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005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0:06
接触器(100)的特征在于,具有固定铁心(51)、可动铁心(52)、操作线圈(50)、第1横杆(53a)、跳闸弹簧(55)和第2横杆(53b)。接触器(100)具有:按压弹簧(56),其将可动接触件(6)朝向固定接触件按压;解扣线圈(60),其与固定接触件连接;以及柱塞(61),其在大于或等于一定值的电流流过解扣线圈(60)时,通过在解扣线圈(60)产生的电磁力而进行动作。接触器(100)具有分开杆(82),该分开杆(82)与柱塞(61)的动作联动地向从第1横杆(53a)分离的方向按压第2横杆(53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接触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触器,其具备可动接触件及固定接触件,具有在过电流产生时将触点分开的功能。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断路器具有:第1电磁铁,其用于在过电流产生时自动地使触点分开;第2电磁铁,其用于进行远程分开/闭合动作;以及电磁铁工作杆,其将第2电磁铁所具有的可动铁心的向水平方向的直线运动变换为旋转运动。过电流是指超过断路器所容许的额定电流值的电流。触点是指以下这两种触点:在作为可动电极的可动接触件设置的触点、以及在作为与可动接触件相向的固定电极的固定接触件设置的触点。远程分开/闭合动作是指下述动作,即,通过将从外部电源输出的电流赋予给第2电磁铁而使触点闭合,通过将从外部电源向第2电磁铁赋予的电流的供给切断而使触点分开。闭合是指使在可动接触件设置的触点向在固定接触件设置的触点进行接触。分开是指将在可动接触件设置的触点从在固定接触件设置的触点拉开。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断路器具有:横杆,其设置于电磁铁工作杆的端部;开闭操作杆,其端部与横杆相接而沿上下方向移动;以及触点,其设置于开闭操作杆。第2电磁铁除了可动铁心以外,还具有固定铁心、励磁线圈和吸引开放用弹簧。吸引开放用弹簧设置于固定铁心和可动铁心之间。吸引开放用弹簧是在被压缩的状态下累积能量的弹簧。在这里,在远程分开/闭合动作中,在励磁线圈被励磁时,可动铁心对抗吸引开放用弹簧的复原力而向固定铁心的附近移动。此时,吸引开放用弹簧为被压缩的状态,将可动铁心向从固定铁心远离的方向按压。如果在该状态下励磁线圈没有励磁,则可动铁心由于吸引开放用弹簧的复原力,以从固定铁心分离的方式沿水平方向移动。伴随可动铁心向水平方向的移动,电磁铁工作杆以轴为支点而顺时针地旋转,并且在电磁铁工作杆设置的横杆顺时针地旋转。顺时针地旋转的横杆按压开闭操作杆的前端,由此开闭操作杆沿上下方向移动,在开闭操作杆的下端设置的可动接触件从固定接触件分离。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7522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断路器中,由于横杆进行旋转移动,因此与横杆相接的开闭操作杆的前端向水平方向移动,开闭操作杆相对于上下方向以一定角度倾斜。因此,在开闭操作杆的下端设置的可动接触件相对于水平方向以一定角度倾斜,在可动接触件设置的第1可动触点和在固定接触件设置的第1固定触点分开/闭合的定时,从在可动接触件设置的第2可动触点和在固定接触件设置的第2固定触点分开/闭合的定时产生偏差。例如,第1可动触点及第1固定触点的分开定时比第2可动触点及第2固定触点的分开定时提前。因此,在分开时,在第1可动触点和第1固定触点之间产生电弧,然后第2可动触点及第2固定触点分开,电流被切断。因此,在第1可动触点和第1固定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的时间比在第2可动触点和第2固定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的时间更长。另一方面,在闭合时,第2可动触点及第2固定触点与第1可动触点及第1固定触点相比提前闭合。在第2可动触点及第2固定触点闭合的时刻电流没有流动,在第1可动触点及第1固定触点闭合的时刻电流流动,在第1可动触点和第1固定触点之间产生电弧。如上所述,第1可动触点及第1固定触点与第2可动触点及第2固定触点相比,暴露于电弧的时间长,因此消耗的进展提前。另外,触点越消耗,第1可动触点及第1固定触点的分开/闭合定时和第2可动触点及第2固定触点的分开/闭合定时的偏差变得越大,因此第1可动触点及第1固定触点的消耗的进展更进一步提前,成为开闭寿命变短的要因。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能够一边抑制远程分开/闭合动作时的触点的消耗的进展,一边在过电流产生时将触点分开的接触器。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并达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接触器具有:可动接触件,其具有可动触点;以及固定接触件,其具有与可动触点相向的固定触点,该接触器的特征在于,具有:固定铁心;可动铁心,其一端与固定铁心相向而设置;操作线圈,其设置于可动铁心的周围,通过从接触器的外部供给的电流,产生使可动铁心与固定铁心接触的电磁力。接触器具有:绝缘性的第1可动棒,其一端固定于可动铁心的另一端;跳闸弹簧,其将第1可动棒向从固定铁心远离的方向按压;第2可动棒,其一端与第1可动棒的另一端相向,另一端对可动接触件进行保持,在与第1可动棒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接触器具有:按压弹簧,其将可动接触件朝向固定接触件按压;解扣线圈,其与固定接触件连接;柱塞,其在大于或等于一定值的电流流过解扣线圈时,通过在解扣线圈产生的电磁力而进行动作。接触器具有分开杆,其与柱塞的动作联动地向从第1可动棒分离的方向按压第2可动棒。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具有下述效果,即,能够一边抑制远程分开/闭合动作时的触点的消耗的进展,一边在过电流产生时将触点分开。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触器的剖视图。图2是使用JIS记号表示图1所示的接触器的电路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手柄的状态和触点状态的图。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手柄的状态为“断开”时的手动控制机构及触点的状态的图。图5是从X轴方向观察图4所示的跳闸弹簧、操作线圈、固定铁心、可动铁心、横杆、分开杆等的图。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手柄的状态为“就绪”、且触点处于分开状态时的手动控制机构的状态的图。图7是从X轴方向观察图6所示的跳闸弹簧、操作线圈、固定铁心、可动铁心、横杆、分开杆等的图。图8是表示图6所示的可动铁心对抗跳闸弹簧的复原力而向上方向移动,与固定铁心相接的状态的图。图9是从X轴方向观察图8所示的跳闸弹簧、操作线圈、固定铁心、可动铁心、横杆、分开杆等的图。图10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触器进行远程分开/闭合动作时的时序图。图11是表示在图8所示的手柄为就绪的状态、且触点处于闭合状态时,过电流刚刚产生后的手动控制机构的状态的图。图12是从X轴方向观察图9所示的跳闸弹簧、操作线圈、固定铁心、可动铁心、横杆、分开杆等的图。图13是表示在图11所示的操作线圈开关成为断开时横杆与凸起部相接的状态的图。图14是从X轴方向观察图13所示的跳闸弹簧、操作线圈、固定铁心、可动铁心、横杆、分开杆等的图。图15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触器进行过电流切断动作时的时序图。图1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接触器的结构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触器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本专利技术不受本实施方式限定。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触器的剖视图。图2是使用JIS(JapaneseIndustrialStandards)记号表示图1所示的接触器的电路图。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触器100例如是将配电线等电路进行开闭的接触器。如图1所示,接触器100具有框体200、第2横杆53b、第1横杆53a、电源侧固定接触件3、电源侧端子1、电源侧固定触点4、电源侧电弧电极固定材料24及电源侧电弧电极21。另外,接触器100具有负载侧固定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触器,其具有:可动接触件,其具有可动触点;以及固定接触件,其具有与所述可动触点相向的固定触点,/n该接触器的特征在于,具有:/n固定铁心;/n可动铁心,其一端与所述固定铁心相向而设置;/n操作线圈,其设置于所述可动铁心的周围,通过从所述接触器的外部供给的电流,产生使所述可动铁心与所述固定铁心接触的电磁力;/n绝缘性的第1可动棒,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可动铁心的另一端;/n跳闸弹簧,其将所述第1可动棒向从所述固定铁心远离的方向按压;/n第2可动棒,其一端与所述第1可动棒的另一端相向,另一端对所述可动接触件进行保持,在与所述第1可动棒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n按压弹簧,其将所述可动接触件朝向所述固定接触件按压;/n解扣线圈,其与所述固定接触件连接;/n柱塞,其在大于或等于一定值的电流流过所述解扣线圈时,通过在所述解扣线圈产生的电磁力而进行动作;以及/n分开杆,其与柱塞的动作联动地,向从所述第1可动棒分离的方向按压所述第2可动棒。/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接触器,其具有:可动接触件,其具有可动触点;以及固定接触件,其具有与所述可动触点相向的固定触点,
该接触器的特征在于,具有:
固定铁心;
可动铁心,其一端与所述固定铁心相向而设置;
操作线圈,其设置于所述可动铁心的周围,通过从所述接触器的外部供给的电流,产生使所述可动铁心与所述固定铁心接触的电磁力;
绝缘性的第1可动棒,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可动铁心的另一端;
跳闸弹簧,其将所述第1可动棒向从所述固定铁心远离的方向按压;
第2可动棒,其一端与所述第1可动棒的另一端相向,另一端对所述可动接触件进行保持,在与所述第1可动棒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
按压弹簧,其将所述可动接触件朝向所述固定接触件按压;
解扣线圈,其与所述固定接触件连接;
柱塞,其在大于或等于一定值的电流流过所述解扣线圈时,通过在所述解扣线圈产生的电磁力而进行动作;以及
分开杆,其与柱塞的动作联动地,向从所述第1可动棒分离的方向按压所述第2可动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可动棒具有:
板部,其沿与所述第1可动棒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以及
凸部,其设置于所述板部,从所述板部朝向所述第2可动棒延伸,与所述第1可动棒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比与所述第1可动棒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所述板部的宽度更窄,
2个所述分开杆设置为将所述凸部夹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可动棒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稻口隆高桥和希堀田克辉野崎洋之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