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楼抗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930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楼抗震结构,包括多个楼体,多个所述楼体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接,所述楼体设置有圈梁,所述圈梁与所述楼体内的地板位于同一个高度,多个所述楼体的圈梁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与所述圈梁铰接,所述圈梁至少有一个,所述圈梁有一个或两个或四个或六个;所述圈梁沿着所述楼体的高度方向分布;最靠近的两个所述圈梁构成一对圈梁;两对所述圈梁之间相互远离;最低的所述圈梁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十五米。可以减少地震时高楼的横向震动,大幅提高高楼建筑的抗震性能,大大减小楼体在地震时倒塌的可能性,大大减少人员伤亡的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楼抗震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抗震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高楼抗震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强震数量占全球大陆强震的33%,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地震时建筑结构的倒塌带来将毁灭性伤害,不仅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还会着带来生命危险,并且由此而引发的二次灾害、三次灾害更是人类安全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特别是高楼建筑,越往高处,地震时的晃动越强烈,越容易遭受破坏。现有的高楼建筑缺少配备抗震装置,不能缓冲震动,一旦发生地震则会剧烈晃动,容易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楼抗震结构,可以减少地震时高楼的横向震动,大幅提高高楼建筑的抗震性能,大大减小楼体在地震时倒塌的可能性,大大减少人员伤亡的数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高楼抗震结构包括多个楼体,多个所述楼体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接。所述楼体设置有圈梁。所述圈梁与所述楼体内的地板位于同一个高度。多个所述楼体的圈梁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与所述圈梁铰接。所述圈梁至少有一个。所述圈梁有一个或两个或四个或六个。所述圈梁沿着所述楼体的高度方向分布。最靠近的两个所述圈梁构成一对圈梁。两对所述圈梁之间相互远离。最低的所述圈梁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十五米。所述连接杆分为水平直杆、下水平斜杆、上水平斜杆、角水平斜杆、侧斜杆。所述水平直杆连接两个相正邻的所述楼体。所述水平直杆垂直于两个相正邻的所述楼体相正对的两个侧壁。所述下水平斜杆连接两个相正邻的所述楼体。所述上水平斜杆连接两个相正邻的所述楼体。所述下水平斜杆位于所述水平直杆的下方。所述下水平斜杆的所述水平直杆的下方。所述角水平斜杆连接两个相斜邻的所述楼体。所述侧斜杆倾斜地连接两个相正邻的所述楼体相互靠近的两个圈梁。本技术的高楼抗震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高楼抗震结构包括多个楼体,多个所述楼体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减少地震时高楼的横向震动,大幅提高高楼建筑的抗震性能,大大减小楼体在地震时倒塌的可能性,大大减少人员伤亡的数量。2、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楼体设置有圈梁;所述圈梁与所述楼体内的地板位于同一个高度;多个所述楼体的圈梁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与所述圈梁铰接的技术手段,所以,不但有利于增加楼体的强度,而且,有利于楼体与连接杆的连接。3、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圈梁至少有一个的技术手段,所以,可根据楼层高度灵活设置圈梁。4、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圈梁有一个或两个或四个或六个;所述圈梁沿着所述楼体的高度方向分布;最靠近的两个所述圈梁构成一对圈梁;两对所述圈梁之间相互远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个连接杆的作用);最低的所述圈梁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十五米(有利于交通工具的顺利通行)的技术手段,所以,结构合理,连接稳定。5、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连接杆分为水平直杆、下水平斜杆、上水平斜杆、角水平斜杆、侧斜杆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整体抗震性能。6、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水平直杆连接两个相正邻的所述楼体;所述水平直杆垂直于两个相正邻的所述楼体相正对的两个侧壁;所述下水平斜杆连接两个相正邻的所述楼体;所述上水平斜杆连接两个相正邻的所述楼体;所述下水平斜杆位于所述水平直杆的下方;所述下水平斜杆的所述水平直杆的下方;所述角水平斜杆连接两个相斜邻的所述楼体;所述侧斜杆倾斜地连接两个相正邻的所述楼体相互靠近的两个圈梁的技术手段,所以,连接更牢固,提高了抗震性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高楼抗震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高楼抗震结构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高楼抗震结构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楼抗震结构,包括多个楼体1,多个所述楼体1之间通过连接杆3相连接。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高楼抗震结构包括多个楼体,多个所述楼体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减少地震时高楼的横向震动,大幅提高高楼建筑的抗震性能,大大减小楼体在地震时倒塌的可能性,大大减少人员伤亡的数量。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楼体1设置有圈梁2;所述圈梁2与所述楼体1内的地板位于同一个高度;多个所述楼体1的圈梁2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所述连接杆3的端部与所述圈梁2铰接。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楼体设置有圈梁;所述圈梁与所述楼体内的地板位于同一个高度;多个所述楼体的圈梁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与所述圈梁铰接的技术手段,所以,不但有利于增加楼体的强度,而且,有利于楼体与连接杆的连接。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圈梁2至少有一个。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圈梁至少有一个的技术手段,所以,可根据楼层高度灵活设置圈梁。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圈梁2有一个或两个或四个或六个;所述圈梁2沿着所述楼体1的高度方向分布;最靠近的两个所述圈梁2构成一对圈梁;两对所述圈梁之间相互远离;最低的所述圈梁2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十五米。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圈梁有一个或两个或四个或六个;所述圈梁沿着所述楼体的高度方向分布;最靠近的两个所述圈梁构成一对圈梁;两对所述圈梁之间相互远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个连接杆的作用);最低的所述圈梁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十五米(有利于交通工具的顺利通行)的技术手段,所以,结构合理,连接稳定。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杆3分为水平直杆3-1、下水平斜杆3-2、上水平斜杆3-3、角水平斜杆3-4、侧斜杆3-5。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连接杆分为水平直杆、下水平斜杆、上水平斜杆、角水平斜杆、侧斜杆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整体抗震性能。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水平直杆3-1连接两个相正邻的所述楼体1;所述水平直杆3-1垂直于两个相正邻的所述楼体1相正对的两个侧壁;所述下水平斜杆3-2连接两个相正邻的所述楼体1;所述上水平斜杆3-3连接两个相正邻的所述楼体1;所述下水平斜杆3-2位于所述水平直杆3-1的下方;所述下水平斜杆3-2的所述水平直杆3-1的下方;所述角水平斜杆3-4连接两个相斜邻的所述楼体1;所述侧斜杆3-5倾斜地连接两个相正邻的所述楼体1相互靠近的两个圈梁2。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水平直杆连接两个相正邻的所述楼体;所述水平直杆垂直于两个相正邻的所述楼体相正对的两个侧壁;所述下水平斜杆连接两个相正邻的所述楼体;所述上水平斜杆连接两个相正邻的所述楼体;所述下水平斜杆位于所述水平直杆的下方;所述下水平斜杆的所述水平直杆的下方;所述角水平斜杆连接两个相斜邻的所述楼体;所述侧斜杆倾斜地连接两个相正邻的所述楼体相互靠近的两个圈梁的技术手段,所以,连接更牢固,提高了抗震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楼抗震结构,包括多个楼体(1),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楼体(1)之间通过连接杆(3)相连接;/n所述楼体(1)设置有圈梁(2);/n所述圈梁(2)与所述楼体(1)内的地板位于同一个高度;/n多个所述楼体(1)的圈梁(2)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n所述连接杆(3)的端部与所述圈梁(2)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楼抗震结构,包括多个楼体(1),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楼体(1)之间通过连接杆(3)相连接;
所述楼体(1)设置有圈梁(2);
所述圈梁(2)与所述楼体(1)内的地板位于同一个高度;
多个所述楼体(1)的圈梁(2)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
所述连接杆(3)的端部与所述圈梁(2)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圈梁(2)至少有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楼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圈梁(2)有一个或两个或四个或六个;
所述圈梁(2)沿着所述楼体(1)的高度方向分布;
最靠近的两个所述圈梁(2)构成一对圈梁;
两对所述圈梁之间相互远离;
最低的所述圈梁(2)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十五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雁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城镇规划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