的端部设置于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流化干燥床出气口之间的氮气主管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干燥装置,包括喷粉干燥机、热风炉及流化干燥床,所述喷粉干燥机的出料口与所述流化干燥床的进料口相连,所述热风炉的出风口与所述喷粉干燥机的进气口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交换器、冷凝器、除湿器及氮气主管,所述氮气主管的一端与所述流化干燥床的进气口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流化干燥床的出气口相连,所述冷凝器及所述除湿器安装于所述氮气主管上,所述除湿器靠近所述流化干燥床的进气口设置,所述冷凝器靠近所述流化干燥床的出气口设置,所述氮气主管上设有氮气进口,所述氮气进口设置于所述除湿器与所述流化干燥床之间;
所述热交换器上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第二进气口及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相连通;
所述第一进气口经第一连接管与所述氮气主管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端部设置于所述氮气进口与所述流化干燥床的进气口之间的氮气主管上,所述第一出气口经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进钱洁唐禧
申请(专利权)人:挪亚圣诺太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