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海军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295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锁,包括锁体、把手组件、飞轮组件、发电组件、控制电路、电子开关以及蓄电模块;把手组件包括把手、弹性件、主动齿轮以及齿轮轴;主动齿轮与把手的棘爪相配合,齿轮轴与主动齿轮连接;飞轮组件包括飞轮轴、飞轮以及飞轮离合器;飞轮组件通过飞轮离合器与把手组件连接或分离;发电组件包括发电机联轴器和发电机,发电机联轴器一端与飞轮轴连接,另一端与发电机连接;发电机通过电子开关与控制电路形成开锁回路,发电机通过蓄电模块与控制电路形成充电回路,电子开关与蓄电模块并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将转动把手开启房门时所消耗的能量进行部分回收利用、可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锁
本技术涉及锁具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锁。
技术介绍
现有的智能锁由于控制器内存在密码控制、显示器、指纹识别、算法控制等,需要耗损大量的电量,一般的智能锁电池最多可使用一年,若使用较频繁、功能较多的智能锁只可使用两三个月,因此需要频繁的更换电池,对环境会造成较大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锁,旨在将转动把手开启房门时所消耗的能量进行部分回收利用、可节约资源。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锁,包括嵌入门扇的锁体、把手组件、飞轮组件、发电组件、控制电路、电子开关以及蓄电模块;所述把手组件包括把手、弹性件、主动齿轮以及齿轮轴;所述锁体上贯穿设有穿孔,所述把手呈弯折设置,具有固定端和转动端,所述固定端穿过所述穿孔位于所述锁体内侧,所述转动端位于所述锁体外侧,所述把手可绕所述固定端旋转安装于所述锁体上,所述固定端上转动安装有棘爪,所述弹性件一端固定于所述锁体内侧壁,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端连接,以使所述把手转动后复位;所述主动齿轮的中心孔侧壁由多个棘齿相互连接形成,以使所述主动齿轮内侧壁与可与所述棘爪相配合的棘轮的外侧壁形状相同,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棘爪相配合,以使所述把手正向转动时,所述棘爪与所述主动齿轮干涉而带动所述主动齿轮正向转动,所述把手反向转动时,与所述主动齿轮不干涉,所述齿轮轴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以使所述主动齿轮带动所述齿轮轴旋转;所述飞轮组件包括飞轮轴、飞轮以及飞轮离合器;所述飞轮设于所述飞轮轴上,所述飞轮两侧分别设有飞轮轴承,所述飞轮轴与所述齿轮轴同轴且通过所述飞轮离合器连接,所述飞轮组件通过所述飞轮离合器位于吸和状态或断开状态而与所述把手组件连接或分离;所述发电组件包括发电机联轴器和发电机,所述发电机联轴器一端与所述飞轮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发电机连接;所述发电机通过所述电子开关与所述控制电路连通形成开锁回路,所述发电机通过所述蓄电模块与所述控制电路连通形成充电回路,所述电子开关与所述蓄电模块并联。进一步地,还包括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包括双联齿轮,所述主动齿轮通过所述双联齿轮与所述齿轮轴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发电机为盘式电机。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进一步地,所述蓄电模块包括电容器或蓄电电池,用于存储所述发电机产生的电流的能量。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整流电路和升压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对所述发电机产生的电流整流形成第一电压,所述升压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压抬升至第二电压,所述第二电压用于提供所述蓄电模块的充电电压。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稳压。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可利用转动把手以开启房门这一必要的动作产生电能,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模块中,可免除对常规电池的使用,既不会对生活造成干扰,同时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智能锁一实施例中锁体和把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智能锁一实施例中飞轮组件、发电组件和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智能锁一实施例中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锁体1、把手组件2、把手21、转动端211、弹性件22、主动齿轮23、棘齿231、齿轮轴24、棘爪25、飞轮组件3、飞轮轴31、飞轮32、飞轮离合器33、飞轮轴承34、发电组件4、发电机联轴器41、发电机42、发电机输电线421、变速器5、控制电路6、电子开关7、蓄电模块8。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请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锁,包括嵌入门扇的锁体1、把手组件2、飞轮组件3、发电组件4、变速器5、控制电路6、电子开关7以及蓄电模块8。请参见图1,所述把手组件2包括把手21、弹性件22、主动齿轮23以及齿轮轴24(请参见图2);所述锁体1上贯穿设有穿孔(图中未示出),所述把手21呈弯折设置,具有固定端(此视角中未显示出,固定端与转动端211垂直)和转动端211,所述固定端穿过所述穿孔位于所述锁体1内侧,所述转动端211位于所述锁体1外侧,所述把手21可绕所述固定端旋转安装于所述锁体1上,所述固定端上转动安装有棘爪25。所述弹性件22一端固定于所述锁体1内侧壁,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端连接,以使所述把手21转动后复位;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22为弹簧,当把手21正向转动一定角度后,由于弹簧的弹性复位作用,使得把手21反方向旋转,回到初始位置,以便把手的反复转动。所述主动齿轮23的中心孔侧壁由多个棘齿231相互连接形成,以使所述主动齿轮23内侧壁与可与所述棘爪25相配合的棘轮的外侧壁形状相同,所述主动齿轮23与所述棘爪25相配合,以使所述把手21正向转动时,所述棘爪25与所述主动齿轮23干涉而带动所述主动齿轮23正向转动,所述把手21反向转动时,与所述主动齿轮23不干涉,所述齿轮轴24与所述主动齿轮23连接以使所述主动齿轮23带动所述齿轮轴24旋转。请参见图2,所述飞轮组件3包括飞轮轴31、飞轮32以及飞轮离合器33;所述飞轮32设于所述飞轮轴31上,所述飞轮32两侧分别设有飞轮轴承34,所述飞轮轴31与所述齿轮轴24同轴且通过所述飞轮离合器33连接,所述飞轮组件3通过所述飞轮离合器33位于吸和状态或断开状态而与所述把手组件2连接或分离。请参见图1,所述变速器5包括双联齿轮,所述主动齿轮23通过所述双联齿轮与所述齿轮轴24相连,具体地,双联齿轮的小齿轮与主动齿轮23啮合,齿轮轴24与双联齿轮的中心处连接,可设有多个双联齿轮,使多个双联齿轮的大齿轮与相邻双联齿轮的小齿轮相啮合,以实现增大飞轮32的转速,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具体说明。请参见图2,所述发电组件4包括发电机联轴器41和发电机42,所述发电机联轴器41一端与所述飞轮轴3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发电机42连接;请参见图3,所述发电机42通过所述电子开关7与所述控制电路6连通形成开锁回路,所述发电机42通过所述蓄电模块8与所述控制电路6连通形成充电回路,所述电子开关7与所述蓄电模块8并联。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电机42为盘式电机。进一步地,所述蓄电模块8包括电容器或蓄电电池,用于存储所述发电机42产生的电流的能量,可以通过电化学方法蓄电,也可以通过静电荷方法蓄电。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6包括整流电路、升压电路和稳压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对所述发电机42产生的电流整流形成第一电压,所述升压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压抬升至第二电压,所述第二电压用于提供所述蓄电模块8的充电电压。所述控制电路6还包括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稳压,由于整流电路、升压电路和稳压电路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具体描述。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把手组件2、飞轮组件3和发电组件4,可利用转动把手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嵌入门扇的锁体、把手组件、飞轮组件、发电组件、控制电路、电子开关以及蓄电模块;/n所述把手组件包括把手、弹性件、主动齿轮以及齿轮轴;所述锁体上贯穿设有穿孔,所述把手呈弯折设置,具有固定端和转动端,所述固定端穿过所述穿孔位于所述锁体内侧,所述转动端位于所述锁体外侧,所述把手可绕所述固定端旋转安装于所述锁体上,所述固定端上转动安装有棘爪,所述弹性件一端固定于所述锁体内侧壁,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端连接,以使所述把手转动后复位;所述主动齿轮的中心孔侧壁由多个棘齿相互连接形成,以使所述主动齿轮内侧壁与可与所述棘爪相配合的棘轮的外侧壁形状相同,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棘爪相配合,以使所述把手正向转动时,所述棘爪与所述主动齿轮干涉而带动所述主动齿轮正向转动,所述把手反向转动时,与所述主动齿轮不干涉,所述齿轮轴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以使所述主动齿轮带动所述齿轮轴旋转;/n所述飞轮组件包括飞轮轴、飞轮以及飞轮离合器;所述飞轮设于所述飞轮轴上,所述飞轮两侧分别设有飞轮轴承,所述飞轮轴与所述齿轮轴同轴且通过所述飞轮离合器连接,所述飞轮组件通过所述飞轮离合器位于吸和状态或断开状态而与所述把手组件连接或分离;/n所述发电组件包括发电机联轴器和发电机,所述发电机联轴器一端与所述飞轮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发电机连接;所述发电机通过所述电子开关与所述控制电路连通形成开锁回路,所述发电机通过所述蓄电模块与所述控制电路连通形成充电回路,所述电子开关与所述蓄电模块并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嵌入门扇的锁体、把手组件、飞轮组件、发电组件、控制电路、电子开关以及蓄电模块;
所述把手组件包括把手、弹性件、主动齿轮以及齿轮轴;所述锁体上贯穿设有穿孔,所述把手呈弯折设置,具有固定端和转动端,所述固定端穿过所述穿孔位于所述锁体内侧,所述转动端位于所述锁体外侧,所述把手可绕所述固定端旋转安装于所述锁体上,所述固定端上转动安装有棘爪,所述弹性件一端固定于所述锁体内侧壁,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端连接,以使所述把手转动后复位;所述主动齿轮的中心孔侧壁由多个棘齿相互连接形成,以使所述主动齿轮内侧壁与可与所述棘爪相配合的棘轮的外侧壁形状相同,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棘爪相配合,以使所述把手正向转动时,所述棘爪与所述主动齿轮干涉而带动所述主动齿轮正向转动,所述把手反向转动时,与所述主动齿轮不干涉,所述齿轮轴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以使所述主动齿轮带动所述齿轮轴旋转;
所述飞轮组件包括飞轮轴、飞轮以及飞轮离合器;所述飞轮设于所述飞轮轴上,所述飞轮两侧分别设有飞轮轴承,所述飞轮轴与所述齿轮轴同轴且通过所述飞轮离合器连接,所述飞轮组件通过所述飞轮离合器位于吸和状态或断开状态而与所述把手组件连接或分离;
所述发电组件包括发电机联轴器和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吴海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