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旭专利>正文

一种可收集雨水的环保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193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收集雨水的环保建筑结构,包括侧墙、房顶、收集箱、储水箱和污物箱,所述房顶的顶部预留有集水口,所述集水口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盖板,所述集水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收集箱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层。该可收集雨水的环保建筑结构,通过在集水口的内部设有过滤盖板,能够将聚集到集水口的雨水中的大体积杂物滤除,通过过滤网能够对雨水中的杂质进一步进行过滤,通过过滤层能够对雨水进行过滤净化,便于人们日常生活使用,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收集雨水的环保建筑结构
本技术涉及环保建筑结构
,具体为一种可收集雨水的环保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地球资源的日益消耗,淡水资源也已经处于极度紧缺的状态,目前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有20个,我国就属于严重缺水的国家,所以水资源的保护与节约刻不容缓,各个国家近年来对于如何节约并更好地利用水资源正进行着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发达国家对于水资源保护的安全性,以保护水资源安全保障和法律制度为基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就开始探索雨水资源化利用。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认识到了雨水的利用价值,采用各种技术、设备和措施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控制和管理。其中,建筑屋面雨水集蓄已经成为雨水收集的重要方式,但是,目前建筑用雨水收集方式通常为使用楼房排水管作为一个单独的排水通道,排水管连接雨水收集池,然后对雨水进一步回收利用,雨水收集池通常建设在野外,随着城市大气污染及地面污染的增多,雨水径流污染愈加严重,因此流入雨水收集池的初期雨水中含有较多的污染物和杂物,不利于雨水的进一步回收利用,回收利用后的雨水再次输送至建筑屋内供人们日常生活使用,增加了雨水回收的成本,因此,需要一种可收集雨水的环保建筑结构,使过滤后的雨水供人们日常生活使用,降低雨水回收的成本,提高雨水回收的便捷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收集雨水的环保建筑结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收集雨水的环保建筑结构,包括侧墙、房顶、收集箱、储水箱和污物箱,所述侧墙的顶部设置有房顶,所述房顶的顶部预留有集水口,所述集水口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盖板,所述集水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收集箱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层,所述收集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污物箱。可选的,所述房顶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水层。可选的,所述过滤盖板的顶部设置有拉环。可选的,所述收集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与侧墙固定安装。可选的,所述侧墙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储水箱和污物箱均设置于支架的顶部。可选的,所述储水箱一侧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顶部设置有阀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收集雨水的环保建筑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可收集雨水的环保建筑结构,通过在集水口的内部设有过滤盖板,能够将聚集到集水口的雨水中的大体积杂物滤除,减轻了后续对雨水的过滤负担。2、该可收集雨水的环保建筑结构,通过在收集箱的内部设有过滤网,能够对雨水中的杂质进一步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杂质通过排污管排放到污物箱内进行收集,达到了设计合理的目的。3、该可收集雨水的环保建筑结构,通过在储水箱的内部设有过滤层,过滤层是由过滤网和活性炭组合而成,能够对雨水进行过滤净化,便于人们日常生活使用,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侧墙;2、房顶;3、收集箱;4、储水箱;5、污物箱;6、集水口;7、过滤盖板;8、收集管;9、过滤网;10、排水管;11、过滤层;12、排污管;13、防水层;14、安装板;15、支架;16、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收集雨水的环保建筑结构,包括侧墙1、房顶2、收集箱3、储水箱4和污物箱5,侧墙1的顶部设置有房顶2,房顶2的顶部预留有集水口6,集水口6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盖板7,过滤盖板7的顶部设置有拉环,集水口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管8,收集管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箱3,收集箱3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9,收集箱3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0,排水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水箱4,储水箱4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层11,储水箱4一侧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16,出水管16的顶部设置有阀门,收集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污管12,排污管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污物箱5,房顶2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水层13,收集箱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4,安装板14通过螺栓与侧墙1固定安装,侧墙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架15,储水箱4和污物箱5均设置于支架15的顶部;为了能够将雨水中的大体积杂物滤除,通过在集水口6的内部设有过滤盖板7,能够将聚集到集水口6的雨水中的大体积杂物滤除,减轻了后续对雨水的过滤负担;为了能够对雨水中的杂质进一步进行过滤,通过在收集箱3的内部设有过滤网9,能够对雨水中的杂质进一步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杂质通过排污管12排放到污物箱5内进行收集;为了能够对雨水进行净化,通过在储水箱4的内部设有过滤层11,过滤层11是由过滤网和活性炭组合而成,能够对雨水进行过滤净化,便于人们日常生活使用,节能环保。综上所述,该可收集雨水的环保建筑结构,在使用时,过滤盖板7能够将聚集到集水口6的雨水中的大体积杂物滤除,减轻了后续对雨水的过滤负担,过滤网9能够对雨水中的杂质进一步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杂质通过排污管12排放到污物箱5内进行收集,过滤层11是由过滤网和活性炭组合而成,能够对雨水进行过滤净化,便于人们日常生活使用,节能环保。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收集雨水的环保建筑结构,包括侧墙(1)、房顶(2)、收集箱(3)、储水箱(4)和污物箱(5),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1)的顶部设置有房顶(2),所述房顶(2)的顶部预留有集水口(6),所述集水口(6)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盖板(7),所述集水口(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管(8),所述收集管(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箱(3),所述收集箱(3)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9),所述收集箱(3)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0),所述排水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水箱(4),所述储水箱(4)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层(11),所述收集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污管(12),所述排污管(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污物箱(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收集雨水的环保建筑结构,包括侧墙(1)、房顶(2)、收集箱(3)、储水箱(4)和污物箱(5),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1)的顶部设置有房顶(2),所述房顶(2)的顶部预留有集水口(6),所述集水口(6)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盖板(7),所述集水口(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管(8),所述收集管(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箱(3),所述收集箱(3)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9),所述收集箱(3)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0),所述排水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水箱(4),所述储水箱(4)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层(11),所述收集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污管(12),所述排污管(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污物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收集雨水的环保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房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旭
申请(专利权)人:杨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