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印染机用染色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5123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印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纺织印染机用染色控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轴,所述万向轴的顶部焊接有染色桶,所述染色桶为漏斗状设计,所述染色桶内腔的底部焊接有扰流片,所述扰流片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染色桶的表面焊接有齿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箱体、万向轴、染色桶、扰流片、齿盘、齿轮、第一电机、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主动链轮、从动链轮、滑轴、摆杆和框架的设置,达到了混合效果好和加温均匀的优点,同时解决了现有的染色控制装置混合效果度差,而且布料加湿不均匀,因此颜色难以进行控制,从而造成了布料染色的不均匀性,并且不同时间段印染的布料会产生色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印染机用染色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印染设备
,具体为一种纺织印染机用染色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居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的原始部落,能把毛线染成黄、红、褐、蓝等色,织出带有色彩条纹的毛布,商周时期,染色技术不断提高,宫廷手工作坊中设有专职的官吏“染人”来“掌染草”,管理染色生产,染出的颜色也不断增加,到汉代,染色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布料印染的过程中,染色把控的变量主要存在于染料的混合程度以及布料加湿程度的把控,现有的染色控制装置混合效果度差,而且布料加湿不均匀,因此颜色难以进行控制,从而造成了布料染色的不均匀性,并且不同时间段印染的布料会产生色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纺织印染机用染色控制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印染机用染色控制装置,具备混合效果好和加温均匀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染色控制装置混合效果度差,而且布料加湿不均匀,因此颜色难以进行控制,从而造成了布料染色的不均匀性,并且不同时间段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印染机用染色控制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轴(2),所述万向轴(2)的顶部焊接有染色桶(3),所述染色桶(3)为漏斗状设计,所述染色桶(3)内腔的底部焊接有扰流片(4),所述扰流片(4)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染色桶(3)的表面焊接有齿盘(5),所述齿盘(5)的左侧啮合有齿轮(6),所述箱体(1)内腔的底部且位于万向轴(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与齿轮(6)的底部焊接,所述箱体(1)的右侧分别焊接有第一固定板(8)和第二固定板(9),所述第一固定板(8)位于第二固定板(9)的下方,所述第一固定板(8)和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印染机用染色控制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轴(2),所述万向轴(2)的顶部焊接有染色桶(3),所述染色桶(3)为漏斗状设计,所述染色桶(3)内腔的底部焊接有扰流片(4),所述扰流片(4)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染色桶(3)的表面焊接有齿盘(5),所述齿盘(5)的左侧啮合有齿轮(6),所述箱体(1)内腔的底部且位于万向轴(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与齿轮(6)的底部焊接,所述箱体(1)的右侧分别焊接有第一固定板(8)和第二固定板(9),所述第一固定板(8)位于第二固定板(9)的下方,所述第一固定板(8)和第二固定板(9)的正面分别轴承支撑有主动链轮(10)和从动链轮(11),所述主动链轮(10)与从动链轮(11)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且链条的正面栓接有滑轴(12),所述滑轴(1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摆杆(13),所述摆杆(13)的左端贯穿箱体(1)并延伸至箱体(1)的内腔焊接有框架(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印染机用染色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右侧且位于第一固定板(8)的背面栓接有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电机(15)的输出轴贯穿第一固定板(8)并延伸至第一固定板(8)的外部与主动链轮(10)背面的轴心处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印染机用染色控制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中华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泓钰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