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球形节点的钢结构下的吊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230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装饰吊顶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有球形节点的钢结构下的吊顶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位于空心球下方的抱箍组件,与抱箍组件可拆卸连接的龙骨骨架,以及安装在龙骨骨架下方的装饰面板;抱箍组件包括位于空心球正下方、水平设置的吊装框托,吊装框托通过连接抱箍分别与空心球四周的下弦杆连接固定;龙骨骨架包括承载骨架和位于承载骨架下方的次龙骨,承载骨架为主龙骨和连接龙骨围合而成的网格状框架结构,主龙骨两端分别搭设在相邻的两个吊装框托上并水平向吊装框托内延伸,相邻主龙骨的端部通过连接龙骨连接,次龙骨通过吊装组件与承载骨架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拆卸连接,施工便捷高效,连接可靠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球形节点的钢结构下的吊顶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装饰吊顶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球形节点的钢结构下的吊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吊顶在装饰施工中应用的越来越普遍,不只是家装领域,大型公共场所的室内顶板装修也越来越多的使用吊顶结构,吊顶结构应用的空间跨度越来越大,高度设置高度越来越高。目前以大跨度钢结构桁架为屋盖体系的建筑越来越多,在进行高大空间钢结构下的吊顶施工时,面对结构复杂的大跨度钢结构桁架,传统的吊顶施工方法一般是将室内高大空间需要安装的吊顶龙骨焊接在钢桁架下方,甚至需要在钢梁上打孔,连接节点极多,现场施工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大量的焊接施工会严重污染施工场所的环境,而且焊接质量受操作人员影响较大,施工质量难以控制和保障。当钢结构网架中出现大量球形节点时,在较大的球面上进行焊接难度极大,而且龙骨骨架与球面连接节点的定位精准度差,容易产生安装偏差,而且连接刚度较差,焊接质量直接影响了节点处的连接牢固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拆卸连接,施工难度小,效率高,连接可靠性好的带有球形节点的钢结构下的吊顶安装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钢结构屋盖下的吊顶施工大多为焊接,现场作业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而且施工难度大,效率低,施工质量难以控制;球形节点下的连接刚度差,定位准确度差,极易出现安装偏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带有球形节点的钢结构下的吊顶安装结构,悬挂在钢结构桁架下方,钢结构桁架包括位于节点处的空心球,以及与空心球固定连接的下弦杆,其特征在于:吊顶安装结构包括位于空心球下方的抱箍组件,与抱箍组件可拆卸连接的龙骨骨架,以及安装在龙骨骨架下方的装饰面板;所述抱箍组件包括位于空心球正下方、水平设置的吊装框托,吊装框托通过连接抱箍分别与空心球四周的下弦杆连接固定;所述龙骨骨架包括承载骨架和位于承载骨架下方的次龙骨,承载骨架为主龙骨和连接龙骨围合而成的网格状框架结构,主龙骨两端分别搭设在相邻的两个吊装框托上并水平向吊装框托内延伸,相邻主龙骨的端部通过连接龙骨连接,次龙骨通过吊装组件与承载骨架可拆卸连接。本技术带有球形节点的钢结构下的吊顶安装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吊装框托为方形或圆形的框架结构,为壁厚不小于4mm的钢管围合而成。本技术带有球形节点的钢结构下的吊顶安装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吊装框托通过挂接组件与连接抱箍底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挂接组件包括与连接抱箍固定的L形角座,卡设在吊装框托上的C形卡件,以及连接C形卡件与L形角座的连接螺杆,L形角座的竖向肢板与连接抱箍底部开口处的紧固板贴合设置并通过连接抱箍的锁紧螺栓固定;C形卡件槽口水平设置,卡设在吊装框托上后、两端水平向外延伸,连接螺杆贴合吊装框托的外侧壁依次穿过L形角座的水平肢板和C形卡件的上下肢板后,通过螺栓锁紧固定。本技术带有球形节点的钢结构下的吊顶安装结构,进一步的,所述L形角座上设置有斜向肋板。本技术带有球形节点的钢结构下的吊顶安装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主龙骨伸至吊装框托内的长度不小于吊装框托边长或直径的1/4,主龙骨端部与空心球球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60mm。本技术带有球形节点的钢结构下的吊顶安装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主龙骨通过第一C形抱箍与吊装框托连接固定。本技术带有球形节点的钢结构下的吊顶安装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龙骨通过第二C形抱箍与吊装框托连接固定。本技术带有球形节点的钢结构下的吊顶安装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吊装组件包括围设在主龙骨上的n形抱箍,与n形抱箍连接的L形转向件,设置在次龙骨上的C形固定件,以及连接L形转向件与C形固定件的连接丝杆,n形抱箍开口朝下、两端超出主龙骨下表面设置,L形转向件的竖向肢板贴合n形抱箍一侧壁设置,并通过水平螺栓固定;C形固定件开口水平设置,卡设在次龙骨上后、两端水平向外延伸,连接丝杆贴合次龙骨外壁依次穿过L形转向件的水平肢板和C形固定件的上下肢板后,通过螺栓锁紧固定。本技术带有球形节点的钢结构下的吊顶安装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相邻所述次龙骨之间的距离不大于3.5m。本技术带有球形节点的钢结构下的吊顶安装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无需焊接操作,龙骨骨架以及装饰面板都是可拆卸连接,节点连接可靠、可控性强,龙骨骨架通过抱箍组件与钢结构桁架可拆卸连接,连接节点集中与钢结构桁架中的空心球位置,着力点可靠,通过抱箍与空心球四周的下弦杆连接,然后在空心球下吊设吊装框托,将承载龙骨骨架搭设在吊装框托上,大大简化了龙骨骨架的连接工序,减少了连接节点,避免了焊接对钢结构桁架的损伤,同时降低了施工难度,避开了在空心球表面进行焊接操作所带来的定位准确度差、连接牢固性差、施工操作难度高和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用于直接与装饰面板连接的次龙骨层,是吊装在承载骨架下方,而承载龙骨彼此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性的网格状结构,搭设在空心球下方的吊装框托上,以钢结构桁架为依托,结构体系的整体性强,稳定性好。本技术构件可拆卸连接,单个构件预制而成,现场组装,占地空间小,便于存放和运输,且构件便于拆卸和更换,大大降低了后期维护的成本和难度,拆卸后的大量构件可以重复使用,避免了材料浪费,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带有球形节点的钢结构下的吊顶安装结构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吊顶安装结构的骨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吊顶安装结构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龙骨骨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抱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挂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吊顶安装结构的侧视图;图7为图5中龙骨骨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1-空心球;12-下弦杆;13-腹杆;2-吊装框托;3-连接抱箍;41-L形角座;42-C形卡件;43-连接螺杆;44-斜向肋板;5-主龙骨;51-第一C形抱箍;6-次龙骨;7-连接龙骨;71-第二C形抱箍;81-n形抱箍;82-L形转向件;83-C形固定件;84-连接丝杆;9-装饰面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带有球形节点的钢结构下的吊顶安装结构,悬挂在钢结构桁架下方,钢结构桁架包括位于节点处的空心球11,以及与空心球11固定连接的下弦杆12和腹杆13,下弦杆12穿过空心球11并与空心球11固定连接,腹杆13端部均与空心球11固定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一体制成。如图2和图3所示,吊顶安装结构包括位于空心球11下方的抱箍组件,与抱箍组件可拆卸连接的龙骨骨架,以及悬挂于龙骨骨架下方的装饰面板9。如图4所示,抱箍组件包括位于空心球11正下方、水平设置的吊装框托2,吊装框托2通过连接抱箍3与空心球11四周的下弦杆12连接固定;吊装框托2为方形或圆形的框架结构,为壁厚不小于4mm的钢管围合而成,吊装框托2通过挂接组件与连接抱箍3底部可拆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有球形节点的钢结构下的吊顶安装结构,悬挂在钢结构桁架下方,钢结构桁架包括位于节点处的空心球(11),以及与空心球(11)固定连接的下弦杆(12),其特征在于:吊顶安装结构包括位于空心球(11)下方的抱箍组件,与抱箍组件可拆卸连接的龙骨骨架,以及安装在龙骨骨架下方的装饰面板(9);/n所述抱箍组件包括位于空心球(11)正下方、水平设置的吊装框托(2),吊装框托(2)通过连接抱箍(3)分别与空心球(11)四周的下弦杆(12)连接固定;/n所述龙骨骨架包括承载骨架和位于承载骨架下方的次龙骨(6),承载骨架为主龙骨(5)和连接龙骨(7)围合而成的网格状框架结构,主龙骨(5)两端分别搭设在相邻的两个吊装框托(2)上并水平向吊装框托(2)内延伸,相邻主龙骨(5)的端部通过连接龙骨(7)连接,次龙骨(6)通过吊装组件与承载骨架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有球形节点的钢结构下的吊顶安装结构,悬挂在钢结构桁架下方,钢结构桁架包括位于节点处的空心球(11),以及与空心球(11)固定连接的下弦杆(12),其特征在于:吊顶安装结构包括位于空心球(11)下方的抱箍组件,与抱箍组件可拆卸连接的龙骨骨架,以及安装在龙骨骨架下方的装饰面板(9);
所述抱箍组件包括位于空心球(11)正下方、水平设置的吊装框托(2),吊装框托(2)通过连接抱箍(3)分别与空心球(11)四周的下弦杆(12)连接固定;
所述龙骨骨架包括承载骨架和位于承载骨架下方的次龙骨(6),承载骨架为主龙骨(5)和连接龙骨(7)围合而成的网格状框架结构,主龙骨(5)两端分别搭设在相邻的两个吊装框托(2)上并水平向吊装框托(2)内延伸,相邻主龙骨(5)的端部通过连接龙骨(7)连接,次龙骨(6)通过吊装组件与承载骨架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球形节点的钢结构下的吊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框托(2)为方形或圆形的框架结构,为壁厚不小于4mm的钢管围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球形节点的钢结构下的吊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框托(2)通过挂接组件与连接抱箍(3)底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挂接组件包括与连接抱箍(3)固定的L形角座(41),卡设在吊装框托(2)上的C形卡件(42),以及连接C形卡件(42)与L形角座(41)的连接螺杆(43),L形角座(41)的竖向肢板与连接抱箍(3)底部开口处的紧固板贴合设置并通过连接抱箍(3)的锁紧螺栓固定;C形卡件(42)槽口水平设置,卡设在吊装框托(2)上后、两端水平向外延伸,连接螺杆(43)贴合吊装框托(2)的外侧壁依次穿过L形角座(41)的水平肢板和C形卡件(42)的上下肢板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洁李石辉陈兴石磊闫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