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中水回用智能公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192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式中水回用智能公厕,包括:公厕主体、顶棚、支撑底座及中水回用装置,所述公厕主体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顶棚设置在所述公厕主体上,所述中水回用装置设置在所述公厕主体内,所述公厕主体被分割成女公厕、男公厕,所述女公厕内设有女厕蹲便池及女厕洗手池,所述女厕蹲便池及所述女厕洗手池与所述中水回用装置连接,所述男公厕内设有男厕蹲便池、小便池及男厕洗手池,所述男厕蹲便池、所述小便池及所述男厕洗手池与所述中水回用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的对粪便污水进行处理,回收粪便污水中的水,节省了大量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中水回用智能公厕
本技术涉及公共卫生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可移动式中水回用智能公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缺水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冲厕污水作为生活污水的主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水冲式厕所几乎都是利用清洁水,每次用水6~10L,实际是用98%的水稀释了2%的粪便,换句话说,就是2%的粪便污染了98%的水,导致大量的水资源被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一种可移动式中水回用智能公厕。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式中水回用智能公厕,包括:公厕主体、顶棚、支撑底座及中水回用装置,所述公厕主体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顶棚设置在所述公厕主体上,所述中水回用装置设置在所述公厕主体内,所述公厕主体被分割成女公厕、男公厕及中水回用装置存放间,所述女公厕及所述男公厕分别设置在所述中水回用装置存放间的两侧,所述女公厕内设有女厕蹲便池及女厕洗手池,所述女厕蹲便池及所述女厕洗手池与所述中水回用装置连接,所述男公厕内设有男厕蹲便池、小便池及男厕洗手池,所述男厕蹲便池、所述小便池及所述男厕洗手池与所述中水回用装置连接,所述中水回用装置为所述女公厕及所述男公厕提供水源,回收所述女公厕及所述男公厕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本技术能有效的对粪便污水进行处理,回收粪便污水中的水,节省了大量水资源。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一种可移动式中水回用智能公厕的主视示意图;图2所示为一种可移动式中水回用智能公厕的截面示意图;图3所示为一种可移动式中水回用智能公厕的水回用的装置连接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2中中水回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请参考图1至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移动式中水回用智能公厕的示意图。该可移动式中水回用智能公厕包含:公厕主体1、顶棚2、支撑底座3及中水回用装置4,所述公厕主体1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3上,所述顶棚2设置在所述公厕主体1上,所述中水回用装置4设置在所述公厕主体1内。所述公厕主体1被分割成女公厕11、男公厕12及中水回用装置存放间13,所述女公厕11及所述男公厕12分别设置在所述中水回用装置存放间13的两侧。所述中水回用装置4设置在所述中水回用装置存放间13内。所述女公厕11内设有女厕蹲便池111及女厕洗手池112,所述女厕蹲便池111及所述女厕洗手池112与所述中水回用装置4连接。所述男公厕12内设有男厕蹲便池121、小便池122及男厕洗手池123,所述男厕蹲便池121、所述小便池122及所述男厕洗手池123与所述中水回用装置4连接。所述中水回用装置4为所述女公厕11及所述男公厕12提供水源,回收所述女公厕11及所述男公厕12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所述支撑底座3包括载板31、若干车轮32及若干液压伸缩杆33,所述公厕主体1设置在所述载板31上,若干所述车轮32及若干所述液压伸缩杆33设置在所述载板31远离所述公厕主体1的面上。所述液压伸缩杆33的固定端与所述载板31固定,所述液压伸缩杆33的活动端朝向底面,当所述液压伸缩杆33的活动端伸长到最大状态时,所述液压伸缩杆33将可移动式中水回用智能公厕撑起,所述车轮32与地面脱离接触;当所述液压伸缩杆33的活动端收缩到最小状态时,所述车轮32与地面接触。所述中水回用装置4包括水箱41、化粪池42、调节池43、微生物处理装置44、紫外线消毒装置45及曝气装置46,所述水箱41的出水口与所述女厕蹲便池111、所述女厕洗手池112、所述男厕蹲便池121、所述小便池122及所述男厕洗手池123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化粪池42的进液口与所述女厕洗手池112、所述男厕蹲便池121、所述小便池122及所述男厕洗手池123的排液口连接,所述调节池43的进液口与所述化粪池42的出液口连接,所述调节池43的出液口与所述微生物处理装置44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微生物处理装置44的出液口与所述紫外线消毒装置45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紫外线消毒装置45的出水口与所述水箱41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曝气装置46的出风口伸入所述调节池43及所述微生物处理装置44内。所述水箱41用于储存并提供符合回用标准的回用水,所述化粪池42用于过滤沉淀粪便,所述调节池43用于对粪便上清液添加试剂,所述微生物处理装置44用于对添加试剂的粪便上清液进行生物处理及过滤形成回用水,所述紫外线消毒装置45用于对回用水进行消毒并送回所述水箱41内进行储存,所述曝气装置46的出气口伸入所述调节池43及所述微生物处理装置44内,对所述调节池43及所述微生物处理装置44内鼓入空气。所述化粪池42包括外壳体421、第一隔板422及第二隔板423,所述外壳体421呈圆筒状,所述第一隔板422、所述第二隔板423呈圆筒状,所述第一隔板422、所述第二隔板423设置在所述外壳体421内,所述第一隔板422、所述第二隔板423与所述外壳体421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隔板423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422与所述外壳体421之间。所述第一隔板422内部形成的筒状区域为第一化粪区域424,所述第一隔板422与所述第二隔板423之间的环状区域为第二化粪区域425,所述第二隔板423与所述外壳体421之间的环状区域为第三化粪区域426。所述第一隔板422顶部设有第一通孔427,使所述第一化粪区域424与所述第二化粪区域425导通;所述第二隔板423顶部设有第二通孔428,使所述第二化粪区域425与所述第三化粪区域426导通;所述外壳体421上设有第三通孔429,使所述第三化粪区域426与所述调节池43连接导通。粪便污水先流入所述第一化粪区域424进行沉淀,清液再流入第二化粪区域425进行沉淀,沉淀后的清液再流入第三化粪区域426进行沉淀;最终流入所述调节池43内。所述调节池43包括调节池壳体431及加药装置432,所述调节池壳体431上设有与所述化粪池42连接导通的调节池进料口及与所述微生物处理装置44连接导通的调节池出料口。所述加药装置432的药物出口伸入所述调节池壳体431内部。所述微生物处理装置44包括处理装置壳体441、第一MBR膜442、第二MBR膜443,所述处理装置壳体441呈圆筒状,所述第一MBR膜442、所述第二MBR膜443设置在所述处理装置壳体441内,所述第一MBR膜442、所述第二MBR膜443呈圆筒状,所述第二MBR膜443设置在所述第一MBR膜442内部,所述处理装置壳体441上设有与所述调节池43连接导通的处理装置进料口,所述第一MBR膜442与所述处理装置壳体441之间区域及所述第二MBR膜443与所述第一MBR膜442之间区域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式中水回用智能公厕,其特征在于,包括:公厕主体、顶棚、支撑底座及中水回用装置,所述公厕主体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顶棚设置在所述公厕主体上,所述中水回用装置设置在所述公厕主体内,所述公厕主体被分割成女公厕、男公厕及中水回用装置存放间,所述女公厕及所述男公厕分别设置在所述中水回用装置存放间的两侧,所述女公厕内设有女厕蹲便池及女厕洗手池,所述女厕蹲便池及所述女厕洗手池与所述中水回用装置连接,所述男公厕内设有男厕蹲便池、小便池及男厕洗手池,所述男厕蹲便池、所述小便池及所述男厕洗手池与所述中水回用装置连接,所述中水回用装置为所述女公厕及所述男公厕提供水源,回收所述女公厕及所述男公厕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中水回用智能公厕,其特征在于,包括:公厕主体、顶棚、支撑底座及中水回用装置,所述公厕主体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顶棚设置在所述公厕主体上,所述中水回用装置设置在所述公厕主体内,所述公厕主体被分割成女公厕、男公厕及中水回用装置存放间,所述女公厕及所述男公厕分别设置在所述中水回用装置存放间的两侧,所述女公厕内设有女厕蹲便池及女厕洗手池,所述女厕蹲便池及所述女厕洗手池与所述中水回用装置连接,所述男公厕内设有男厕蹲便池、小便池及男厕洗手池,所述男厕蹲便池、所述小便池及所述男厕洗手池与所述中水回用装置连接,所述中水回用装置为所述女公厕及所述男公厕提供水源,回收所述女公厕及所述男公厕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中水回用智能公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水回用装置包括水箱、化粪池、调节池、微生物处理装置、紫外线消毒装置及曝气装置,所述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女厕蹲便池、所述女厕洗手池、所述男厕蹲便池、所述小便池及所述男厕洗手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化粪池的进液口与所述女厕洗手池、所述男厕蹲便池、所述小便池及所述男厕洗手池的排液口连接,所述调节池的进液口与所述化粪池的出液口连接,所述调节池的出液口与所述微生物处理装置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微生物处理装置的出液口与所述紫外线消毒装置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紫外线消毒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曝气装置的出风口伸入所述调节池及所述微生物处理装置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式中水回用智能公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粪池包括外壳体、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所述外壳体呈圆筒状,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呈圆筒状,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外壳体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外壳体之间,所述第一隔板内部形成的筒状区域为第一化粪区域,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的环状区域为第二化粪区域,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外壳体之间的环状区域为第三化粪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式中水回用智能公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德川湖北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