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及导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025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0:10
连接器具备机器侧连接器(70)和电线侧连接器(20),机器侧连接器(70)安装于具有箱体(90)的机器,在电线侧连接器(20)安装保护电线(10)的保护管(11)。在电线侧连接器(20)的内部形成有贯穿孔(27)。在机器侧连接器(70)的内部形成有贯穿孔(78)。在使电线侧连接器(20)和机器侧连接器(70)正规嵌合时,在电线侧连接器(20)及机器侧连接器(70)的内部形成通气路(60),通气路(60)通过贯穿孔(27)及贯穿孔(78)使机器的箱体(90)的内部空间(S2)和保护管(11)的内部空间(S1)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连接器及导电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及导电电路。
技术介绍
以往,电线由保护管覆盖,以保护电线使其免遭水的侵入或者粉尘等。电线以各种方式布线,因此保护管构成为结构不同的多种管的连结体。例如,保护管具备对电线的中间部进行保护的管、和对管与连接器之间的部分进行保护的橡胶制的防水盖。保护管在电线中将一端的连接器与另一端的连接器之间的部分密封。因此,有时保护管内部的压力由于保护管内的温度变化导致的气压变化等而上升。为了抑制这样的保护管内部的压力上升,在防水盖设置有通气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通过该通气部,能够使空气在保护管的内外之间流通。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4114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将通气部设置于防水盖的情况下,有可能通气部被在车辆行驶中飞扬的飞翔物堵塞,从而保护管内部的压力上升。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抑制保护管内部的压力上升的连接器及导电电路。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解决上述课题的连接器具备机器侧连接器和电线侧连接器,所述机器侧连接器安装于机器,保护电线的保护管被安装到所述电线侧连接器,在所述电线侧连接器的内部形成有第1贯穿孔,在所述机器侧连接器的内部形成有第2贯穿孔,在使所述电线侧连接器和所述机器侧连接器正规嵌合时,在所述电线侧连接器及所述机器侧连接器的内部形成通气路,所述通气路通过所述第1贯穿孔及所述第2贯穿孔使所述机器的内部空间和所述保护管的内部空间连通。根据该构成,在使电线侧连接器和机器侧连接器正规嵌合时,在电线侧连接器及机器侧连接器的内部形成通气路,所述通气路通过设置于电线侧连接器的第1贯穿孔和设置于机器侧连接器的第2贯穿孔使机器的内部空间和保护管的内部空间连通。因此,在保护管内部的温度上升的情况下,通过使保护管内部的空气向机器的内部空间释放,能够抑制保护管内部的压力上升。另外,因为通气路形成于电线侧连接器及机器侧连接器的内部,所以能够抑制通气路被移动中的飞翔物、大气中的粉尘等堵塞。因此,能够抑制保护管内部的压力上升。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及导电电路,能够抑制保护管内部的压力上升。附图说明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导电电路的示意构成图。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线侧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线侧连接器的立体图。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机器侧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线侧连接器及机器侧连接器的剖视图。图6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线侧连接器及机器侧连接器的剖视图。图7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线侧连接器及机器侧连接器的剖视图。图8是第2实施方式的电线侧连接器及机器侧连接器的剖视图。图9(a)、图9(b)是变形例的电线侧连接器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各实施方式。另外,在附图中,说明便利起见,有时将构成的一部分放大或者简化示出。另外,在附图中,关于各部分的尺寸比率也有时与实际不同。(第1实施方式)以下,按照图1~图7说明第1实施方式。图1所示的导电电路1将两个或者三个以上电气机器(机器)电连接。导电电路1具有线束2和与线束2的两端部连接的一对机器侧连接器70。导电电路1例如将设置于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等车辆的前部的逆变器4和设置于比逆变器4靠车辆后方的高压电池5电连接。导电电路1例如以在车辆的地板下通过的方式布线。逆变器4与成为车辆行驶的动力源的驱动车辆用的电动机(省略图示)连接。逆变器4由高压电池5的直流电生成交流电,并将该交流电向电动机供给。高压电池5例如是能够供给数百伏特的电压的电池。线束2具有多条(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条)电线10、安装于电线10的两端部的一对电线侧连接器20、以及将多条电线10一并包围的保护管11。一方电线侧连接器20与安装于逆变器4的机器侧连接器70连接,另一方电线侧连接器20与安装于高压电池5的机器侧连接器70连接。作为保护管11,例如能够使用金属制、树脂制的管、由树脂等构成且具有可挠性的波纹管、橡胶制的防水盖、或者将这些组合使用。保护管11例如保护收纳于内部的电线10使其免遭飞翔物、液体。各机器侧连接器70固定于逆变器4及高压电池5等机器具有的箱体90。在各电线侧连接器20安装有保护管11。各电线侧连接器20与各机器侧连接器70嵌合,并与各机器侧连接器70电连接。而且,各电线侧连接器20以与机器侧连接器70电连接的状态固定于箱体90。在这些电线侧连接器20及机器侧连接器70的内部形成有通气路60,在电线侧连接器20和机器侧连接器70正规嵌合时,通气路60使保护管11的内部空间S1和箱体90的内部空间S2连通。另外,箱体90例如由金属构成。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将电线侧连接器20与固定于箱体90的机器侧连接器70嵌合的方向定义为前方进行说明。接着,按照图2对电线10的结构进行说明。各电线10具有:具有导电性的芯线;和合成树脂制的绝缘包覆层,其将芯线的外周包覆。各电线10例如是能够与高电压、大电流对应的高压电线。另外,各电线10例如是自身不具有屏蔽结构的非屏蔽电线。在各电线10的端部外插有橡胶栓12。橡胶栓12例如外插于位于各电线10的端部的绝缘包覆层。另外,各电线10的末端经由阴型端子零件21与电线侧连接器20连接。接着,对电线侧连接器20的结构进行说明。电线侧连接器20具有阴型端子零件21、电线侧连接器壳体22、外嵌于电线侧连接器壳体22的外周面的橡胶环23、以及屏蔽壳24。阴型端子零件21与各电线10的末端部连接。阴型端子零件21例如形成为大致圆筒状。阴型端子零件21具备筒状连接部21A和设置于筒状连接部21A的后方的筒21B。筒21B通过敛紧压接于电线10的芯线,从而将阴型端子零件21和电线10电连接。电线侧连接器壳体22形成为大致长圆形或者大致椭圆形的筒状。电线侧连接器壳体22例如由合成树脂构成。电线侧连接器壳体22具备多个筒状收纳部25、筒部26以及贯穿孔27,贯穿孔27是筒部26的内部的空腔。多个筒状收纳部25例如以将筒部26从两侧夹持的方式配置。多个筒状收纳部25和筒部26例如成形为一体件。在电线侧连接器壳体22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形成有遍及周向全周向径向外侧伸出的凸缘部30。在电线侧连接器壳体22的比凸缘部30靠前方的外周面遍及周向全周形成有收纳槽23A。收纳槽23A例如遍及多个筒状收纳部25和筒部26而形成。在收纳槽23A中嵌装有橡胶环23。如图5所示,各筒状收纳部25以内部成为中空结构、且两端部开口的方式形成。各筒状收纳部25例如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在各筒状收纳部25的内部形成有在前后方向延伸的腔25A。各腔25A例如以在前后方向贯穿电线侧连接器壳体22的方式形成。在各筒状收纳部25的腔25A中例如从后方的开口部被插入与电线10连接的阴型端子零件21。当阴型端子零件21收纳于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具备机器侧连接器和电线侧连接器,所述机器侧连接器安装于机器,保护电线的保护管被安装到所述电线侧连接器,/n在所述电线侧连接器的内部形成有第1贯穿孔,/n在所述机器侧连接器的内部形成有第2贯穿孔,/n在使所述电线侧连接器和所述机器侧连接器正规嵌合时,在所述电线侧连接器及所述机器侧连接器的内部形成通气路,所述通气路通过所述第1贯穿孔及所述第2贯穿孔使所述机器的内部空间和所述保护管的内部空间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08 JP 2017-2360971.一种连接器,具备机器侧连接器和电线侧连接器,所述机器侧连接器安装于机器,保护电线的保护管被安装到所述电线侧连接器,
在所述电线侧连接器的内部形成有第1贯穿孔,
在所述机器侧连接器的内部形成有第2贯穿孔,
在使所述电线侧连接器和所述机器侧连接器正规嵌合时,在所述电线侧连接器及所述机器侧连接器的内部形成通气路,所述通气路通过所述第1贯穿孔及所述第2贯穿孔使所述机器的内部空间和所述保护管的内部空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机器侧连接器具备收纳所述电线侧连接器的罩部,
在所述电线侧连接器外嵌有在与所述机器侧连接器正规嵌合时与所述罩部的内周面密合的第1密封构件,
所述第1贯穿孔中的所述保护管的内部空间侧的开口端形成于比所述第1密封构件靠所述保护管的内部空间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机器侧连接器与设置于所述机器的安装孔嵌合,
在所述机器侧连接器外嵌有在与所述安装孔嵌合时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周面密合的第2密封构件,
所述第2贯穿孔中的所述机器的内部空间侧的开口端形成于比所述第2密封构件靠所述机器的内部空间侧。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荒木祐介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