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平台用减震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430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平台用减震座,包括上顶板和减震机构,上顶板下方设置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与上顶板滑动安装,上顶板呈上方板状设置,上顶板的下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槽,第一槽的两相对内槽壁均开设有第二槽,第一槽的槽深大于第二槽的槽深,第一槽和第二槽内共同设置有一个移动块,移动块的长度等于第一槽和两个第二槽槽宽之和,移动块靠近减震机构一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光学平台用减震座,与传统的光学平台用减震座相比较而言,本光学平台用减震座在传统的减震座基础上增设滑轨和限位螺栓,通过滑轨和移动块实现减震机构安装位置的移动,通过限位螺栓提高减震机构与上顶板之间安装的牢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平台用减震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震座,特别涉及一种光学平台用减震座,属于光学平台减震座

技术介绍
光学平台,又称光学面包板、光学桌面、科学桌面、实验平台,供水平、稳定的台面,光学平台一般配套安装有减震座,传统的光学平台用减震座虽然能够帮助光学平台实现减震,但是其安装位置固定不能根据安装环境以及光学平台上放置物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节,并且传统的光学平台用减震座缓冲安全性低,对此需要设计一种光学平台用减震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光学平台用减震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光学平台用减震座,包括上顶板和减震机构,所述上顶板下方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与上顶板滑动安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顶板呈上方板状设置,所述上顶板的下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槽,所述第一槽的两相对内槽壁均开设有第二槽,所述第一槽的槽深大于第二槽的槽深,所述第一槽和第二槽内共同设置有一个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长度等于第一槽和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平台用减震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顶板(1)和减震机构(2),所述上顶板(1)下方设置有减震机构(2),所述减震机构(2)与上顶板(1)滑动安装,所述上顶板(1)呈上方板状设置,所述上顶板(1)的下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槽(11),所述第一槽(11)的两相对内槽壁均开设有第二槽(12),所述第一槽(11)的槽深大于第二槽(12)的槽深,所述第一槽(11)和第二槽(12)内共同设置有一个移动块(13),所述移动块(13)的长度等于第一槽(11)和两个第二槽(12)槽宽之和,所述移动块(13)靠近减震机构(2)一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所述减震机构(2)包括上板(2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平台用减震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顶板(1)和减震机构(2),所述上顶板(1)下方设置有减震机构(2),所述减震机构(2)与上顶板(1)滑动安装,所述上顶板(1)呈上方板状设置,所述上顶板(1)的下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槽(11),所述第一槽(11)的两相对内槽壁均开设有第二槽(12),所述第一槽(11)的槽深大于第二槽(12)的槽深,所述第一槽(11)和第二槽(12)内共同设置有一个移动块(13),所述移动块(13)的长度等于第一槽(11)和两个第二槽(12)槽宽之和,所述移动块(13)靠近减震机构(2)一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所述减震机构(2)包括上板(21),所述上板(21)上端面中心位置与连接杆(14)远离移动块(13)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上板(21)靠近两端的位置均螺纹贯穿设置有螺栓(23),所述上板(21)与上顶板(1)之间设置有两个定位块(24),两个所述定位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鑫瑞格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