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芳基胺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于作为各种显示装置中适用的自发光元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下简称为有机EL元件)的化合物和该元件,详细而言,涉及芳基胺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EL元件。
技术介绍
有机EL元件为自发光元件,因此比液晶元件更亮,可视性更好,能够进行更清晰的显示,因此,已经进行了积极的研究。1987年,EastmanKodak公司的C.W.Tang等人开发了将各种功能分担在各材料中的层叠结构元件,由此将使用有机材料的有机EL元件制成实用的元件。他们通过层叠能够输送电子的荧光体即三(8-羟基喹啉)铝(以下简称为Alq3)和能够输送空穴的芳香族胺化合物,将两者的电荷注入荧光体的层中使其发光,由此在10V以下的电压下得到1000cd/m2以上的高亮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迄今为止,已经做出了很多改良以使有机EL元件实用化,通过将各种功能进一步细分,在基板上依次设置有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发光层、电子输送层、电子注入层、阴极的电致发光元件而达成了高效率和耐久性(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EL元件,其在阳极与阴极之间,从阳极侧起依次至少具备第一空穴输送层、第二空穴输送层、绿色发光层和电子输送层,配置在所述第一空穴输送层与所述电子输送层之间的层中的至少一层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芳基胺化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05 JP 2017-2331481.一种有机EL元件,其在阳极与阴极之间,从阳极侧起依次至少具备第一空穴输送层、第二空穴输送层、绿色发光层和电子输送层,配置在所述第一空穴输送层与所述电子输送层之间的层中的至少一层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芳基胺化合物,
式(1)中,Ar1、Ar2、Ar3、Ar4各自任选相同或不同,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稠合多环芳香族基,R1、R2、R3各自任选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氘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氰基、硝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6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5~10的环烷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6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烯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6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氧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5~10的环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稠合多环芳香族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氧基。
2.一种有机EL元件,其在阳极与阴极之间,从阳极侧起依次至少具备第一空穴输送层、第二空穴输送层、绿色发光层和电子输送层,配置在所述第一空穴输送层与所述电子输送层之间的层中的至少一层含有下述通式(2)所示的芳基胺化合物,
式(2)中,Ar1、Ar2彼此任选相同或不同,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稠合多环芳香族基,Ar5、Ar6彼此任选相同或不同,表示苯基、联苯基、萘基、菲基、或芴基,R4表示氢原子、氘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氰基、硝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6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5~10的环烷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6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烯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6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氧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5~10的环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稠合多环芳香族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氧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EL元件,其中,所述绿色发光层包含主体和磷光发光性掺杂剂,所述主体包含下述化学式Host-A所示的至少1种第1主体化合物、和下述化学式Host-B所示的至少1种第2主体化合物,
所述Host-A中,Z各自独立地为N或CRa,Z中的至少一个为N,R5~R14及Ra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氘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氰基、硝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15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12的芳基,所述Host-A中在三亚苯基上取代的6元环的总个数为6个以下,L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联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亚三联苯基,n1~n3各自独立地为0或1,n1+n2+n3≥1,
所述Host-B中,Y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30的亚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5~30的杂亚芳基,Ar7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5~30的杂芳基,R15~R18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氘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氰基、硝基、碳数1~15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50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4~50的杂芳基,R15~R18及Ar7中的至少一者包含取代或未取代的三亚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EL元件,其中,所述绿色发光层包含主体和磷光发光性掺杂剂,所述磷光发光性掺杂剂为含铱的金属络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EL元件,其中,所述绿色发光层包含主体和磷光发光性掺杂剂,所述磷光发光性掺杂剂为下述通式(3)所示的金属络合物,
式(3)中,R19~R34各自任选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氘原子、氟原子、氯原子、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6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5~10的环烷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6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烯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6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氧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5~10的环烷氧基、三甲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稠合多环芳香族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氧基、或者被选自芳香族烃基、芳香族杂环基及稠合多环芳香族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取代的二取代氨基,n表示1~3的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EL元件,其中,所述电子输送层含有下述通式(4)所示的、具有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望月俊二,山本刚史,加瀬幸喜,骏河和行,
申请(专利权)人:保土谷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