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池系统与配电总线的连接
本专利技术大体涉及电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在连接到配电总线时监视电池单元并控制其放电的系统。
技术介绍
本节旨在介绍本领域的各个方面,这些方面可以与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相关联。本讨论被认为有助于提供一个框架,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特定方面。因此,应当理解,本节应当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而不一定作为现有技术的承认。现代信息技术和电信系统包含在多种配电总线电压下操作的配电总线。例如,计算机服务器通常将12伏(“V”)分配给该服务器内部子系统,诸如存储器、处理器、存储、冷却风扇和I/O(配电总线将电源电压提供给的此类内部子系统在此称为“负载电路”,或简单地称为“负载”)。有线电信系统使用48V配电,无线电信和蜂窝基站系统通常使用24V。所有上述系统共享几个共同的特性:在正常运行时,这些配电总线可以承载数十安培甚至数百安培的电流,并且通常要求对这些总线上的电压进行调节,以确保总线上的最大电压偏移限制在高于或低于所需标称值的固定值。调节的配电总线将具有应用于其标称值的指定电压公差。例如,公差为正负10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经由配电总线向负载供电的电源单元的备份系统,所述系统包括:/n电源;/n在所述电源的输出端子和所述配电总线之间串联连接的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n与所述第二晶体管并联耦合的第一二极管;以及/n电路,被配置成选择性地导通和断开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以使得所述电源能够经由所述配电总线为所述负载供电,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电源单元已经历故障的信号而保持所述第二晶体管断开的同时导通所述第一晶体管。/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经由配电总线向负载供电的电源单元的备份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电源;
在所述电源的输出端子和所述配电总线之间串联连接的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
与所述第二晶体管并联耦合的第一二极管;以及
电路,被配置成选择性地导通和断开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以使得所述电源能够经由所述配电总线为所述负载供电,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电源单元已经历故障的信号而保持所述第二晶体管断开的同时导通所述第一晶体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极管作为寄生体二极管耦合到所述第二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导通导致经由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所述寄生体二极管的从所述电源供应到所述配电总线的第一电压的耦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在从所述电源单元供应的第二电压下降到低于从所述电源供应的所述第一电压减去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向电压时,导通所述第二晶体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响应于在所述电源单元经历所述故障之后已经恢复从所述电源单元到所述配电总线的足够电压的信号而断开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响应于检测到从所述电源流出的非零电流而导通所述第二晶体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耦合到所述电源的电流传感器,其中所述电流传感器被配置成向所述电路发送已经检测到流出所述电源的非零电流的数据信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是包括一个或多个串联单元的电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耦合在所述电池和电池充电器之间的第三晶体管,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导通所述第三晶体管以用所述电池充电器给所述电池充电。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响应于检测到流入所述电池中的充电电流而断开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电源单元经历的所述故障是所述电源单元未接收到AC线路输入电压的结果。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
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串联耦合的第三晶体管;以及
与所述第三晶体管并联耦合的第二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作为第一寄生体二极管耦合到所述第二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二二极管作为第二寄生体二极管耦合到所述第三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导通导致经由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提科豪斯基,R·L·迈尔斯,J·P·诺瓦克,
申请(专利权)人:锂泰克实验室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