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型喷水织机的吸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5106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型喷水织机的吸水装置,包括安装仓,所述安装仓内底端的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转动管,所述安装仓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电动升降杆,且电动升降杆位于两组第二转动管之间,所述电动升降杆的顶部安装有托板,所述托板的顶部设置有平面加热板,所述安装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位于托板的正上方,所述安装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板调节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柱、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滚轮、连接杆、活动块、转轴、转动块、弹簧、滑块和滑槽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只需通过手动就可以完成对第二导向辊高度的调节,十分的方便,不需要使用电器,降低了生产成本,便于该高效型喷水织机的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型喷水织机的吸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喷水织机
,具体为一种高效型喷水织机的吸水装置。
技术介绍
喷水引纬对纬纱的摩擦牵引力比喷气引纬大,扩散性小,适应表面光滑的合成纤维、玻璃纤维等长丝引纬,同时可以增加合纤的导电性能,有效地克服织造中的静电,此外喷射纬纱消耗的能量较少,噪音最低,在喷水织机中吸水装置是较为重要的一组结构。当前喷水织机的吸水装置多数是直接通过电器实现对挤压导向辊进行高度调节,增加了装置电路连接,提高了制造成本,不利于该喷水织机的推广,且当前喷水织机的吸水装置往往是直接通过一组相互挤压的导向辊对潮湿布料进行挤压除水,无法有效的将布料除湿完全,且布料的除湿效率也相对较差,影响了整个布料加工的效率,当前部分喷水织机虽然拥有对布料进行烘干的结构,但是都是直接将带有水气的热空气排到外界,无法有效的对其进行合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型喷水织机的吸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型喷水织机的吸水装置,包括安装仓,所述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型喷水织机的吸水装置,包括安装仓(8),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仓(8)内底端的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转动管(11),所述安装仓(8)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电动升降杆(12),且电动升降杆(12)位于两组第二转动管(11)之间,所述电动升降杆(12)的顶部安装有托板(13),所述托板(13)的顶部设置有平面加热板(14),所述安装仓(8)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9),且安装板(9)位于托板(13)的正上方,所述安装板(9)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板调节结构,所述安装板(9)底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与第二转动管(11)相互配合的第一转动管(10),且第一转动管(10)和第二转动管(11)的内部皆设置有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型喷水织机的吸水装置,包括安装仓(8),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仓(8)内底端的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转动管(11),所述安装仓(8)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电动升降杆(12),且电动升降杆(12)位于两组第二转动管(11)之间,所述电动升降杆(12)的顶部安装有托板(13),所述托板(13)的顶部设置有平面加热板(14),所述安装仓(8)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9),且安装板(9)位于托板(13)的正上方,所述安装板(9)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板调节结构,所述安装板(9)底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与第二转动管(11)相互配合的第一转动管(10),且第一转动管(10)和第二转动管(11)的内部皆设置有环形电加热管(30),所述安装仓(8)内部远离电动升降杆(12)一侧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安装柱(15),所述安装柱(15)相互靠近一端的底部共同设置有第一导向辊(16),所述安装柱(15)相互靠近一端的顶部共同设置有第二导向辊(19),所述安装柱(15)相互靠近一端的顶部对称设置有滑槽(29),且滑槽(29)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弹簧(27),所述弹簧(27)的顶部设置有滑块(28),所述第二导向辊(19)两端的转轴分别与相邻一组的滑块(28)活动连接,所述安装仓(8)内两端顶部靠近安装柱(15)的一侧设置有导向辊调节机构,所述安装仓(8)顶部靠近安装柱(15)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抽气装置,所述安装仓(8)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控制面板(26),所述控制面板(26)通过导线分别于抽气泵(1)、电动升降杆(12)、平面加热板(14)和环形电加热管(30)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型喷水织机的吸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辊调节机构包括滚轮(20)、连接杆(21)、活动块(22)、转轴(23)和转动块(25),所述安装仓(8)内两侧顶部靠近安装柱(15)的一端设置有转轴(23),且转轴(23)靠近控制面板(26)的一端穿过安装仓(8)安装有转动块(25),所述转轴(23)外侧的两端对称螺纹设置有活动块(22),所述活动块(22)的底部铰接有连接杆(21),且两组连接杆(21)的底端共同设置有滚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希双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万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