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电梯附着杆件与物流通道相结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4854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电梯附着杆件与物流通道相结合装置,涉及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包括本层结构楼板,本层结构楼板底部设置有本层结构钢梁,本层结构楼板上连接有若干纵向主梁和纵向次梁,纵向主梁和纵向次梁依次与横向次梁连接组成物流通道平台,物流通道平台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护结构,纵向主梁采用卸扣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另一端通过可拆卸式吊耳与上层结构钢梁相连接,可拆卸式吊耳采用卸扣与上一楼层纵向主梁末端相连接,物流通道平台通过构件与施工电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效率高,不影响施工电梯正常运行,且拆除后的主次梁、面板、防护结构、电梯楼层门、钢丝绳、吊耳和呼叫器等均可重复利用,材料利用率高,践行了绿色施工的理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电梯附着杆件与物流通道相结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施工电梯附着杆件与物流通道相结合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超高层建筑不断突破新高度,外立面造型新颖,建筑平面随高度增加不断缩失、突变,成就了建筑功能的多样性,不再是单一的居住使用功能,更多的倾向于环保、节能以及艺术性等,造成结构外形越来越有个性,越来越不规则。在传统规则立面建筑中,施工电梯附着在楼板面或者楼面梁上,施工简单,安全性高。但对板面结构外形变化较大且楼面逐层内收,部分楼层边缘缺失,传统的施工电梯附着考虑安全,附着长度被严格限制。如采用通道塔或者超长附墙杆件,则需大量场地和型材,且搭设过程安全风险极大,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进行额外的安全防护以及支撑等措施,不仅增加了成本,也给工期履约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施工电梯附着杆件与物流通道相结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对板面结构外形变化较大且楼面逐层内收,部分楼层边缘缺失,传统的施工电梯附着考虑安全,附着长度被严格限制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电梯附着杆件与物流通道相结合装置,包括本层结构楼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层结构楼板(6)底部设置有本层结构钢梁(7),所述本层结构楼板(6)上连接有纵向主梁(10)和若干纵向次梁(17),所述纵向主梁(10)和纵向次梁(17)与横向次梁(12)连接组成物流通道平台,物流通道平台上水平铺设有面板(20),所述物流通道平台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纵向主梁(10)采用卸扣(13)连接有钢丝绳(4),钢丝绳(4)另一端通过可拆卸式吊耳(3)与上层结构钢梁(2)相连接,可拆卸式吊耳(3)采用卸扣(13)与上层结构楼板(1)的纵向主梁(10)末端相连接,所述物流通道平台底部构件(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电梯附着杆件与物流通道相结合装置,包括本层结构楼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层结构楼板(6)底部设置有本层结构钢梁(7),所述本层结构楼板(6)上连接有纵向主梁(10)和若干纵向次梁(17),所述纵向主梁(10)和纵向次梁(17)与横向次梁(12)连接组成物流通道平台,物流通道平台上水平铺设有面板(20),所述物流通道平台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纵向主梁(10)采用卸扣(13)连接有钢丝绳(4),钢丝绳(4)另一端通过可拆卸式吊耳(3)与上层结构钢梁(2)相连接,可拆卸式吊耳(3)采用卸扣(13)与上层结构楼板(1)的纵向主梁(10)末端相连接,所述物流通道平台底部构件(14)与施工电梯附着杆件(15)相连接,所述物流通道平台在右侧设置有施工电梯楼层门(5),施工电梯楼层门(5)上设置有施工电梯呼叫器(18),所述物流通道平台通过构件(14)与施工电梯(16)连接,所述构件(14)与物流通道平台上的纵向主梁(10)焊接连接,且设置有加腋(26),所述施工电梯附着杆件(15)与构件(14)焊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附着杆件与物流通道相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主梁(10)为工字钢或H型钢,所述纵向次梁(17)为工字钢或H型钢或方管或矩管,所述横向次梁(12)为工字钢或H型钢,所述构件(14)为H型钢或工字钢或槽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附着杆件与物流通道相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0)为防滑花纹钢板,所述面板(20)与纵向主梁(10)间、纵向次梁(17)和横向次梁(12)间均焊接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书海李文龙徐岗吕桂元马兴东匡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