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玻璃板和载玻片的通用型晾干装置,包括沥水架,所述沥水架(1)包括沥水板(2),沥水板四侧高于中部,沥水板(2)中部设有引流孔(3);沥水板长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侧边上设有多排插孔(4),每排插孔上能插分隔条(5),分隔条(5)与插孔(4)为可拆卸式连接,相邻的分隔条(5)之间形成分隔槽;所述沥水架(1)下方设有底座(6),沥水架(1)下方设有抽拉式接水盒(7);接水盒(7)的下方设有抽拉式收纳盒(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晾干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能满足不同尺寸的玻璃板和载玻片进行晾干,而且晾干速度快,能避免沥出的水四处流淌,沥水架容易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玻璃板和载玻片的通用型晾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实验室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玻璃板和载玻片的通用型晾干装置。
技术介绍
免疫印迹实验用玻璃板和载玻片是生物学或医学实验室常用到的玻璃器材,由于玻璃板和载玻片的规格尺寸相差较大,故玻璃板和载玻片分别采用各自的沥水架上进行晾干。玻璃板通常采用的沥水架的截面为三角形,分隔槽高为5cm左右,而载玻片通常使用的沥水架截面为长方形,分隔槽高为1cm左右,玻璃板和载玻片采用各自的沥水架晾干造成实验器材的重复浪费。而且玻璃板和载玻片沥水架均存在以下问题:1、清洗后的玻璃板或载玻片在晾干过程中流出大量的水落在桌面上,需不断将落下的水进行清理,使用不方便;2、玻璃面板插于分割槽内,玻璃面板搁置在分隔槽的底部,对玻璃面板的窄面无定位,在移动搁置架时,搁置架上的玻璃面板容易侧向滑落,尤其是在玻璃面板刚清洗时,玻璃面板底面与分隔槽的底部之间存在积水,进一步使得玻璃面板容易滑动;3、现有的沥水架直接暴露在外,在未使用时,灰尘等杂质容易落于玻璃面板上影响玻璃面板的洁净度;4、现有的沥水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积水渍,由于分隔槽比较密集,即使采用刷子也难以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玻璃板和载玻片的通用型晾干装置,本技术提供的晾干装置能够快速晾干玻璃板或载玻片,有效解决沥出的水四处流淌、玻璃板容易滑落以及沥水架难清洗的问题。而且,本技术提供的晾干装置不仅适用于免疫印迹实验的玻璃板和组织切片/细胞涂片用的载波片清洗后的晾干,也适用于病理组织切片染色后载玻片的晾干。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玻璃板和载玻片的通用型晾干装置,包括沥水架,所述沥水架1包括沥水板2,沥水板四侧高于中部,沥水板2中部设有引流孔3;沥水板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边上设有多排插孔4,每排插孔上能插分隔条5,相邻的分隔条5之间形成分隔槽,分隔条5与插孔4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沥水架1设在底座6上,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抽拉式接水盒7和抽拉式收纳盒8;所述沥水架1的下方为抽拉式接水盒7;抽拉式接水盒7的下方为抽拉式收纳盒8,用于储存分隔条;所述沥水架1上方设有盖框9,所述盖框9的背部面板上部设有辅助槽12,用于辅助分隔槽固定玻璃板,辅助槽的下方设有风扇10;盖框9的上盖板与前侧面板连接,前侧面板与沥水架之间能够进行开合;盖框的左右两侧面板上均设有出气孔11。进一步地,所述沥水板2为矩形,中部为矩形凹槽,凹槽底部设有引流孔,凹槽内部设有与其大小匹配的海绵,海绵不仅能够起到吸水的作用,而且能过滤水中的杂质,避免沥水板使用后表面产生污渍。进一步地,相邻两排插孔4之间的距离为0.8~1.5mm,玻璃板的规格不同,厚度尺寸也不同,而载玻片的厚度通常不到1mm。当晾晒载玻片时,相邻两排插孔都插入分隔条即可使用,而如果晾干较厚的玻璃板时,可以插孔每隔一排插入分隔条。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条5长为5~8cm,宽为0.5~2cm,该尺寸能同时满足玻璃板和载波片的晾干需要。进一步地,所述沥水架与盖框顶端之间的距离为13~15cm。进一步地,所述沥水架与盖框,以及底座6与沥水架、接水盒、收纳盒均是可拆卸式连接,便于更换和清洗。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提供的晾干装置包括底座6、盖框、沥水架、接水盒以及收纳盒,沥水架与盖框,以及底座6与沥水架、接水盒、收纳盒均是可拆卸式连接,采用该结构制成的沥水装置能够解决沥出的水四处流淌以及玻璃板容易滑落的问题。同时,沥水架的中部为矩形凹槽,凹槽底部设有引流孔,凹槽内部设有与其大小匹配的海绵,海绵不仅能够起到吸水的作用,而且能过滤水中的杂质,避免沥水架使用多次后表面产生污渍,当海绵吸入的水饱和时,下方的接水盒可以继续接水。沥水架1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边上设有多排插孔4,每排插孔上能插分隔条5,分隔条5与插孔4为可拆卸式连接,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来沥水板与分隔条分离开方便清洗,二来可以根据玻璃板、载玻片的厚度尺寸选择分隔条之间的距离,通用性强。另外由于分隔条与沥水板是分离状态,避免分隔条使用过程中丢失,可以将闲置的分隔条置于收纳盒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晾干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能满足不同尺寸的玻璃板和载玻片进行晾干,而且晾干速度快,能避免沥出的水四处流淌,沥水架容易清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晾干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所述晾干装置的爆炸图;图3为所述晾干装置的纵向剖视图;图4为所述沥水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沥水架,2-沥水板,3-引流孔,4-插孔,5-分隔条,6-底座,7-抽拉式接水盒,8-抽拉式收纳盒,9-盖框,10-风扇,11-出气孔,12-辅助槽,13-上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技术方案,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通用型晾干装置包括沥水架1,所述沥水架1包括沥水板2,沥水板2为矩形,四侧高于中部,中部为矩形凹槽,凹槽深度为0.5~1cm,凹槽底部设有引流孔3,凹槽内部设有与其大小匹配的海绵,海绵未在图中示意出;沥水板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边上设有多排插孔4,每排插孔上能插分隔条5,相邻的分隔条5之间形成分隔槽,分隔条5与插孔4为可拆卸式连接;相邻两排插孔4之间的距离为1.2mm,分隔条5长为6cm,宽为1.2cm。沥水架1设在底座6上,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抽拉式接水盒7和抽拉式收纳盒8;所述沥水架1的下方为抽拉式接水盒7;抽拉式接水盒7的下方为抽拉式收纳盒8,用于储存分隔条;接水盒和收纳盒上均设有手柄。沥水架1上方设有盖框9,盖框9底端设在底座上,所述盖框9的背部面板上部设有辅助槽10,用于辅助分隔槽固定玻璃板,辅助槽的长为3~5cm,槽内宽为2~3mm,辅助槽具有一定的深度,约为0.5mm。辅助槽的下方设有三台风扇10,每台风扇设有各自的开关按钮;盖框9的上盖板13与前侧面板连接,盖框9前侧面板的下半部分固定在沥水架上,上半部分可转动能够实现与下半部分之间的开合功能;盖框的左右两侧面板上均设有出气孔11,沥水架与盖框顶端之间的距离为13cm。所述晾干装置使用过程如下:清洗时将盖框拆除后,将底座、沥水架、海绵、收纳盒以及接水盒进行拆分各自清洗;沥水架拆分成分隔条和沥水板分别清洗,清洗后将各个组件组装在一起用于玻璃板和载玻片的晾干。当晾干载玻片时,将每排插孔中均插入分隔条,洗好后或印染后的载玻片竖直放置在分隔槽内,每排分隔槽内可以放置两片载玻片,可以选择打开风扇吹干,也可以选择自然晾干。当晾干玻璃板(采用以下规格例长:12cm,宽:9cm,厚2mm)时,隔一排插孔插入分隔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玻璃板和载玻片的通用型晾干装置,包括沥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架(1)包括沥水板(2),沥水板四侧高于中部,沥水板(2)中部设有引流孔(3);沥水板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边上设有多排插孔(4),每排插孔上能插分隔条(5),相邻的分隔条(5)之间形成分隔槽,分隔条(5)与插孔(4)为可拆卸式连接;/n所述沥水架(1)设在底座(6)上,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抽拉式接水盒(7)和抽拉式收纳盒(8);所述沥水架(1)的下方为抽拉式接水盒(7);抽拉式接水盒(7)的下方为抽拉式收纳盒(8)用于储存分隔条;/n所述沥水架(1)上方设有盖框(9),所述盖框(9)的背部面板上部设有辅助槽(12),用于辅助分隔槽固定玻璃板,辅助槽的下方设有风扇(10);盖框(9)的上盖板与前侧面板连接,前侧面板与沥水架之间能够进行开合;盖框的左右两侧面板上均设有出气孔(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玻璃板和载玻片的通用型晾干装置,包括沥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架(1)包括沥水板(2),沥水板四侧高于中部,沥水板(2)中部设有引流孔(3);沥水板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边上设有多排插孔(4),每排插孔上能插分隔条(5),相邻的分隔条(5)之间形成分隔槽,分隔条(5)与插孔(4)为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沥水架(1)设在底座(6)上,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抽拉式接水盒(7)和抽拉式收纳盒(8);所述沥水架(1)的下方为抽拉式接水盒(7);抽拉式接水盒(7)的下方为抽拉式收纳盒(8)用于储存分隔条;
所述沥水架(1)上方设有盖框(9),所述盖框(9)的背部面板上部设有辅助槽(12),用于辅助分隔槽固定玻璃板,辅助槽的下方设有风扇(10);盖框(9)的上盖板与前侧面板连接,前侧面板与沥水架之间能够进行开合;盖框的左右两侧面板上均设有出气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微,李力燕,郭建辉,杨金伟,刘洁,刘伟,臧成昊,刘矿嫔,吴朕,梁宇,李春艳,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