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压式汽车门拉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301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1:38
一种手压式汽车门拉手,包括:把手主体和把手底座,把手底座固定在汽车车体中,把手主体隐藏于把手底座内,且把手主体通过第二转轴与把手底座转动连接;解锁装置,其与汽车门锁连接,用于解锁或上锁汽车门锁;摆臂,该摆臂的前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把手底座或车体转动连接,且摆臂的前端与把手主体之间设有避空,该摆臂的后端与解锁装置可接触连接,摆臂的中部凸设有联动部,把手主体通过拉杆与联动部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纯机械式的优化结构,通过把手主体、摆臂和解锁装置的配饰,实现稳定可靠的解锁功能,零部件少,装配更加方便高效,成本更低,且有效提高了汽车门拉手与整车之间的配合协调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压式汽车门拉手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的
,尤其是一种手压式汽车门拉手。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汽车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明显,同时对汽车部件的外观和功能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汽车外把手是车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外把手总成零件主要包括外把手手柄、外把手罩盖、外把手支架、外把手连杆、车门锁芯等零件。传统的外把手往往突出在车门外板外面,并需要车门外板作一个相应的沉坑,因此外把手手柄、外把手罩盖和车门外板面的匹配非常困难,而且外把手凸出在车门外板上,对整车的侧面风阻显然也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目前多数汽车的门外拉手均是裸露外凸式设计,一方面设计时需要考虑门外拉手造型,需要与车身侧面相匹配,以保证有良好的外观,因此造成诸多局限;另一方面,由于门外拉手整体外露,门外拉手内外侧很容易污损,驾驶人员打开车门时很容易弄脏手;另外,门外拉手外凸,不仅破坏整车侧面外观,并且造成一定的风阻,增加了汽车行驶阻力,也存在风噪。相对于电动的隐藏式汽车门外拉手,对整车节约了很大一部分资源,特别是在现有的车身上,常规外拉手改隐藏式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压式汽车门拉手,包括:/n把手主体和把手底座,所述的把手底座固定在汽车车体中,所述的把手主体隐藏于所述的把手底座内,且所述的把手主体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的把手底座转动连接;/n解锁装置,其与汽车门锁连接,用于解锁或上锁汽车门锁;/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摆臂,该摆臂的前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把手底座或车体转动连接,且摆臂的前端与把手主体之间设有避空,该摆臂的后端与所述的解锁装置可接触连接,所述摆臂的中部凸设有联动部,所述的把手主体通过拉杆与所述的联动部传动连接;/n按压把手主体的前端使得把手主体以第二转轴为中心发生转动并使得把手主体的后端起翘,再拉动已经起翘的把手主体的后端使得把手主体继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压式汽车门拉手,包括:
把手主体和把手底座,所述的把手底座固定在汽车车体中,所述的把手主体隐藏于所述的把手底座内,且所述的把手主体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的把手底座转动连接;
解锁装置,其与汽车门锁连接,用于解锁或上锁汽车门锁;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摆臂,该摆臂的前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把手底座或车体转动连接,且摆臂的前端与把手主体之间设有避空,该摆臂的后端与所述的解锁装置可接触连接,所述摆臂的中部凸设有联动部,所述的把手主体通过拉杆与所述的联动部传动连接;
按压把手主体的前端使得把手主体以第二转轴为中心发生转动并使得把手主体的后端起翘,再拉动已经起翘的把手主体的后端使得把手主体继续以第二转轴为中心发生转动,从而拉杆与摆臂上的联动部接触并带动摆臂以第一转轴为中心发生转动,进而摆臂的后端与解锁装置接触并使得解锁装置从锁止位置运动至解锁位置,实现汽车门锁的解锁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压式汽车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部上开设有偏心轨迹槽,所述的拉杆穿设在所述的偏心轨迹槽中并能够沿着偏心轨迹槽进行移动,且所述的拉杆与所述偏心轨迹槽抵接并能够带动摆臂按照预定轨迹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压式汽车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的后端凸设有干涉部,所述的把手主体设有限位面,当所述的把手主体完全展开时,所述的干涉部与所述的限位面抵接并形成限位配合。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利怀张显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华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