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窗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312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室内装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旋转式窗户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外窗框和内窗框,所述内窗框的中部位置固定贯穿有转轴,所述外窗框上设置有供所述转轴转动连接的连接孔,所述外窗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内窗框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套接于所述转轴上的蜗轮以及与蜗轮啮合的蜗杆,所述蜗杆转动承载于外窗框上。当需要清洁窗户的反面时,人员转动蜗杆,进而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转动,使得转轴发生转动直至将内窗框位于外侧的一面旋转至室内,且利用蜗轮蜗杆连接具有自锁的功能,即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转动,蜗轮能够带动蜗杆转动,进而方便快捷的实现了内窗框的固定,便于人员进行清洁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窗户结构
本技术涉及室内装饰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旋转式窗户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建筑水平的提高,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窗户是每栋建筑物必不可少的部门,而现有的窗户大多是滑动式结构,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后窗户反面的玻璃上容易粘附很多的灰尘和污渍,擦洗很不方便,尤其是大厦玻璃的清理更为困难,因清理大厦玻璃户外作业而导致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故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式窗户结构,该窗户方便快捷的实现了旋转,进而方便人员对位于外侧的窗户反面进行清洁工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旋转式窗户结构,包括外窗框和内窗框,所述内窗框的中部位置固定贯穿有转轴,所述外窗框上设置有供所述转轴转动连接的连接孔,所述外窗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内窗框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套接于所述转轴上的蜗轮以及与蜗轮啮合的蜗杆,所述蜗杆转动承载于外窗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清洁窗户的反面时,人员转动蜗杆,进而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转动,使得转轴发生转动直至将内窗框位于外侧的一面旋转至室内,且利用蜗轮蜗杆连接具有自锁的功能,即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转动,蜗轮能够带动蜗杆转动,进而方便快捷的实现了内窗框的固定,便于人员进行清洁工作。优选的,所述蜗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转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盘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转动蜗杆。优选的,所述外窗框的侧壁设置有固定线,所述内窗框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固定线相对应的定位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固定线和定位线的配合,方便对内窗框位置进行定位。优选的,所述外窗框设置有用于罩合驱动机构的防护盒,所述防护盒的底部呈开口设置,所述防护盒上枢接有用于启闭防护盒的盖板;所述防护盒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位于防护盒的开口处,所述滑槽的一端呈开口设置,另一端呈封闭设置,所述滑槽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盖板的自由端设置有缺口,所述盖板盖合于防护盒时,滑块可与所述缺口相互抵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盒对驱动机构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避免小孩误碰转盘而导致内窗框发生转动;且在盖板盖合在防护盒之后,将滑块向远离滑槽槽底的方向移动,直至滑块抵接于缺口内,滑块阻止盖板被打开,从而使盖板能够被严实紧固地盖合在防护盒上,而且盖板的开启和关闭更加简单方便。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封闭端和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下时,所述滑块伸出于滑槽且与所述缺口抵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的设置使滑块抵接在缺口之后不易向滑槽的槽底方向滑动,使滑块对盖板的紧固作用稳定可靠。优选的,所述滑块上设有凸出于防护盒侧壁的拨块,且所述拨块沿滑槽的长度方向滑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拨动拨块使滑块在滑槽内滑动,进而使盖板的盖合和打开操作更加方便。优选的,所述滑槽的上下两侧壁之间设有用于阻挡拨块滑出滑槽的挡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杆阻挡拨块滑出滑槽并限制滑块的滑移行程距离,进而避免拨动拨块时用力过大而使弹簧超出弹性形变范围,因此弹簧的弹性性能在长时间使用后也不易失效,更加耐用可靠。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当需要清洁内窗框的反面时,人员转动蜗杆,进而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转动,使得转轴发生转动直至将内窗框位于外侧的一面旋转至室内,且利用蜗轮蜗杆连接具有自锁的功能,即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转动,蜗轮能够带动蜗杆转动,进而方便快捷的实现了内窗框的固定,便于人员进行清洁工作;2、防护盒对驱动机构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避免小孩误碰转盘而导致内窗框发生转动;且在盖板盖合在防护盒之后,将滑块向远离滑槽槽底的方向移动,直至滑块抵接于缺口内,滑块阻止盖板被打开,从而使盖板能够被严实紧固地盖合在防护盒上,而且盖板的开启和关闭更加简单方便;3、挡杆阻挡拨块滑出滑槽并限制滑块的滑移行程距离,进而避免拨动拨块时用力过大而使弹簧超出弹性形变范围,因此弹簧的弹性性能在长时间使用后也不易失效,更加耐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内窗框的部分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防护盒和盖板的装配关系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滑块与滑槽的装配关系示意图;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外窗框;2、内窗框;3、转轴;4、固定线;5、定位线;6、蜗轮;7、蜗杆;8、防护盒;9、盖板;10、滑槽;11、滑块;12、缺口;13、弹簧;14、拨块;15、挡杆;16、转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旋转式窗户结构,参照图1和图2,包括外窗框1以及长方体状的内窗框2,内窗框2的中部位置处沿竖直方向固定贯穿有转轴3,外窗框1的上下相对两侧内壁分别设置有供转轴3转动连接的连接孔(图中未标)。参照图2,,外窗框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内窗框2旋转的驱动机构,具体的,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套接于转轴3上的蜗轮6以及与蜗轮6啮合的蜗杆7(结合图4),蜗轮6靠近于转轴3的底端,蜗杆7转动承载于外窗框1上,且蜗杆的一端焊接有转盘16。当需要清洁位于外侧的窗户时,人员转动蜗杆7,进而蜗杆7转动带动蜗轮6转动,使得转轴3发生转动直至将内窗框2位于外侧的一面旋转至室内,且利用蜗轮6蜗杆7连接具有自锁的功能,即蜗杆7转动带动蜗轮6转动,蜗轮6能够带动蜗杆7转动,进而方便快捷的实现了内窗框2的调节后的固定,便于人员进行清洁工作。参照图2和图3,外窗框1安装有用于罩合驱动机构的防护盒8,防护盒8的底部呈开口设置,且防护盒8上枢接有用于启闭防护盒8的盖板9。防护盒8对驱动机构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使得外界的灰尘、废屑不易粘附在驱动机构上而影响驱动机构的正常工作,且避免小孩误碰转盘16而导致内窗框2发生转动。参照图4和图5,防护盒8的一侧内壁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滑槽10,且滑槽10位于防护盒8的开口处,滑槽10的一端呈开口设置,另一端呈封闭设置,滑槽10滑动设置有长条状的滑块11,盖板9的自由端设置有缺口12,盖板9盖合于防护盒8时,滑块11滑移可与缺口12相互抵接配合。当盖板9盖合在防护盒8之后,将滑块11向远离滑槽10槽底的方向移动,直至滑块11抵接于缺口12内,滑块11阻止盖板9被打开,从而使盖板9能够被严实紧固地盖合在防护盒8上,而且盖板9的开启和关闭更加简单方便。参照图4和图5,滑槽10的封闭端和滑块11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侧相互平行设置的弹簧13,当弹簧13处于自然状态下时,滑块11伸出于滑槽10且与缺口12抵接配合。利用弹簧13的弹力作用使滑块11抵接在缺口12之后不易向滑槽10的槽底方向滑动,使滑块11对盖板9的紧固作用稳定可靠。此外,滑块11的侧壁焊接有凸出于防护盒8侧壁的拨块14,且拨块14沿滑槽10的长度方向滑移。通过拨动拨块14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式窗户结构,包括外窗框(1)和内窗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窗框(2)的中部位置固定贯穿有转轴(3),所述外窗框(1)上设置有供所述转轴(3)转动连接的连接孔,所述外窗框(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内窗框(2)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套接于所述转轴(3)上的蜗轮(6)以及与蜗轮(6)啮合的蜗杆(7),所述蜗杆(7)转动承载于外窗框(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窗户结构,包括外窗框(1)和内窗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窗框(2)的中部位置固定贯穿有转轴(3),所述外窗框(1)上设置有供所述转轴(3)转动连接的连接孔,所述外窗框(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内窗框(2)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套接于所述转轴(3)上的蜗轮(6)以及与蜗轮(6)啮合的蜗杆(7),所述蜗杆(7)转动承载于外窗框(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窗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7)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转盘(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式窗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窗框(1)的侧壁设置有固定线(4),所述内窗框(2)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固定线(4)相对应的定位线(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式窗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窗框(1)设置有用于罩合驱动机构的防护盒(8),所述防护盒(8)的底部呈开口设置,所述防护盒(8)上枢接有用于启闭防护盒(8)的盖板(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盈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惠深博越智慧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