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微热管阵列的蓄热干燥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127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微热管阵列的蓄热干燥室,由集热器、蓄热器、散热管、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液体泵和墙体组成;墙体上有门、通风管道和出湿口,墙体外安装集热器,墙体内安装蓄热器;蓄热器通过第一隔板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集热器左侧通过第一管道与蓄热器下腔体连接,集热器右侧通过第三管道和第二管道和蓄热器下腔体连接,第二管道上有液体泵;第一隔板上有微热管阵列,上腔体右侧与散热管连接,散热管下端有支撑杆;第二腔体内安装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的长度小于集热器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集热器采集太阳能为蓄热器提供热量,蓄热器的散热管同时也是晾衣架,可以有效对衣物进行干燥,节省干燥衣物的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微热管阵列的蓄热干燥室
本技术涉及干燥室,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微热管阵列的蓄热干燥室。
技术介绍
酒店、医院等场所每日需要清洗大量的床单衣物等物品,自然风干速度较慢,远远不能满足日常需要,因此这些场所往往使用电加热的方法来满足干燥物品的需求,这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不利于节能环保的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采用微热管的蓄热干燥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微热管阵列的蓄热干燥室,由集热器、蓄热器、散热管、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液体泵和墙体组成;墙体上有门、通风管道和出湿口,墙体外安装集热器,墙体内安装蓄热器;蓄热器通过第一隔板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集热器左侧通过第一管道与蓄热器下腔体连接,集热器右侧通过第三管道和第二管道和蓄热器下腔体连接,第二管道上有液体泵;第一隔板上有微热管阵列,上腔体右侧与散热管连接,散热管下端有支撑杆;第二腔体内安装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的长度小于集热器的长度,第一管道在第二隔板上方,第二管道在第二隔板下方。进一步的,所述微热管阵列为直线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微热管阵列的蓄热干燥室,其特征是,由集热器(9)、蓄热器(11)、散热管(12)、第一管道(13)、第二管道(15)、第三管道(16)、液体泵(14)和墙体(10)组成;墙体(10)上有门(22)、通风管道(23)和出湿口(21),墙体(10)外安装集热器(9),墙体(10)内安装蓄热器(11);蓄热器(11)通过第一隔板(17)分为上腔体(1101)和下腔体(1102),集热器(9)左侧通过第一管道(13)与蓄热器(11)下腔体(1102)连接,集热器(9)右侧通过第三管道(16)和第二管道(15)和蓄热器(11)下腔体(1102)连接,第二管道(15)上有液体泵(14);第一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微热管阵列的蓄热干燥室,其特征是,由集热器(9)、蓄热器(11)、散热管(12)、第一管道(13)、第二管道(15)、第三管道(16)、液体泵(14)和墙体(10)组成;墙体(10)上有门(22)、通风管道(23)和出湿口(21),墙体(10)外安装集热器(9),墙体(10)内安装蓄热器(11);蓄热器(11)通过第一隔板(17)分为上腔体(1101)和下腔体(1102),集热器(9)左侧通过第一管道(13)与蓄热器(11)下腔体(1102)连接,集热器(9)右侧通过第三管道(16)和第二管道(15)和蓄热器(11)下腔体(1102)连接,第二管道(15)上有液体泵(14);第一隔板(17)上有微热管阵列(19),上腔体(1101)右侧与散热管(12)连接,散热管(12)下端有支撑杆(1201);第二腔体内安装有第二隔板(18),第二隔板(18)的长度小于集热器(9)的长度,第一管道(13)在第二隔板(18)上方,第二管道(15)在第二隔板(18)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节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