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开窗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322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开窗排水结构,涉及门窗技术领域,包括窗框、下对接轨和扇页,扇页内嵌设有玻璃窗,玻璃窗侧面设有凝露组件,凝露组件包括竖直设于玻璃窗外侧壁的金属凝露条,扇页朝向室内一侧设有引流组件,扇页朝向室外一侧设有导流组件,引流组件和导流组件均与金属凝露条下端连接,当玻璃窗上凝露时,设置金属凝露条,金属凝露条的比玻璃窗更容易凝聚露水,凝结的露水沿金属凝露条向下引流,室内的玻璃窗上的露水沿金属凝露条向下由引流组件外排,室外玻璃窗凝聚的露水沿金属凝露条向下由导流组件快速引导外流,整个装置促使露水较快的在金属凝露条凝聚排走,减少影响视线,排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开窗排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门窗
,尤其是涉及一种外开窗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外开窗结构具有开启面积大,通风好,且不占用室内空间等特点,在市场上使用率越来越高,但是,建筑外开窗都采用室内外型材平齐的结构形式,这导致当外开窗内积水时,排水不畅,其次,当前国内外开窗的框梃型材和窗扇型材的断面设计存在向上的凹槽,当积水累积到凹槽中时,无法排至室外甚至可能渗漏到室内,导致室内装修变形、发霉、长毛等现象,影响用户的居住环境。根据专利号为CN203684979U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外开窗排水盖,包括长条状的顶盖主体,所述顶盖主体上由顶部至底部贯穿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顶盖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相互垂直的引流槽和排水槽,所述引流槽与所述顶盖主体的长边平行,所述排水槽与所述顶盖主体的长边垂直,外开窗排水盖可以单个使用或并排多个同时使用,排水槽为一个或多个,积蓄的雨水在引流槽中流动,并通过排水槽排出,这样可以有效地排水。但是,上述技术存在以下缺陷:然而秋冬季室内玻璃窗容易凝聚露水,影响视线,露水积聚在窗框内,上述外开窗排水盖对于玻璃窗积聚的露水处理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开窗排水结构,可方便的将玻璃窗内外侧壁上凝聚的露水排出,减少影响视线,排水方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外开窗排水结构,包括窗框、下对接轨和扇页,所述扇页内嵌设有玻璃窗,所述玻璃窗侧面设有凝露组件,所述凝露组件包括竖直设于所述玻璃窗外侧壁的金属凝露条,所述扇页朝向室内一侧设有引流组件,所述扇页朝向室外一侧设有导流组件,所述引流组件和所述导流组件均与所述金属凝露条下端连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玻璃窗上凝露时,设置金属凝露条,金属凝露条的比玻璃窗更容易凝聚露水,凝结的露水沿金属凝露条向下引流,室内的玻璃窗上的露水沿金属凝露条向下由引流组件外排,室外玻璃窗凝聚的露水沿金属凝露条向下由导流组件快速引导外流,整个装置促使露水较快的在金属凝露条凝聚排走,减少影响视线,排水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窗框下端设有导流腔,所述引流组件与所述导流腔连接,所述导流腔内设有排水口通往室外。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流腔可将引流组件内的露水导入缓存,随后通过排水口排往室外。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扇页朝向室内一侧下端的引流槽,所述金属凝露条下端伸入所述引流槽内部,所述引流槽内设有朝向所述下对接轨的排液孔,所述下对接轨上设有与所述导流腔连通的漏水孔。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引流槽将金属凝露条凝聚引流的露水收纳,避免四处溢流,收集的露水沿排液孔排入下对接轨,随后由下对接轨上的漏水孔流入导流腔,完成露水的引流外排。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凝露条外侧端面沿长度方向设有导流凹槽,所述金属凝露条表面抛光处理。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流凹槽方便凝聚的露水快速沿导流凹槽往下流动,同时金属凝露条表面抛光处理减少露水流动阻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凝露条两侧设有倾斜向上设置的副凝露条。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副凝露条可增大凝聚露水的面积,方便凝聚露水,倾斜向上设置,方便露水导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凝露条、所述副凝露条和所述导流凹槽外周壁镀有表面带有细绒的导流膜。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表面带有细绒的导流膜,表面上的细绒增大表面张力,方便露水快速凝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窗框朝向室外的侧壁上的导流槽,所述金属凝露条下端伸入所述导流槽内,所述导流槽上开设有倾斜朝向室外的导流管。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流槽将朝向室外的的玻璃窗上的雨水和露水收集,同时水沿导流管快速外排装置简单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管朝向下侧的末端设有塑料引流条。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塑料引流条可减少水沿导流管冲出的冲击力,促使水沿塑料引流条滴落,减少水流飞溅。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技术披露了一种外开窗排水结构,包括窗框、下对接轨和扇页,扇页内嵌设有玻璃窗,玻璃窗侧面设置有凝露组件,凝露组件包括竖直设于玻璃窗外侧壁的金属凝露条,扇页朝向室内一侧设置有引流组件,扇页朝向室外一侧设置有导流组件,引流组件和导流组件均与金属凝露条下端连接,当玻璃窗上凝露时,设置金属凝露条,金属凝露条的比玻璃窗更容易凝聚露水,凝结的露水沿金属凝露条向下引流,室内的玻璃窗上的露水沿金属凝露条向下由引流组件外排,室外玻璃窗凝聚的露水沿金属凝露条向下由导流组件快速引导外流,整个装置促使露水较快的在金属凝露条凝聚排走,减少影响视线,排水方便;2.设置引流槽将金属凝露条凝聚引流的露水收纳,避免四处溢流,收集的露水沿排液孔排入下对接轨,随后由下对接轨上的漏水孔流入导流腔,完成露水的引流外排;3.设置导流槽将朝向室外的的玻璃窗上的雨水和露水收集,同时水沿导流管快速外排装置简单方便,排水效率高,同时减少水沿窗框渗入窗框内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窗框;2、下对接轨;3、扇页;4、玻璃窗;5、凝露组件;6、金属凝露条;7、引流组件;8、导流组件;9、副凝露条;10、导流凹槽;11、导流腔;12、排水口;13、排液孔;14、漏水孔;15、导流槽;16、导流管;17、塑料引流条;18、引流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外开窗排水结构,可方便的将玻璃窗4内外侧壁上凝聚的露水排出,减少影响视线,排水方便,包括窗框1、下对接轨2和扇页3,扇页3内嵌设有玻璃窗4,玻璃窗4侧面设置有凝露组件5,凝露组件5包括竖直设于玻璃窗4外侧壁的金属凝露条6,扇页3朝向室内一侧设置有引流组件7,扇页3朝向室外一侧设置有导流组件8,引流组件7和导流组件8均与金属凝露条6下端连接,当玻璃窗4上凝露时,设置金属凝露条6,金属凝露条6的比玻璃窗4更容易凝聚露水,凝结的露水沿金属凝露条6向下引流,室内的玻璃窗4上的露水沿金属凝露条6向下由引流组件7外排,室外玻璃窗4凝聚的露水沿金属凝露条6向下由导流组件8快速引导外流,整个装置促使露水较快的在金属凝露条6凝聚排走,减少影响视线,排水方便。参照图1,金属凝露条6的露水凝结点比玻璃低,为了加快露水凝聚和引流,金属凝露条6两侧设置有倾斜向上设置的副凝露条9,副凝露条9呈树杈状倾斜向上,金属凝露条6外侧端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导流凹槽10,金属凝露条6表面抛光处理,且金属凝露条6、副凝露条9和导流凹槽10外周壁镀有表面带有细绒的导流膜,因此副凝露条9可增大凝聚露水的面积,方便凝聚露水,倾斜向上设置,方便露水导流,导流凹槽10方便凝聚的露水快速沿导流凹槽10往下流动,同时金属凝露条6表面抛光处理减少露水流动阻力,同时导流膜表面上的细绒增大表面张力,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开窗排水结构,包括窗框(1)、下对接轨(2)和扇页(3),其特征在于:所述扇页(3)内嵌设有玻璃窗(4),所述玻璃窗(4)侧面设有凝露组件(5),所述凝露组件(5)包括竖直设于所述玻璃窗(4)外侧壁的金属凝露条(6),所述扇页(3)朝向室内一侧设有引流组件(7),所述扇页(3)朝向室外一侧设有导流组件(8),所述引流组件(7)和所述导流组件(8)均与所述金属凝露条(6)下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开窗排水结构,包括窗框(1)、下对接轨(2)和扇页(3),其特征在于:所述扇页(3)内嵌设有玻璃窗(4),所述玻璃窗(4)侧面设有凝露组件(5),所述凝露组件(5)包括竖直设于所述玻璃窗(4)外侧壁的金属凝露条(6),所述扇页(3)朝向室内一侧设有引流组件(7),所述扇页(3)朝向室外一侧设有导流组件(8),所述引流组件(7)和所述导流组件(8)均与所述金属凝露条(6)下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开窗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下端设有导流腔(11),所述引流组件(7)与所述导流腔(11)连接,所述导流腔(11)内设有排水口(12)通往室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开窗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组件(7)包括设于所述扇页(3)朝向室内一侧下端的引流槽(18),所述金属凝露条(6)下端伸入所述引流槽(18)内部,所述引流槽(18)内设有朝向所述下对接轨(2)的排液孔(13),所述下对接轨(2)上设有与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仁军杨玉乐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市紫旭幕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