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窗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312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式窗户结构,属于窗扇技术领域,包括外窗框,其下边框的后侧面分别内凹形成有条形槽,条形槽一端延伸至左边框并设有第一合页柱,另一端延伸至外窗框中部并竖向设有贯穿至外框内侧的缺口,上边框的下侧面、下边框的上侧面分别内凹形成有轨道槽;内窗框嵌设于外窗框的内侧,内窗框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第二合页柱,第二合页柱沿内窗框的竖向回转轴设置,第二合页柱通过缺口嵌入对应的条形槽内,内窗框设有两个限位销并嵌入对应的轨道槽;两个连杆分别嵌入两个条形槽内,连杆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一合页柱铰接,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二合页柱铰接;把手安装于内窗框右边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开启或关闭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窗户结构
本技术属于窗扇
,涉及一种旋转式窗户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窗户通常分为平移式和旋转式,平移式窗户的开启比例通常为50%,通风效率较低,而旋转式窗户虽然通风效率高,但仍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例如一项申请号为201310120056.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旋转玻璃窗,其包括窗扇框,安装在窗扇框上的玻璃,每一块玻璃的两端都镶有铝合金制作的玻璃外边框,每块玻璃的玻璃外边框中间设有与窗扇框连接的铝合金杆,玻璃可绕铝合金杆旋转,玻璃外边框两端通过轴承与长条形支撑架连接,最下面玻璃一侧装有拉手。也就是说,普通的旋转式窗户,通常需要使用者不同程度地探出上身以抓握窗户远端的把手,以开启或关闭窗户,存在安全隐患,不适用老人小孩等群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便于开启或关闭窗户的旋转式窗户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旋转式窗户结构,包括:外窗框,其包括上边框、下边框、左边框、右边框,上边框、下边框的后侧面分别内凹形成有条形槽,条形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式窗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窗框,其包括上边框、下边框、左边框、右边框,上边框、下边框的后侧面分别内凹形成有条形槽,条形槽一端延伸至左边框并设有第一合页柱,另一端延伸至外窗框中部并竖向设有贯穿至外框内侧的缺口,上边框的下侧面、下边框的上侧面分别内凹形成有轨道槽;/n内窗框,其嵌设于外窗框的内侧,内窗框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第二合页柱,第二合页柱沿内窗框的竖向回转轴设置,第二合页柱通过缺口嵌入对应的条形槽内,内窗框的上侧和下侧还分别设有限位销,两个限位销靠近内窗框右边沿设置并嵌入对应的轨道槽;/n连杆,其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杆分别嵌入两个条形槽内,连杆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一合页柱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窗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窗框,其包括上边框、下边框、左边框、右边框,上边框、下边框的后侧面分别内凹形成有条形槽,条形槽一端延伸至左边框并设有第一合页柱,另一端延伸至外窗框中部并竖向设有贯穿至外框内侧的缺口,上边框的下侧面、下边框的上侧面分别内凹形成有轨道槽;
内窗框,其嵌设于外窗框的内侧,内窗框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第二合页柱,第二合页柱沿内窗框的竖向回转轴设置,第二合页柱通过缺口嵌入对应的条形槽内,内窗框的上侧和下侧还分别设有限位销,两个限位销靠近内窗框右边沿设置并嵌入对应的轨道槽;
连杆,其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杆分别嵌入两个条形槽内,连杆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一合页柱铰接,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二合页柱铰接;
把手,其安装于内窗框右边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窗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靠近内窗框下边沿设置,且把手一端伸入内窗框并设有凸轮,凸轮位于下侧限位销的上方,把手正向转动以带动凸轮旋转并使凸轮向下抵住限位销,把手反向转动以释放限位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窗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槽从右往左斜向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窗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合页柱内凹形成有第一圆弧槽A,连杆与第一合页柱铰接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合页柱对应轮廓的第一圆弧槽B,沿第一圆弧槽B外凸形成有与第一圆弧槽A对应的第一圆柱凸起,第一圆柱凸起嵌入第一圆弧槽A,第一合页销竖向贯穿第一合页柱、第一圆柱凸起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翔姜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