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多级人工湿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4971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式多级人工湿地装置,包括叠放的填充层,每层所述填充层下贴附隔水板;所述隔水板开设排水口,相邻所述隔水板的排水口在平面上错开布置;最上层的所述填充层上还设有注水点,所述注水点与最上层的所述隔水板的排水口在平面上错开布置;所述排水口位于隔水板边缘或中央,所述注水点位于填充层边缘或中央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合了传统人工湿地系统的优势,可以有效对污水中污染物进行降解和去除,具有占地面积小,水质净化效果高,不易堵塞,水力流态好的优点,在处理污水时可以极大减少建设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多级人工湿地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境保护中污水处理系统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立式多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由于其而人工湿地投资低、能耗小、处理成本低、具有较好氮磷去除效果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污水处理研究领域的热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传统的人工湿地系统一般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但是人工湿地具有占地面积大,易堵塞,易受季节变化影响,水生植物、微生物等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等特点,使得人工湿地系统使用受限。而对于水平潜流型和垂直潜流型人工湿地系统,其内部好氧环境很难保证,使得污水处理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人工湿地占地面积大,出水处理效率低的问题。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提供一种立式多级人工湿地装置,包括叠放的填充层,每层所述填充层下贴附隔水板;所述隔水板开设排水口,相邻所述隔水板的排水口在平面上错开布置;最上层的所述填充层上还设有注水点,所述注水点与最上层的所述隔水板的排水口在平面上错开布置;所述排水口位于隔水板边缘或中央,所述注水点位于填充层边缘或中央的上方。本处披露的填充层下贴附隔水板,是指填充层和隔水板之间无间隙,从而使得注入的水充分浸润于填充层。排水口或注水点与最上层排水口在平面上错开布置是指从上往下看,相邻上下层的排水口不重叠,注水点与最上层排水口不重叠。所述注水点是指外部水流入填充层的位置。排水口宽度或直径需小于填料最小粒径,防止跑料。排水口的设计要根据流量、过孔流速进行设计,并保持左右前后对称,均匀出水。优选的,所述排水口呈直线排列,并位于隔水板两相对边缘或中线位置,所述注水点呈直线排列位于填充层两相对边缘或中线位置区域的上方。本处披露的呈直线排列是指其排水口或注水点为多个或开口整体呈长条直线型。所述中线位置是与两相对边缘分别等距的位置,其可以是带状区域。优选的,最上层的所述填充层上设置布水用槽堰,所述布水用槽堰侧面均匀开设水流导出孔,所述水流导出孔朝向所述注水点。布水槽堰一般可采用三角堰形式;如在中线位置区域上设置,则可两侧分别开设水流导出孔;如在边缘设置,则在朝向填充层的一侧单侧开设水流导出孔。优选的,所述填充层上部填充用于吸附有机质和微生物的轻质生物陶粒,中部填充用于吸附氨氮的沸石填料,下部填充对总磷进行吸附和降解的钢渣填料。填充层依次包括上部、中部、下部,以将轻质填充料置于最上方,重质填充料置于最下方,从而降低填充料互混。优选的,所述隔水板截面呈便于积水流向排水口的“∧”形或“∨”形,所述“∧”形或“∨”形两侧坡度在0.5%至1%之间。本处披露的所述“∧”形即中间高两侧低的形态,“∨”形即中间低两侧高的形态,该造型的隔水板能够将排水口设置于最低处。所述隔水板的具体形状可以是漏斗状或角钢状等造型。优选的,相邻所述填充层层间保持间隙,所述填充层上种植短茎矮株且具有水质净化功能的植被。层间间隙足以实现叠放的每层自然通风,同时供其内的植物生长。填料能起到为植物系统提供生长基质的功能。优选的,所述隔水板均通过直立的支撑立杆串连,所述支撑立杆与地面预埋件固定。支撑立杆可以采用镀锌钢管,具有一定强度。隔水板可以采用不锈钢板以满足使用强度要求。优选的,所述填充层四周设外框架,所述外框架与所述隔水板固定形成填料框架。外框架可以采用不锈钢板或普通钢板加防腐涂料拼接,以避免填充层外漏,同时强度满足使用要求。填充层叠放,通过重力作用使得污水自上而下流经各级系统,通过交错布置排水口和注水点的位置,合理优化水力流态,防止短流和堵塞,增加系统的过水面积,减少湿地系统的占地面积,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同时,叠放布置后,能实现小型化,便于室内人工湿地的布置。两相对边缘或中线位置的排布,实现排水口和注水点交错排列后水流的均匀化,以在设置较少排水口和注水管线的基础上降低污水在填充层内的分布不均匀情况。布水用槽堰的设置,便于水流的输送和水流的人工检查。轻质生物陶粒,具有良好的微生物吸附性能,主要目的是附着大量微生物菌群,去除污水中的有机质和悬浮性颗粒物质,同时为保证结构稳定,生物填料的密度较小。填石填料是通过沸石性能吸附污水中的氨氮,再通过附着的微生物对吸附的氨氮进行吸收和去除。钢渣填料是利用钢渣中金属元素吸附污水中的总磷,可以有效去除总磷浓度。最终达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质、悬浮物、氮磷等污染物的目的。隔水板设置的坡度为0.5-1%,确保水力流动更加顺畅,同时避免填充层必要厚度过大。间隙便于植物生长以及过水充氧。种植的植物短茎矮株,根系发达,除了强化污水处理效果外,还可以起到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景观效果和去除臭气功能。污水从上级流向下级过程中,通过中间植被时,可通过自然通风的方式进行复氧,保持污水中氧浓度,实现有机污染物的高效降解。支撑立杆与地面预埋件焊接固定,能确保支撑稳定,不倾覆。填料框架的设置,保持填充层的形状,避免填料流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合了传统人工湿地系统的优势,可以有效对污水中污染物进行降解和去除,具有占地面积小,水质净化效果高,不易堵塞,水力流态好的优点,在处理污水时可以极大减少建设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式多级人工湿地装置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式多级人工湿地装置剖视图;其中:1-填充层2-隔水板3-排水口4-布水用槽堰5-水流导出孔6-轻质生物陶粒7-沸石填料8-钢渣填料9-植被10-支撑立杆11-外框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根据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立式多级人工湿地装置,包括叠放的填充层1,每层所述填充层1下贴附隔水板2;所述隔水板2开设排水口3,相邻所述隔水板2的排水口3在平面上错开布置;最上层的所述填充层1上还设有注水点,所述注水点与最上层的所述隔水板2的排水口3在平面上错开布置;所述排水口3位于隔水板2边缘或中央,所述注水点位于填充层1边缘或中央的上方。所述排水口3呈直线排列,并位于隔水板2两相对边缘或中线位置,所述注水点呈直线排列位于填充层1两相对边缘或中线位置区域的上方。最上层的所述填充层1上设置布水用槽堰4,所述布水用槽堰4侧面均匀开设水流导出孔5,所述水流导出孔5朝向所述注水点。所述填充层1上部填充用于吸附有机质和微生物的轻质生物陶粒6,中部填充用于吸附氨氮的沸石填料7,下部填充对总磷进行吸附和降解的钢渣填料8。所述隔水板2截面呈便于积水流向排水口的“∧”形或“∨”形,所述“∧”形或“∨”形两侧坡度在0.5%至1%之间。相邻所述填充层1层间保持间隙,所述填充层1上种植短茎矮株且具有水质净化功能的植被9。所述隔水板2均通过直立的支撑立杆10串连,所述支撑立杆10与地面预埋件固定。所述填充层四周设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多级人工湿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叠放的填充层,每层所述填充层下贴附隔水板;所述隔水板开设排水口,相邻所述隔水板的排水口在平面上错开布置;最上层的所述填充层上还设有注水点,所述注水点与最上层的所述隔水板的排水口在平面上错开布置;所述排水口位于隔水板边缘或中央,所述注水点位于填充层边缘或中央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多级人工湿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叠放的填充层,每层所述填充层下贴附隔水板;所述隔水板开设排水口,相邻所述隔水板的排水口在平面上错开布置;最上层的所述填充层上还设有注水点,所述注水点与最上层的所述隔水板的排水口在平面上错开布置;所述排水口位于隔水板边缘或中央,所述注水点位于填充层边缘或中央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多级人工湿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呈直线排列,并位于隔水板两相对边缘或中线位置,所述注水点呈直线排列位于填充层两相对边缘或中线位置区域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多级人工湿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最上层的所述填充层上设置布水用槽堰,所述布水用槽堰侧面均匀开设水流导出孔,所述水流导出孔朝向所述注水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多级人工湿地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毅张汝壮宋厚燃李影辉陈奕方兴斌张晓艺孙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环境绿色生态修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