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头锁扣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480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接头锁扣机构,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汽车连接接头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本接头锁扣机构,包括管状接头,所述管状接头内设有呈筒状的大卡夹,所述大卡夹的一端为大头端,一端为小头端,在大卡夹上对称设有两个沿大卡夹轴向设置的锲形条形孔且所述锲形条形孔沿大卡夹小头端朝向大卡夹大头端孔径逐渐变小,所述大卡夹的大头端周向外侧套设有小卡夹,所述小卡夹靠近大卡夹大头端的一端设有与上述锲形条形孔一一对应的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伸入至锲形条形孔内。本接头锁扣机构简单,便于工业化制造,相互之间连接紧密,连接的稳定性具有较大提升而且在多处设置弹性连接,受压不易损坏。

A joint lock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头锁扣机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
,涉及一种接头锁扣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凭借其方便,多功能以及自由度高的优势,成为日常大众上下班和出行代步的选择之一。在新能源日渐获得大众认可及普及的过渡期,目前燃油动力汽车作为传统动力汽车在汽车领域依旧是主流车型。在汽车发动机与油箱之间设有通过连接接头连接的连接油管。该连接接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以及连接可靠性。现有的连接接头仍存在如下的问题:1.连接接头缺少弹性连接,连接接头受压易损坏。2.连接接头的整体密封性有待提高。3.连接接头的连接装置配合不紧密,连接稳定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接头锁扣机构。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接头锁扣机构,包括管状接头,所述管状接头内设有呈筒状的大卡夹,所述大卡夹的一端为大头端,一端为小头端,在大卡夹上对称设有两个沿大卡夹轴向设置的锲形条形孔且所述锲形条形孔沿大卡夹小头端朝向大卡夹大头端孔径逐渐变小,所述大卡夹的大头端周向外侧套设有小卡夹,所述小卡夹靠近大卡夹大头端的一端设有与上述锲形条形孔一一对应的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伸入至锲形条形孔内,在导向凸起与锲形条形孔之间设有防脱限位结构,在导向凸起与大卡夹之间设有防止导向凸起过度伸入锲形条形孔内的连接限位结构,在管状接头与大卡夹之间设有弹性定位结构。在上述的一种接头锁扣机构中,所述大卡夹大头端端部设有分切槽,所述分切槽与锲形条形孔连通且上述大卡夹大头端形成两块弹性分切块。在上述的一种接头锁扣机构中,所述弹性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弹性分切块上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沿大卡夹轴向设置且一端连接于大卡夹大头端端部外侧,另一端朝向大卡夹小头端,所述弹性臂与管状接头的内壁紧贴且使弹性分切块始终具有向内移动的趋势。在上述的一种接头锁扣机构中,所述弹性定位结构还包括设置于弹性臂远离大卡夹一端的定位凸起,以及设置于管状接头的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凸起弹性卡入定位孔内。在上述的一种接头锁扣机构中,所述防脱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导向凸起内壁中部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抵接于锲形条形孔靠近大卡夹小头端一端内壁。在上述的一种接头锁扣机构中,所述连接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导向凸起靠近大卡夹大头端的外壁上的限位凸肩,所述限位凸肩抵接于锲形条形孔靠近大卡夹大头端一端内壁。在上述的一种接头锁扣机构中,所述锲形条形孔的外壁孔径径向向外逐渐变小。在上述的一种接头锁扣机构中,所述导向凸起远离小卡夹一端的内壁设有反向抵接部。在上述的一种接头锁扣机构中,所述大卡夹、弹性分切块、弹性臂和定位凸起为一体式结构。在上述的一种接头锁扣机构中,所述小卡夹、导向凸起、限位凸起、限位凸肩和反向抵接部为一体式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接头锁扣机构具有以下几点优点:1.本接头锁扣机构结构简单,便于工业化制造。2.本接头锁扣机构连接紧密,连接的稳定性具有较大提升。3.本接头锁扣机构设置多处弹性连接,受压不易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接头锁扣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接头锁扣机构的正面剖视图。图3是本接头锁扣机构的侧面剖视图。图中,1、管状接头;11、定位孔;2、大卡夹;21、锲形条形孔;22、分切槽;23、弹性分切块;24、弹性臂;25、定位凸起;3、小卡夹;31、导向凸起;32、限位凸起;33、限位凸肩;34、反向抵接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接头锁扣机构,包括管状接头1,所述管状接头1内设有呈筒状的大卡夹2,所述大卡夹2的一端为大头端,一端为小头端,在大卡夹2上对称设有两个沿大卡夹2轴向设置的锲形条形孔21,所述大卡夹2的大头端周向外侧套设有小卡夹3,所述小卡夹3靠近大卡夹2大头端的一端设有与上述锲形条形孔21一一对应的导向凸起31,所述导向凸起31伸入至锲形条形孔21内。通过导向凸起31与锲形条形孔21之间的配合,小卡夹3可以沿锲形条形孔21平移,便于油管进入接头形成锁扣。所述锲形条形孔21沿大卡夹2小头端朝向大卡夹2大头端孔径逐渐变小,所述锲形条形孔21的外壁孔径径向向外逐渐变小。该结构在安装时加强了大卡夹2与小卡夹3的连接可靠性,同时也使得导向凸起31在锲形条形孔21内平移不易卡主,整体活动连接更顺畅。在导向凸起31与锲形条形孔21之间设有防脱限位结构,所述防脱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导向凸起31内壁中部的限位凸起32,所述限位凸起32抵接于锲形条形孔21靠近大卡夹2小头端一端内壁。设置限位凸起32,防止油管过度推动小卡夹3从而使小卡夹3脱离大卡夹2,甚至导致小卡夹3部件损坏。所述导向凸起31远离小卡夹3一端的内壁设有反向抵接部34。设置反向抵接部34,当油管弹性伸入抵接于限位凸起32上,推动小卡夹3沿锲形条形孔21平移至设定值,反向抵接部34与限位凸起32实现对油管的双向固定。在导向凸起31与大卡夹2之间设有防止导向凸起31过度伸入锲形条形孔21内的连接限位结构,所述连接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导向凸起31靠近大卡夹2大头端的外壁上的限位凸肩33,所述限位凸肩33抵接于锲形条形孔21靠近大卡夹2大头端一端内壁。该结构可以在安装时,对小卡夹3进行进一步的限位,防止小卡夹3过度向大卡夹2移动,导致大卡夹2与小卡夹3过度接触受压损坏。所述大卡夹2大头端端部设有分切槽22,所述分切槽22与锲形条形孔21连通且上述大卡夹2大头端形成两块弹性分切块23。通过分切槽22将大卡夹2大头端分成两块弹性分切块23,使得导向凸起31在锲形条形孔21内平移时,可以通过两块弹性分切块23的形变,便于减小大卡夹2与小卡夹3安装时配合连接所受压力。在管状接头1与大卡夹2之间设有弹性定位结构。所述弹性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弹性分切块23上的弹性臂24,所述弹性臂24沿大卡夹2轴向设置且一端连接于大卡夹2大头端端部外侧,另一端朝向大卡夹2小头端,所述弹性臂24与管状接头1的内壁紧贴且使弹性分切块23始终具有向内移动的趋势。设置弹性臂24,可以通过管状接头1的内壁对弹性臂24的反作用力,使得弹性分切块23始终具有向内移动的趋势,保证了大卡夹2的支撑受压强度,大卡夹2不易损坏。所述弹性定位结构还包括设置于弹性臂24远离大卡夹2一端的定位凸起25,以及设置于管状接头1的定位孔11,所述的定位凸起25弹性卡入定位孔11内。通过定位凸起25与定位孔11配合,防止大卡夹2在管状接头1内移动。所述大卡夹2、弹性分切块23、弹性臂24和定位凸起25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紧凑,连接可靠,整体稳定性强不易断裂。所述小卡夹3、导向凸起31、限位凸起32、限位凸肩33和反向抵接部34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紧凑,连接可靠,整体稳定性强不易断裂。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头锁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接头(1),所述管状接头(1)内设有呈筒状的大卡夹(2),所述大卡夹(2)的一端为大头端,一端为小头端,在大卡夹(2)上对称设有两个沿大卡夹(2)轴向设置的锲形条形孔(21)且所述锲形条形孔(21)沿大卡夹(2)小头端朝向大卡夹(2)大头端孔径逐渐变小,所述大卡夹(2)的大头端周向外侧套设有小卡夹(3),所述小卡夹(3)靠近大卡夹(2)大头端的一端设有与上述锲形条形孔(21)一一对应的导向凸起(31),所述导向凸起(31)伸入至锲形条形孔(21)内,在导向凸起(31)与锲形条形孔(21)之间设有防脱限位结构,在导向凸起(31)与大卡夹(2)之间设有防止导向凸起(31)过度伸入锲形条形孔(21)内的连接限位结构,在管状接头(1)与大卡夹(2)之间设有弹性定位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头锁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接头(1),所述管状接头(1)内设有呈筒状的大卡夹(2),所述大卡夹(2)的一端为大头端,一端为小头端,在大卡夹(2)上对称设有两个沿大卡夹(2)轴向设置的锲形条形孔(21)且所述锲形条形孔(21)沿大卡夹(2)小头端朝向大卡夹(2)大头端孔径逐渐变小,所述大卡夹(2)的大头端周向外侧套设有小卡夹(3),所述小卡夹(3)靠近大卡夹(2)大头端的一端设有与上述锲形条形孔(21)一一对应的导向凸起(31),所述导向凸起(31)伸入至锲形条形孔(21)内,在导向凸起(31)与锲形条形孔(21)之间设有防脱限位结构,在导向凸起(31)与大卡夹(2)之间设有防止导向凸起(31)过度伸入锲形条形孔(21)内的连接限位结构,在管状接头(1)与大卡夹(2)之间设有弹性定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头锁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卡夹(2)大头端端部设有分切槽(22),所述分切槽(22)与锲形条形孔(21)连通且上述大卡夹(2)大头端形成两块弹性分切块(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头锁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弹性分切块(23)上的弹性臂(24),所述弹性臂(24)沿大卡夹(2)轴向设置且一端连接于大卡夹(2)大头端端部外侧,另一端朝向大卡夹(2)小头端,所述弹性臂(24)与管状接头(1)的内壁紧贴且使弹性分切块(23)始终具有向内移动的趋势。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强涂宝龙周鼎
申请(专利权)人:弥富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