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辊刷扫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162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0:50
一种双辊刷扫地车,外壳下端面四周均设置挡板,外壳两侧的前端下部对称设置一对定位槽,外壳一侧中部设置电机,外壳后端设置推杆,外壳内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小辊刷、大辊刷,大辊刷的转轴一端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对应连接,电机带动大辊刷转动,小辊刷的转轴两端对应位于一对定位槽内,大辊刷与小辊刷的外周均匀分布扫把条,小辊刷上的扫把条的前端与大辊刷的外周接触,大辊刷通过扫把条带动小辊刷转动,外壳后端内设置簸箕,簸箕外表面上端设置把手,外壳的四角设置两对车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辊刷清扫的方式,能够对较大、较厚的杂物进行清扫,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辊刷扫地车
本技术涉及道路清洁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辊刷扫地车。
技术介绍
目前的扫地机包括适用于家庭使用的小型扫地机器人,也有适用于城市道路使用的市政大型扫地机大型扫地机是将扫地、吸尘相结合的一体化垃圾清扫车,具有工作效率高,清洁成本低,安全性能高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城市道路、厂区道路和厂房内部的清扫工作,但目前的大型扫地机都是采用单辊刷的方式进行清扫,单辊刷的扫地机只能对较小、较薄的杂物进行清扫,城市道路经常会有较大的杂物或堆有较厚的落叶,这时就需要清洁工人手动清扫,使用十分不便,工作效率低;怎样使扫地机能够对较大、较厚的杂物进行清扫,提高工作效率,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出一种双辊刷扫地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辊刷扫地车,采用双辊刷清扫的方式,能够对较大、较厚的杂物进行清扫,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辊刷扫地车,是由:外壳、挡板、推杆、电机、把手、大辊刷、定位槽、小辊刷、扫把条、簸箕、车轮构成;外壳下端面四周均设置挡板,外壳两侧的前端下部对称设置一对定位槽,外壳一侧中部设置电机,外壳后端设置推杆,外壳内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小辊刷、大辊刷,大辊刷的转轴一端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对应连接,电机带动大辊刷转动,小辊刷的转轴两端对应位于一对定位槽内,大辊刷与小辊刷的外周均匀分布扫把条,小辊刷上的扫把条的前端与大辊刷的外周接触,大辊刷通过扫把条带动小辊刷转动,外壳后端内设置簸箕,簸箕外表面上端设置把手,外壳的四角设置两对车轮。所述的小辊刷上的扫把条采用硬塑料材质,大辊刷上的扫把条采用软塑料材质。所述的外壳为下端与后端敞开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的挡板的采用橡胶材质,位于外壳前端的挡板的高度低于剩余的挡板的高度,位于外壳前端的挡板采用软橡胶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操作人员推动扫地车,电机带动大辊刷顺时针转动,大辊刷带动小辊刷逆时针转动,小辊刷将前方的杂物拨向大辊刷,杂物在小辊刷与大辊刷之间受到两个辊刷反方向力的作用向上移动,被大辊刷抛掷簸箕内;本技术采用双辊刷清扫的方式,能够对较大、较厚的杂物进行清扫,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操作方便、使用安全,适用于各种扫地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1、2、3中:外壳1、挡板2、推杆3、电机4、把手5、大辊刷6、定位槽7、小辊刷8、扫把条9、簸箕10、车轮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外壳1下端面四周均设置挡板2,外壳1两侧的前端下部对称设置一对定位槽7,外壳1一侧中部设置电机4,外壳1后端设置推杆3,外壳1内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小辊刷8、大辊刷6,大辊刷6的转轴一端与电机4的动力输出端对应连接,电机4带动大辊刷6转动,小辊刷8的转轴两端对应位于一对定位槽7内,大辊刷6与小辊刷8的外周均匀分布扫把条9,小辊刷8上的扫把条9的前端与大辊刷6的外周接触,大辊刷6通过扫把条9带动小辊刷8转动,外壳1后端内设置簸箕10,簸箕10外表面上端设置把手5,外壳1的四角设置两对车轮11。所述的小辊刷8上的扫把条9采用硬塑料材质,大辊刷6上的扫把条9采用软塑料材质。所述的外壳1为下端与后端敞开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的挡板2的采用橡胶材质,位于外壳1前端的挡板2的高度低于剩余的挡板2的高度,位于外壳1前端的挡板2采用软橡胶材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辊刷扫地车,是由:外壳(1)、挡板(2)、推杆(3)、电机(4)、把手(5)、大辊刷(6)、定位槽(7)、小辊刷(8)、扫把条(9)、簸箕(10)、车轮(11)构成;其特征在于:外壳(1)下端面四周均设置挡板(2),外壳(1)两侧的前端下部对称设置一对定位槽(7),外壳(1)一侧中部设置电机(4),外壳(1)后端设置推杆(3),外壳(1)内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小辊刷(8)、大辊刷(6),大辊刷(6)的转轴一端与电机(4)的动力输出端对应连接,电机(4)带动大辊刷(6)转动,小辊刷(8)的转轴两端对应位于一对定位槽(7)内,大辊刷(6)与小辊刷(8)的外周均匀分布扫把条(9),小辊刷(8)上的扫把条(9)的前端与大辊刷(6)的外周接触,大辊刷(6)通过扫把条(9)带动小辊刷(8)转动,外壳(1)后端内设置簸箕(10),簸箕(10)外表面上端设置把手(5),外壳(1)的四角设置两对车轮(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辊刷扫地车,是由:外壳(1)、挡板(2)、推杆(3)、电机(4)、把手(5)、大辊刷(6)、定位槽(7)、小辊刷(8)、扫把条(9)、簸箕(10)、车轮(11)构成;其特征在于:外壳(1)下端面四周均设置挡板(2),外壳(1)两侧的前端下部对称设置一对定位槽(7),外壳(1)一侧中部设置电机(4),外壳(1)后端设置推杆(3),外壳(1)内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小辊刷(8)、大辊刷(6),大辊刷(6)的转轴一端与电机(4)的动力输出端对应连接,电机(4)带动大辊刷(6)转动,小辊刷(8)的转轴两端对应位于一对定位槽(7)内,大辊刷(6)与小辊刷(8)的外周均匀分布扫把条(9),小辊刷(8)上的扫把条(9)的前端与大辊刷(6)的外周接触,大辊刷(6)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龙记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余庆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