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状结构物的干燥装置和柱状结构物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4936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3:53
干燥相对于支承面(2a)以起立状态支承的柱状结构物(30)的装置(1),向支承面(2a)供给干燥用气体的供给部(5a)和排出供给的干燥用气体的排出部(6b)均设于与支承面(2a)相对的相对面(6a)。供给部(5a)和排出部(6b)优选分别设有多个,优选为在一个供给部(5a)的周围对称地配置有多个排出部(6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柱状结构物的干燥装置和柱状结构物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柱状结构物的干燥装置和柱状结构物的制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通过供给气体来干燥柱状结构物的柱状结构物的干燥装置和使用其的柱状结构物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使柱状结构物干燥的装置,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公开的药剂纤维素胶囊的制造装置。该装置构成为加热在干燥炉内支承胶囊的销而从背侧干燥胶囊,并利用与销的移动方向的相对的方向的空气流将放出至胶囊外侧的水分从干燥炉排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平6-50805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上述现有的装置中,用于加热各个销的构成易于变得繁杂,需要耗费多余的电力,因此,存在制造成本和运行成本较高的问题。此外,因为在胶囊的径向上产生干燥炉内的空气流,所以存在因空气的流动方向而产生干燥偏差,从而造成胶囊的厚度易于变得不均匀的问题,在为了避免该问题而使空气流量减少时,存在干燥需要较长时间这样的问题。于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迅速且容易地进行柱状结构物的均匀的干燥的柱状结构物的干燥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所述目的通过如下柱状结构物的干燥装置来达成:干燥相对于支承面以起立状态被支承的柱状结构物的装置,向所述支承面供给干燥用气体的供给部和排出被供给的干燥用气体的排出部均设于与所述支承面相对的相对面。在该柱状结构物的干燥装置中,所述供给部和排出部优选为分别设有多个,优选为在一个所述供给部的周围对称地配置有多个所述排出部。进一步,优选为在所述支承面与所述相对面之间包括划分干燥空间的周壁部,优选为所述供给部和排出部在所述干燥空间仅设于所述相对面。优选为所述排出部将所述干燥空间与排出路径连通,优选为所述供给部包括横穿所述排出路径并面朝所述干燥空间的导入管。所述排出部优选为配置于所述柱状结构物的轴线上。所述供给部优选为配置于从所述柱状结构物的轴线上偏离的位置。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能够迅速且容易地进行柱状结构物的均匀的干燥的柱状结构物的干燥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干燥装置的纵剖面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图1所示的干燥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干燥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干燥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干燥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干燥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干燥装置的纵剖面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干燥装置的纵剖面图。图10是示例了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干燥装置制造的柱状结构物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干燥装置的纵剖面图。如图1所示,干燥装置1通过由周壁4包围底板2和顶板3之间而构成。周壁4的上侧内部由与顶板3平行地配置的第1分隔板5和第2分隔板6隔开,在顶板3与第1分隔板5之间形成有干燥用气体的导入路径7,在第1分隔板5与第2分隔板6之间形成有干燥用气体的排出路径8。在底板2的上表面侧的支承面2a与第2分隔板6的下表面侧的相对面6a之间形成有由周壁4包围而划定的干燥空间9。底板2如箭头所示设为能够升降,在将作为被干燥物的柱状结构物30搭载于处于下降位置的底板2的支承面2a后,使底板2上升至图1所示的上升位置,由此,干燥空间9的下部关闭,柱状结构物30被收纳于干燥空间9内。导入路径7经由形成于周壁4的供气孔7a与送风鼓风机10连接,干燥用气体被导入到导入路径7。在第1分隔板5与第2分隔板6之间设有多个供给部5a,其由连通导入路径7和干燥空间9的导入管构成,从供给部5a沿相对于支承面2a大致垂直方向向干燥空间9内的支承面2a供给干燥用气体。干燥用气体能够使用热风、冷风、常温空气等根据被干燥物的材料或用途而调整为适当温度的气体。第2分隔板6形成有多个由贯通孔构成的排出部6b。排出路径8经由排出部6b与干燥空间9连通,经由形成于周壁4的排气孔8a与外部连通。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示出了排出路径8的内部。如图2所示,供给部5a和排出部6b以一定的间隔交替地配置为列状。从干燥空间9排出至排出路径8的干燥用气体通过相对于箭头所示的流动方向横穿的供给部5a的周围,从排气孔8a放出至外部。包括上述构成的干燥装置1能够优选地用于柱状结构物30的制造或干燥。如图10所例示那样,柱状结构物30的形状能够设为(a)圆柱状、(b)棱柱状(四棱柱等)、(c)三棱锥状、(d)葫芦形状等,中空或实心均可。柱状结构物30以长度方向(轴线方向)对于底板2的支承面2a正交的方式,以对于支承面2a起立状态被支承。柱状结构物30既可以直接支承于支承面2a,或者也可以如后文所述那样经由台板20等而支承于支承面2a。此外,在对于支承面2a支承柱状结构物30时,无需支承面2a必须支承柱状结构物30,也能够由支承面2a以外的部件支承柱状结构物30。例如,也可以以不闭塞相对面6a的供给部5a和排出部6b的方式使柱状结构物30从相对面6a悬挂支承,或者,也可以由配置为在支承面2a与相对面6a之间实质上不妨碍气流的梁等来支承柱状结构物30。本实施方式的柱状结构物30为用于医药品或食品等的中空的硬质胶囊,附着于设于台板20的多个成型销21,所述台板20以能够装拆的方式搭载于支承面2a。硬质胶囊由羟丙甲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水溶性纤维素或明胶等材料形成,能够通过使成型销21浸渍于这些材料的溶液中,而使材料附着于成型销21。多个成型销21优选为在将台板20对位并搭载于支承面2a时,分别配置于各排出部6b的正下方。另一方面,各供给部5a优选为配置于从多个成型销21的轴线上偏离的位置。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干燥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在将柱状结构物30收纳于干燥空间9,并使送风鼓风机10工作时,对于干燥空间9,从设于相对面6a的供给部5a供给干燥用气体,同样地,从设于相对面6a的排出部6b排出干燥用气体。图3是干燥装置1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排出部6b配置于柱状结构物30的轴线L上,供给部5a配置于从相邻的柱状结构物30、30的轴线上偏离的位置。因此,从供给部5a供给的干燥用气体在相邻的柱状结构物30、30之间向下方流动后,被支承于支承面2a的台板20的上表面20a反射,沿柱状结构物30、30的外表面上升,然后被从排出部6b排出。像这样,各柱状结构物30被干燥,能够制造硬质胶囊。本实施方式的干燥装置1中,供给部5a和排出部6b均设于与支承面2a相对的相对面6a,因此,无需在支承面2a侧形成用于形成气流的开口,能够防止台板20的强度下降或装置构成的复杂化,并且,通过在支承面2a侧反射干燥用气体,能够容易地在柱状结构物30的外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柱状结构物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n其为干燥相对于支承面以起立状态支承的柱状结构物的装置,/n向所述支承面供给干燥用气体的供给部和排出供给的干燥用气体的排出部均设于与所述支承面相对的相对面。/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06 JP 2017-2340401.一种柱状结构物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为干燥相对于支承面以起立状态支承的柱状结构物的装置,
向所述支承面供给干燥用气体的供给部和排出供给的干燥用气体的排出部均设于与所述支承面相对的相对面。


2.权利要求1所示的柱状结构物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部和排出部分别设有多个,
在一个所述供给部的周围对称地配置有多个所述排出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柱状结构物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承面与所述相对面之间还包括划定干燥空间的周壁部,
所述供给部和排出部在所述干燥空间仅设于所述相对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柱状结构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鸟越实森贤彰山内康嗣
申请(专利权)人:快力胶囊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