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后浇区用工具式模板的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206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后浇区用工具式模板的固定结构,包括预制混凝土柱和预制混凝土梁,所述预制混凝土柱的柱侧钢筋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梁端钢筋通过钢筋套管连接,所述预制混凝土柱的柱侧钢筋和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梁端钢筋的下方设置有底模通过U型连接件分别与最下层的所述预制混凝土柱的柱侧钢筋和最下层的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梁端钢筋连接,所述U型连接件包括U型连接杆,所述U型连接杆的两个端面中央分别设置有固定螺纹孔,两个所述固定螺纹孔分别配置有固定螺钉。拆模后,只要将暴露的孔用混凝土封堵,即可实现混凝土梁后浇区平整,大大提高了浇筑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后浇区用工具式模板的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的固定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后浇区用工具式模板的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经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具有劳动力用量少、绿色环保等优点。在2018年1月12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17203960473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后浇区用工具式模板,用于在预制混凝土柱与预制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处构建出框架梁后浇区,预制混凝土柱与预制混凝土梁之间预先通过纵筋和箍筋连接,所述工具式模板包括底模、侧模,底模通过U型连接件吊装在处于底部的若干纵筋下方,箍筋的水平两侧各设有一个侧模,两个侧模置于底模上面并通过对拉螺栓相连接,两个侧模与一个底模共同形成顶部敞口、截面呈U型的框架梁后浇区。实际工程中进行框架梁后浇区施工时,需要先固定安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这种传统的模板支撑浇筑后模型部件暴露在外,表面不平整,导致建筑工程质量比较低,不方便在实际建筑施工中的使用。技术内容本技术要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后浇区用工具式模板的固定结构,包括预制混凝土柱(1)和预制混凝土梁(2),所述预制混凝土柱(1)的柱侧钢筋(1-1)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2)的梁端钢筋(2-1)通过钢筋套管(3)连接,所述预制混凝土柱(1)的柱侧钢筋(1-1)和所述预制混凝土梁(2)的梁端钢筋(2-1)分别沿周向固定有箍筋(4),所述预制混凝土柱(1)的柱侧钢筋(1-1)和所述预制混凝土梁(2)的梁端钢筋(2-1)的下方设置有底模(5)通过U型连接件(8)分别与最下层的所述预制混凝土柱(1)的柱侧钢筋(1-1)和最下层的所述预制混凝土梁(2)的梁端钢筋(2-1)连接,所述预制混凝土柱(1)的柱侧钢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后浇区用工具式模板的固定结构,包括预制混凝土柱(1)和预制混凝土梁(2),所述预制混凝土柱(1)的柱侧钢筋(1-1)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2)的梁端钢筋(2-1)通过钢筋套管(3)连接,所述预制混凝土柱(1)的柱侧钢筋(1-1)和所述预制混凝土梁(2)的梁端钢筋(2-1)分别沿周向固定有箍筋(4),所述预制混凝土柱(1)的柱侧钢筋(1-1)和所述预制混凝土梁(2)的梁端钢筋(2-1)的下方设置有底模(5)通过U型连接件(8)分别与最下层的所述预制混凝土柱(1)的柱侧钢筋(1-1)和最下层的所述预制混凝土梁(2)的梁端钢筋(2-1)连接,所述预制混凝土柱(1)的柱侧钢筋(1-1)和所述预制混凝土梁(2)的梁端钢筋(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模(6),两个所述侧模(6)通过对拉螺栓(7)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螺栓(7)活动地套置有支撑隔离套管(7-1),所述U型连接件(8)包括U型连接杆(8-1),所述U型连接杆(8-1)的两个端面中央分别设置有固定螺纹孔(8-2),两个所述固定螺纹孔(8-2)分别配置有固定螺钉(8-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研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城镇规划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