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扣组件及家用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411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卡扣组件,其中,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之间设置有第一筋条,第一筋条的一端与第一卡爪的根部边缘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卡爪的根部边缘相连,第一筋条可吸收第一卡爪和/或第二卡爪受到的冲击载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该卡扣组件的家用电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卡扣组件及家用电器可将卡扣结构受撞击时的冲击力吸收,避免出现卡扣断裂而导致产品报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扣组件及家用电器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扣组件及应用该卡扣组件的家用电器。
技术介绍
卡扣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的产品中,以目前壁挂炉中的安装板上的卡扣为例,卡爪头部与外面板开孔处配合的卡扣面是平面,卡爪头部具有对被卡扣部件卡入时进行导向的外导向面,这种结构便于安装,并可以较好的固定,同时安装后有一定的预紧力,将两个配合面固定在一起。当整个卡扣结构受外力撞击的时候,由于没有缓冲结构,卡爪只能直接受到外力的冲击而向内变形弯曲,这样极易导致卡爪根部断裂,进而使得外观零件脱落,影响外观的美观度,甚至会直接导致产品报废不能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吸收外界冲击,避免卡爪根部断裂的卡扣组件及家用电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卡扣组件及家用电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卡扣组件,其中,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之间设置有第一筋条,第一筋条的一端与第一卡爪的根部边缘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卡爪的根部边缘相连,第一筋条可吸收第一卡爪和/或第二卡爪受到的冲击载荷。进一步,第一筋条的顶面为呈凹陷状的弧形。进一步,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上两个相对的根部边缘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筋条。进一步,第一卡爪和/或第二卡爪的根部与卡扣安装面之间设置有第二筋条,以提高第一卡爪和/或第二卡爪的根部强度。进一步,第二筋条位于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之间。进一步,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上分别设置有第三筋条,第一卡爪上的第三筋条与第二卡爪的第三筋条相对设置,第一卡爪和/或第二卡爪受到冲击载荷时,第一卡爪上的第三筋条与第二卡爪的第三筋条可相互接触,以抵消冲击载荷。进一步,第三筋条设置在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上靠近头部的位置处。进一步,第三筋条呈弧形,第一卡爪上的第三筋条的弧形顶部和第二卡爪上的第三筋条的弧形顶部相对设置。一种家用电器,其中,包括上述卡扣组件。进一步,家用电器为壁挂炉。本技术的卡扣组件及家用电器具有以下优点:1)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的根部边缘之间的第一筋条可吸收冲击载荷的大部分载荷,而且由于第一筋条顶面的凹陷弧形结构可将载荷聚集于弧形内壁,减轻了卡爪根部的受力,降低根部区域发生屈服超过弹性极限的可能性。2)由于第一卡爪、第二卡爪的根部与卡扣安装面之间还分别设置有第二筋条,可以将应力集中区域导向第二筋条与卡扣安装面的连接处,以避免第一卡爪、第二卡爪根部与卡扣安装面的连接处的应力过大;3)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上的第三筋条可相互接触,以将多余的载荷通过两个弧形第三筋条的相互接触、变形来卸掉,而在冲击载荷结束后,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上的第三筋条还可回弹至原来的位置,以保证卡扣组件的外观形状没有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卡扣组件的使用状态图;图2为本技术的卡扣组件的立体图一;图3为本技术的卡扣组件的立体图二;图4为本技术的卡扣组件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卡扣组件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卡扣组件及家用电器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卡扣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爪10和第二卡爪20,其中,第一卡爪10的根部和第二卡爪20的根部分别固定设置在卡扣安装面30上,第一卡爪10的头部和第二卡爪20的头部相对设置,第一卡爪10的侧部和第二卡爪20的侧部之间形成缓冲空间。应注意的是,本技术的卡扣组件可以应用到需要使用卡扣结构的家用电器中,如壁挂炉等,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第一卡爪10和第二卡爪20之间设置有第一筋条40,其中,第一筋条40的一端与第一卡爪10的根部边缘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卡爪20的根部边缘相连,也即,第一筋条40位于第一卡爪10的侧部和第二卡爪20的侧部之间的缓冲空间中。优选的是,第一卡爪10和第二卡爪20上两个相对的根部边缘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筋条40。由此,通过在第一卡爪10的根部和第二卡爪20的根部之间设置第一筋条40,可以吸收第一卡爪10和第二卡爪20受到的冲击载荷中的大部分载荷。进一步,第一筋条40的顶面为呈凹陷状的弧形,也即第一筋条40与第一卡爪10的根部边缘、第二卡爪20的根部边缘相连的端部高于第一筋条40的中部。由此,基于第一筋条的形状可将载荷聚集于弧形结构的内壁上,减轻卡爪根部的受力,降低根部区域发生屈服超过弹性极限的可能性。进一步,第一卡爪10、第二卡爪20的根部与卡扣安装面30之间还可分别设置有第二筋条50,以提高第一卡爪10、第二卡爪20的根部强度。其中,第二筋条50的一端与第一卡爪10、第二卡爪20的根部相连,另一端与卡扣安装面30相连。优选的是,第二筋条50位于第一卡爪10和第二卡爪20之间,也即第二筋条50分别设置在第一卡爪10根部的内侧面与卡扣安装面30之间、第二卡爪20根部的内侧面与卡扣安装面30之间。由此,通过在第一卡爪10、第二卡爪20的根部设置第二筋条50,可以将应力集中区域导向第二筋条50与卡扣安装面30的连接处,以避免第一卡爪10、第二卡爪20根部的外侧与卡扣安装面30的连接处的应力过大。进一步,第一卡爪10和第二卡爪20上分别设置有第三筋条60,其中,第三筋条60设置在第一卡爪10和第二卡爪20上靠近头部的位置处,且优选的是,第三筋条60呈弧形,第一卡爪10上的第三筋条60的弧形顶部和第二卡爪20上的第三筋条60的弧形顶部相对设置。由此,第一卡爪10、第二卡爪20受到冲击载荷时,第一卡爪10上的第三筋条60与第二卡爪20的第三筋条60可相互接触,以抵消冲击载荷。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卡扣组件在受到冲击载荷时,首先,第一卡爪10和第二卡爪20的根部边缘之间的第一筋条40可吸收冲击载荷的大部分载荷,而且由于第一筋条40顶面的凹陷弧形结构可将载荷聚集于弧形内壁,减轻了卡爪根部的受力,降低根部区域发生屈服超过弹性极限的可能性。同时,由于第一卡爪10、第二卡爪20的根部与卡扣安装面30之间还分别设置有第二筋条50,可以将应力集中区域导向第二筋条50与卡扣安装面30的连接处,以避免第一卡爪10、第二卡爪20根部与卡扣安装面30的连接处的应力过大。进一步,如果发生极限变形导致上述两个位置不能承受载荷,则第一卡爪10和第二卡爪20上的第三筋条60则会相互接触,以将多余的载荷通过两个弧形第三筋条60的相互接触、变形来卸掉,而在冲击载荷结束后,第一卡爪10和第二卡爪20上的第三筋条60还可回弹至原来的位置,以保证卡扣组件的外观形状没有损坏。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之间设置有第一筋条,第一筋条的一端与第一卡爪的根部边缘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卡爪的根部边缘相连,第一筋条可吸收第一卡爪和/或第二卡爪受到的冲击载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之间设置有第一筋条,第一筋条的一端与第一卡爪的根部边缘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卡爪的根部边缘相连,第一筋条可吸收第一卡爪和/或第二卡爪受到的冲击载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筋条的顶面为呈凹陷状的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上两个相对的根部边缘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筋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卡扣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卡爪和/或第二卡爪的根部与卡扣安装面之间设置有第二筋条,以提高第一卡爪和/或第二卡爪的根部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扣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筋条位于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博臣周唯儒马曾文覃小倩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