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388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循环扇,包括基座、与驱动机构传动配合的扇叶、罩合于扇叶外围的扇罩,扇罩后侧内凹形成有腔体,所述驱动机构适配安装于其中;所述驱动机构输出轴经由所述腔体前侧壁穿出至所述扇罩内,以安装所述扇叶;基座设有支架,其延伸入所述腔体中,以与所述驱动机构活动组装;支架对应有活动槽,以适配所述扇罩相较于所述支架活动。经过改进的循环扇对扇罩、扇叶等的支撑结构成为隐藏式,有利于减小循环扇的占用空间,而且可以通过外壳、腔体的防护,有效减少支撑结构处灰尘的累积,便于该结构长期有效的运转,扇罩可拆分,便于进行清洁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扇
本技术涉及循环扇。
技术介绍
循环扇的作用主要在于加强室内气流循环,改善空气质量。其组成结构一般包括基座、扇叶、扇罩以及驱动机构等,现常见的组装方式是一体式的扇罩罩合在扇叶外围,基座通过外露的支撑结构与驱动机构、扇叶实现活动连接,此种组装方式不利于对循环扇进行清洁保养,且支撑结构完全外露的方式使得循环扇体积较大,占用较多的空间,而且支撑连接处易积灰,影响扇罩的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循环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循环扇,包括基座,以将所述循环扇支撑摆放;与驱动机构传动配合的扇叶,以产生气流;扇罩,罩合于所述扇叶的外围,所述扇罩包括可拆卸式组装的前罩、中罩身以及后罩,所述扇罩的气流网格开设于所述前罩、后罩上,所述中罩身呈圆筒状,所述前罩、后罩分别组装于所述中罩身的前、后端;所述后罩部分内凹形成一腔体,所述驱动机构适配安装于其中,所述驱动机构输出轴经由所述腔体前侧壁穿出,以安装所述扇叶;所述基座上固装有一支架,所述支架延伸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循环扇,包括基座,以将所述循环扇支撑摆放;与驱动机构传动配合的扇叶,以产生气流;扇罩,罩合于所述扇叶的外围,其特征在于:/n所述扇罩包括可拆卸式组装的前罩、中罩身以及后罩,所述扇罩的气流网格开设于所述前罩、后罩上,所述中罩身呈圆筒状,所述前罩、后罩分别组装于所述中罩身的前、后端;/n所述后罩部分内凹形成一腔体,所述驱动机构适配安装于其中,所述驱动机构输出轴经由所述腔体前侧壁穿出,以安装所述扇叶;/n所述基座上固装有一支架,所述支架延伸入所述腔体,所述驱动机构活动安装于所述支架上,以便活动实现风向的调整;/n所述循环扇上设有活动槽,以适配所述驱动机构相较于所述支架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循环扇,包括基座,以将所述循环扇支撑摆放;与驱动机构传动配合的扇叶,以产生气流;扇罩,罩合于所述扇叶的外围,其特征在于:
所述扇罩包括可拆卸式组装的前罩、中罩身以及后罩,所述扇罩的气流网格开设于所述前罩、后罩上,所述中罩身呈圆筒状,所述前罩、后罩分别组装于所述中罩身的前、后端;
所述后罩部分内凹形成一腔体,所述驱动机构适配安装于其中,所述驱动机构输出轴经由所述腔体前侧壁穿出,以安装所述扇叶;
所述基座上固装有一支架,所述支架延伸入所述腔体,所述驱动机构活动安装于所述支架上,以便活动实现风向的调整;
所述循环扇上设有活动槽,以适配所述驱动机构相较于所述支架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具有壳体以及电机组件,所述壳体上具有经由所述腔体前壁延伸而出的螺纹筒,所述螺纹筒配置有螺母圈以将其相较于所述腔体前壁锁定;所述壳体中具有安装所述电机组件的内筒,所述电机组件的输出轴经由所述螺纹筒穿设而出,以安装所述扇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延伸入所述壳体,且铰接于所述内筒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裕隆
申请(专利权)人:合一电器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