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残渣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4975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残渣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水池、粉碎器、管道、装置外壳、分离池、沉淀池、液压杆、液压杆二、倾斜板、褶皱布、出料口和出水口,水池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粉碎器,粉碎器卡接设置有管道,管道一侧末端固定连接有装置外壳,装置外壳内部左侧嵌入设置有分离池,装置外壳内部右侧嵌入设置有沉淀池,装置外壳左侧顶部贯穿设置有液压杆。到达分离池废水和残渣会被孔隙过滤,废水被过滤后会到达沉淀池,而残渣会留在分离池内,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倾斜板会发生倾斜将推动残渣至分离池左侧,然后液压杆、液压杆二均伸展挤压残渣,从而使装置能够加大过滤残渣的容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残渣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残渣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废水(wastewater)是指居民活动过程中排出的水及径流雨水的总称。它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雨径流入排水管渠等其它无用水,一般指经过一定技术处理后不能再循环利用或者一级污染后制纯处理难度达不到一定标准的水,现有的生活废水大多都未经处理,直接排向下水道中,废水中夹杂着大量食物残渣等,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水,会导致输水线路的堵塞,从而导致输水效率大幅度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于解决现有的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输水线路的堵塞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残渣处理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用残渣处理装置,包括水池、粉碎器、管道、装置外壳、分离池、沉淀池、液压杆、液压杆二、倾斜板、褶皱布、出料口和出水口,所述水池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粉碎器,所述粉碎器卡接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一侧末端固定连接有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内部左侧嵌入设置有分离池,所述装置外壳内部右侧嵌入设置有沉淀池,所述装置外壳左侧顶部贯穿设置有液压杆,所述装置外壳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二,且液压杆二位于分离池左侧,所述分离池右侧表面活动连接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顶部末端紧密贴合有褶皱布,且褶皱布一端与离池相连接,所述装置外壳左侧前端开孔设置有出料口,且出料口位于分离池前端,所述装置外壳右端后侧贯穿设置有出水口。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液压杆、液压杆二一侧末端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板。<br>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位于液压杆一端的挤压板底部嵌套设置有凹槽,且液压杆二一端的挤压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凸起,且凹槽和凸起之间呈卡接设置。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分离池四周设置有孔隙,且出料口前端设置有挡板。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倾斜板一端固定连接有动力结构,且倾斜板与动力结构呈啮合连接。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出水口一端设置有水闸。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残渣处理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种污水处理用残渣处理装置设置有液压杆,液压杆、液压杆二一侧末端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板,使用时将废水倒入到水池内,然后废水中的杂质垃圾通过粉碎器被粉碎,在通过管道传输到装置外壳中,由于分离池四周设置有孔隙,且出料口前端设置有挡板,到达分离池废水和残渣会被孔隙过滤,废水被过滤后会到达沉淀池,而残渣会留在分离池内,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倾斜板会发生倾斜将推动残渣至分离池左侧,然后液压杆、液压杆二均伸展挤压残渣,从而使装置能够加大过滤残渣的容量。2、该种污水处理用残渣处理装置设置有液压杆,位于液压杆一端的挤压板底部嵌套设置有凹槽,且液压杆二一端的挤压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凸起,且凹槽和凸起之间呈卡接设置,当残渣处理到达一定时间时,首先液压杆伸展向下挤压,使凹槽和凸起卡接,然后在出料口外设置收集容器,然后将出料口的挡板打开,然后液压杆二伸展将压缩的残渣块挤出,通过该种方式能够快速且系统的将残渣进行收集,被处理呈块状的残渣也便于后期的处理或是利用。综上,该种污水处理用残渣处理装置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输水线路的堵塞的问题,有较高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装置外壳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2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倾斜板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4中:1-水池,101-粉碎器,102-管道,2-装置外壳,201-分离池,202-沉淀池,203-液压杆,204-液压杆二,205-倾斜板,2051-褶皱布,206-出料口,3-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污水处理用残渣处理装置,包括水池1、粉碎器101、管道102、装置外壳2、分离池201、沉淀池202、液压杆203、液压杆二204、倾斜板205、褶皱布2051、出料口206和出水口3,水池1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粉碎器101,粉碎器101卡接设置有管道102,管道102一侧末端固定连接有装置外壳2,装置外壳2内部左侧嵌入设置有分离池201,装置外壳2内部右侧嵌入设置有沉淀池202,装置外壳2左侧顶部贯穿设置有液压杆203,装置外壳2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二204,且液压杆二204位于分离池201左侧,分离池201右侧表面活动连接有倾斜板205,倾斜板205顶部末端紧密贴合有褶皱布2051,且褶皱布2051一端与离池201相连接,装置外壳2左侧前端开孔设置有出料口206,且出料口206位于分离池201前端,装置外壳2右端后侧贯穿设置有出水口3。进一步的,倾斜板205一端固定连接有动力结构,且倾斜板205与动力结构呈啮合连接。进一步的,出水口3一端设置有水闸。进一步的,液压杆203、液压杆二204一侧末端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板,使用时将废水倒入到水池1内,然后废水中的杂质垃圾通过粉碎器101被粉碎,在通过管道102传输到装置外壳2中,由于分离池201四周设置有孔隙,且出料口206前端设置有挡板,到达分离池201废水和残渣会被孔隙过滤,废水被过滤后会到达沉淀池202,而残渣会留在分离池201内,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倾斜板205会发生倾斜将推动残渣至分离池201左侧,然后液压杆203、液压杆二204均伸展挤压残渣,从而使装置能够加大过滤残渣的容量。进一步的,位于液压杆203一端的挤压板底部嵌套设置有凹槽,且液压杆二204一端的挤压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凸起,且凹槽和凸起之间呈卡接设置,当残渣处理到达一定时间时,首先液压杆203伸展向下挤压,使凹槽和凸起卡接,然后在出料口206外设置收集容器,然后将出料口206的挡板打开,然后液压杆二204伸展将压缩的残渣块挤出,通过该种方式能够快速且系统的将残渣进行收集,被处理呈块状的残渣也便于后期的处理或是利用。在使用本技术一种污水处理用残渣处理装置时,首先,检查设备是否完整,是否组装到位,使用时将废水倒入到水池1内,然后废水中的杂质垃圾通过粉碎器101被粉碎,在通过管道102传输到装置外壳2中,由于分离池201四周设置有孔隙,且出料口206前端设置有挡板,到达分离池201废水和残渣会被孔隙过滤,废水被过滤后会到达沉淀池202,而残渣会留在分离池201内,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倾斜板205会发生倾斜将推动残渣至分离池201左侧,褶皱布2051起到一个防止残渣未经过处理掉落到沉淀池202中的作用,然后液压杆203、液压杆二204均伸展挤压残渣,当残渣处理到达一定时间时,首先液压杆203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用残渣处理装置,包括水池(1)、粉碎器(101)、管道(102)、装置外壳(2)、分离池(201)、沉淀池(202)、液压杆(203)、液压杆二(204)、倾斜板(205)、褶皱布(2051)、出料口(206)和出水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1)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粉碎器(101),所述粉碎器(101)卡接设置有管道(102),所述管道(102)一侧末端固定连接有装置外壳(2),所述装置外壳(2)内部左侧嵌入设置有分离池(201),所述装置外壳(2)内部右侧嵌入设置有沉淀池(202),所述装置外壳(2)左侧顶部贯穿设置有液压杆(203),所述装置外壳(2)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二(204),且液压杆二(204)位于分离池(201)左侧,所述分离池(201)右侧表面活动连接有倾斜板(205),所述倾斜板(205)顶部末端紧密贴合有褶皱布(2051),且褶皱布(2051)一端与离池(201)相连接,所述装置外壳(2)左侧前端开孔设置有出料口(206),且出料口(206)位于分离池(201)前端,所述装置外壳(2)右端后侧贯穿设置有出水口(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残渣处理装置,包括水池(1)、粉碎器(101)、管道(102)、装置外壳(2)、分离池(201)、沉淀池(202)、液压杆(203)、液压杆二(204)、倾斜板(205)、褶皱布(2051)、出料口(206)和出水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1)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粉碎器(101),所述粉碎器(101)卡接设置有管道(102),所述管道(102)一侧末端固定连接有装置外壳(2),所述装置外壳(2)内部左侧嵌入设置有分离池(201),所述装置外壳(2)内部右侧嵌入设置有沉淀池(202),所述装置外壳(2)左侧顶部贯穿设置有液压杆(203),所述装置外壳(2)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二(204),且液压杆二(204)位于分离池(201)左侧,所述分离池(201)右侧表面活动连接有倾斜板(205),所述倾斜板(205)顶部末端紧密贴合有褶皱布(2051),且褶皱布(2051)一端与离池(201)相连接,所述装置外壳(2)左侧前端开孔设置有出料口(206),且出料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书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乔尼水处理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