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调节器及出水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5454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出水调节器及出水调节装置,包括:阀体,阀体具有内腔、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阀芯,阀芯包括固定设置在内腔中的壳体、旋转设置在壳体内的转芯、设有动通孔的动阀件和设有静通孔的静阀件;动阀件与转芯固定,静阀件与壳体固定;静通孔与第一开口连通,动通孔与第二开口连通,动通孔和静通孔相互贴合,并设置成能够通过旋转转芯调节其相对连通面积;与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连接的水型调节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流调节装置接入水源时,能够按照使用需要调节出水流量和出水水型,便于掌握同等流量的不同流速使用功能提高用水效率,并以锁定适用水流量、流速、水形的用水方式,实现对用水流量总量控制的定额管理,随心可御避免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水调节器及出水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流出水调节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对水源的出水进行控制的方式过于单一,不能够根据使用情况灵活调节,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出水调节器,包括:阀体,阀体具有内腔、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阀芯,阀芯包括固定设置在内腔中的壳体、旋转设置在壳体内的转芯、设有动通孔的动阀件和设有静通孔的静阀件;动阀件与转芯固定,静阀件与壳体固定;静通孔与第一开口连通,动通孔与第二开口连通,动通孔和静通孔相互贴合,并设置成能够通过旋转转芯调节其相对连通面积;与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连接的水型调节器。本技术的出水调节器接入水源时,能够按照使用需要调节出水流量和出水水型,便于使用,并且避免水资源浪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与壳体的第一端连通,第一开口与内腔通过第一密封件隔断,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侧通孔,第一开口、静通孔、动通孔、侧通孔、内腔、第二开口依次连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阀体还设有第三开口;转芯设置为从壳体的第二端伸出,并通过第三开口伸出至阀体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腔与第三开口通过第二密封件隔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水调节器还包括设置在阀体内的射流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射流器设置在第一开口和壳体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射流器内设置有与第一开口连通的流道和气道,流道具有收窄段,收窄段与气道连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水型调节器通过万向接头与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出水调节装置,包括: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出水调节器,以及与出水调节器的入水口连接的具有开关功能的阀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水调节器为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出水调节器;水型调节器与第一开口可拆卸式连接,第二开口连接有软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的出水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些实施方式的出水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的出水调节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的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的出水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图2和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的出水调节器的结构。参考图1、图2和图4所示,该出水调节器10包括阀体1、阀芯2、手轮3、射流器4、万向接头5、水型调节器7、第一密封件8和第二密封件9。参考图4所示,该阀体1具有内腔14,以及三个与内腔14连通的开口,分别为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和第三开口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第一开口11作为入水口,与水源连接,第二开口12作为出水口,与水型调节器7连接,第三开口13供阀芯2伸出从而与手轮3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第二开口12作为入水口,与水源连接,第一开口11作为出水口,与水型调节器7连接,第三开口13供阀芯2伸出从而与手轮3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2,第一开口11和第三开口13相对设置,第二开口12所在的轴线与第一开口11和第三开口13的连线垂直,使得入水方向和出水方向相互垂直。图1-2中的箭头方向分别为入水方向和出水方向。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开口12所在的轴线与第一开口11和第三开口13的连线也可以形成倾斜角,使得入水方向和出水方向形成倾斜角。该阀芯2主要设置在阀体1内,用于调节流量大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阀芯2包括壳体21、转芯22、动阀件23和静阀件24。该壳体21可以大致为中空圆筒状,采用例如黄铜材料制成。该壳体21具有两端,其第一端211与第一开口11连通,可允许水流流过。壳体的第一端211与阀体1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8,用于隔断第一开口11与内腔14,使得水流只能在第一开口11与壳体内部之间流通,而不能在第一开口11和内腔14之间直接流通。壳体21的第二端212封闭,不允许水流流出,仅允许转芯22从壳体的第二端处以水密封方式伸出。壳体的第二端212与阀体1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9,用于隔断内腔14与第三开口13,使得水流不能从内腔14向第三开口13流出。从而,第一密封件8和第二密封件9将内腔14与第一开口11和第三开口13隔断,内腔14仅与第二开口12直接连通。该第一密封件8和第二密封件9可以采用橡胶密封圈。壳体21设置在内腔14中,其外径小于内腔14的内径,使得壳体21与内腔14之间形成了圆筒状的空间,供水流流通。壳体21的侧壁上设有侧通孔213,该侧通孔213可以有两个。侧通孔213将壳体1中的动通孔231与阀体1的内腔14连通,使得水流能够从阀体1的内腔14通过侧通孔213流入壳体21从而进入动通孔231内,或使得从动通孔231流入壳体21内的水流能够通过侧通孔213流入阀体1的内腔14中。该转芯22的轴线与壳体21的轴线重合,并旋转设置在壳体21中。轴芯具有两端,其第一端伸入壳体21中,其第二端伸出壳体21,并伸出至第三开口13外,从而与手轮3连接。使用者能够通过旋转手轮3从而对轴芯进行旋转。该轴芯可以采用黄铜材料制成。该动阀件23与转芯2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由转芯22带动旋转。该动阀件23上设有动通孔231,动通孔231与侧通孔213相通,允许水流流过。该动阀件23可以采用陶瓷材料制成。该静阀件24固定设置在壳体21的第一端211内,并与动阀件23相贴合,贴合方式可以是静阀件24与动阀件23的相对端面相互贴合。静阀件24上设有与动通孔231相对应的静通孔241。该转芯22可以旋转至不同位置,在一些位置上,参考图1-3,动通孔231和静通孔241完全对应连通,即两者间的连通面积最大,此时流过两者的水流流量最大,在一些位置上,动通孔231和静通孔241完全错开,互不连通,即两者间的连通面积为零,此时不允许水流流过,在一些位置上,动通孔231和静通孔241局部对应连通,即两者间的连通面积在最大值与零之间,此时流过两者的水流流量小于最大流量,通过调节转芯22的旋转位置,可以对流过阀芯2的水流流量进行调节。该静阀件24可以采用陶瓷材料制成。该水型调节器7与阀体1的第一开口11或第二开口12连接,对水流的形态进行调节,使得最终从水型调节器7流出的水流达到想要的出水形态。水型调节器7的出水端口上可以设有一种或以上形态的出水孔洞,例如扩散型出水孔洞,集中型出水孔洞,或者出水孔洞的孔径大小不同,等等。该水型调节器7可以有一种或以上的水型调节功能,例如喷洒范围或喷洒扩散度不同的花洒功能。该水型调节器7可以仅通过连接螺母6等不可转动的连接部件与阀体1的第一开口11或第二开口12连接,也可以通过万向接头5等可调节角度的连接部件与阀体1的第一开口11或第二开口12连接,从而调节水型调节器7的最终出水方向。水型调节器7与阀体间的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式连接。该射流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出水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阀体,所述阀体具有内腔、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n阀芯,所述阀芯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内腔中的壳体、旋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转芯、设有动通孔的动阀件和设有静通孔的静阀件;所述动阀件与转芯固定,所述静阀件与所述壳体固定;所述静通孔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动通孔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动通孔和静通孔相互贴合,并设置成能够通过旋转转芯调节其相对连通面积;/n与所述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连接的水型调节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出水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具有内腔、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阀芯,所述阀芯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内腔中的壳体、旋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转芯、设有动通孔的动阀件和设有静通孔的静阀件;所述动阀件与转芯固定,所述静阀件与所述壳体固定;所述静通孔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动通孔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动通孔和静通孔相互贴合,并设置成能够通过旋转转芯调节其相对连通面积;
与所述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连接的水型调节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内腔通过第一密封件隔断;
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侧通孔;
所述第一开口、静通孔、动通孔、侧通孔、内腔、第二开口依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水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还设有第三开口;
所述转芯设置为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伸出,并通过所述第三开口伸出至所述阀体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水调节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雄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科御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