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明专利>正文

一种测绘工程测绘仪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5508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绘工程测绘仪定位装置,涉及到测绘仪领域,包括水准仪本体,水准仪本体的下表面固定焊接有转动板,水准仪本体的下方设有转动筒,转动筒呈圆筒状结构,转动筒的下方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下端一体设有底撑板,底撑板的表面设有三组呈圆形阵列状分布的定位孔,定位孔中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调节定位杆,调节定位杆的上端一体设有限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水准仪本体底部的底撑板上设置有供底撑板快速固定在地面上并定位的调节定位杆,且调节定位杆可调节水平度,方便实用,增加了测量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水准仪本体通过滚珠的配合结构进行转动,实现了无卡顿转动调节的目的,增加了测量的准确性。

A positioning devi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strument for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绘工程测绘仪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测绘仪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绘工程测绘仪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在测绘工程中测绘仪包含全站仪、经纬仪、RTK、水准仪、垂准仪等,测绘仪,简单讲就是为测绘作业设计制造的数据采集、处理、输出等仪器和装置,其中,水准仪是建立水平视线测定地面两点间高差的仪器,原理为根据水准测量原理测量地面点间高差,主要部件有望远镜、管水准器(或补偿器)、垂直轴、基座、脚螺旋,但它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弊端:其中,基座不便定位,在水准仪使用时存在误差性较大的弊端。且水准仪的倾斜度往往不便顺畅调节,存在卡顿等现象,影响测量。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测绘工程测绘仪定位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绘工程测绘仪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测绘工程测绘仪定位装置,包括水准仪本体,所述水准仪本体的下表面固定焊接有转动板,水准仪本体的下方设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呈圆筒状结构,转动筒的下方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下端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绘工程测绘仪定位装置,包括水准仪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准仪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焊接有转动板(2),水准仪本体(1)的下方设有转动筒(6),所述转动筒(6)呈圆筒状结构,转动筒(6)的下方设有支撑柱(8),支撑柱(8)的下端一体设有底撑板(12),所述底撑板(12)的表面设有三组呈圆形阵列状分布的定位孔(11),定位孔(11)中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调节定位杆(10),所述调节定位杆(10)的上端一体设有限位板(9),所述转动筒(6)的上方前后两侧均设有转动槽(3),两组转动槽(3)对应转动板(2)的前后,所述转动筒(6)的上端活动贯穿有螺杆(5),所述转动板(2)通过螺纹配合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绘工程测绘仪定位装置,包括水准仪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准仪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焊接有转动板(2),水准仪本体(1)的下方设有转动筒(6),所述转动筒(6)呈圆筒状结构,转动筒(6)的下方设有支撑柱(8),支撑柱(8)的下端一体设有底撑板(12),所述底撑板(12)的表面设有三组呈圆形阵列状分布的定位孔(11),定位孔(11)中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调节定位杆(10),所述调节定位杆(10)的上端一体设有限位板(9),所述转动筒(6)的上方前后两侧均设有转动槽(3),两组转动槽(3)对应转动板(2)的前后,所述转动筒(6)的上端活动贯穿有螺杆(5),所述转动板(2)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螺杆(5)上,所述支撑柱(8)的上端外圈处一体设有限位环(7),所述限位环(7)设置在转动筒(6)的下方,支撑柱(8)的上端通过螺钉固定有顶板(14),顶板(14)和支撑柱(8)之间组成镶嵌槽(15),镶嵌槽(15)中活动镶嵌有滚珠(17),所述滚珠(17)远离支撑柱(8)的一端活动贴合在转动筒(6)的内筒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李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