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缩回状态和延伸状态之间传送管线的装置、相应的系统、相应的用途和相应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4847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缩回状态和延伸状态之间传送管线的装置(1),其中所述管线配置在半挂车牵引车和半挂车之间的接口区域中,其中所述管线具有第一管线部分(31)和第二管线部分(32),并且其中所述管线在所述延伸状态下比在所述缩回状态下长,其中所述装置包括护套元件(10),第一管线部分(31)和第二管线部分(32)经由所述护套元件通过形成伸缩机构能够连接,从而在所述缩回状态和所述延伸状态之间进行传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在缩回状态和延伸状态之间传送管线的装置、相应的系统、相应的用途和相应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缩回状态和延伸状态之间传送管线的装置、用于在缩回状态和延伸状态之间传送管线的系统、该装置的用途和用于提供该装置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半挂车牵引车和半挂车的情况下,半挂车通过主销与半挂车牵引车侧的第五轮联轴器(fifth-wheelcoupling)机械连接。为了成功地联接,特别是全自动联接,还设置如下:半挂车侧的管线和半挂车牵引车侧的管线或者供应管线(如气压管线或电气管线等)彼此连接。为了即使半挂车和半挂车牵引车彼此成角度地对准也实现联接,现有技术还已知相对于主销可枢转地安装的联接部件或支架。这种联接部件或支架用于引导或支撑管线。由于管线随这些回转运动一起移动,所以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改变其长度,以避免损坏管线或使得联接部件的回转运动的自由运动不受限制。从现有技术中,已知使用一种线缆卷筒,一部分管线缠绕在线缆卷筒上,以引起与联接部件的旋转运动相协调的特定的长度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这种背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替代或改进的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具体地调节半挂车牵引车和半挂车之间的接口区域中的管线的长度变化。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根据权利要求8的系统、根据权利要求9的用途和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和特征由从属权利要求以及说明书和附图得出。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缩回状态和延伸状态之间传送管线的装置,其中所述管线配置在半挂车牵引车和半挂车之间的接口区域中,其中所述管线具有第一管线部分和第二管线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管线在所述延伸状态下比在所述缩回状态下长,其中所述装置包括护套元件,第一管线部分和第二管线部分经由所述护套元件通过形成伸缩机构而可连接或连接,特别是作为独立的部件永久地彼此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在第一管线部分和第二管线部分之间的类似望远镜的联接被证明是有利的,原因在于不需要用于缠绕线缆的空间填充结构。护套元件可以是第二管线部分的一部分,也可以与之刚性连接。特别地,意图是,由于伸缩联接,所以通过平移偏移、优选地直线平移偏移而发生延伸状态和缩回状态之间的传送。优选地,在第一管线部分和护套元件之间引起平移偏移。这里,可以想到的是,第一管线部分固定或紧固在适当的位置,并且护套元件安装在第一管线部分上,使得其可以纵向移位,即,沿着由其纵向轴线确定的方向移位。管线优选是供应管线,如气压管线和/或电气管线等。原则上,接口区域被理解为包括有助于将半挂车联接到半挂车牵引车的所有部件的区域,特别地,其是距离主销小于2m的区域。优选地,当安装时,该装置是半挂车的一部分或安装在半挂车的下侧。优选地,意图是,护套元件具有圆筒形的、特别是管状的基体。此外,设置如下:护套元件的纵向轴线平行于平移的方向延伸,彼此可伸缩地连接的第一和第二管线部分沿着该平移方向推入和推出。此外,设置如下:最大长度变化由护套元件的纵向延伸来确定。特别地,设置如下:用于在缩回状态和延伸状态之间传送管线的装置通过联接部件或支架的枢转运动而联接,即,可操作地连接。设置如下:当联接部件从中央位置(其中联接部件沿着半挂车基本上平行于假想的中央轴线对准)枢转时,发生从缩回状态到延伸状态的转变。在上下文中,第一管线部分和第二管线部分被理解为可以相对于彼此移位或移动的独立部件。特别地,第一和第二管线部分形成复合管线,并且带有管线的整个装置直接或间接地与接口区域中的联接器或插头连接。优选地,该装置未形成连接器的一部分,即,未经由装置本身进行连接。取而代之的是,利用该装置,可以在接口区域的一侧将管线保持在张力下。优选地,即使管线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对于彼此可移动,它们也彼此永久连接,使得它们可以在缩回状态和延伸状态之间转变。优选地,即使第一和第二管线部分是相对于彼此可以移动的两个部件,它们之间也存在永久的接触。此外,设置如下:第一管线部分和/或第二管线部分至少部分地、特别是完全地穿过护套元件或在护套元件内延伸。因此,特别地设置如下:护套元件提供用于管线的通道或线缆管道。例如,护套元件不是第二管线部分的一部分。此外,优选的是,特别是在非枢转状态下,使第一管线部分和/或第二管线部分或者护套元件基本上平行于车辆的纵向轴线对准。还设置如下:为了联接管线,管线安装成使得其可以借助于伸缩机构在与车辆的纵向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移位。特别地,设置如下:未利用伸缩机构进行用于联接的管线的回转运动,而是设置伸缩机构用于管线的目标长度补偿,这在联接期间发生。方便地,所述护套元件支撑在保持装置中,从而平移地可移位或可重新定位。通过将护套元件安装在保持装置中,可以在缩回状态和延伸状态之间的转变期间使护套元件移位。为此,该保持装置包括凹部,特别是圆形凹部,在组装状态下,护套元件穿过该凹部。优选地,凹部设计为精确地适配(带有游隙)护套元件的外周。从护套元件可以沿着其移位的平移方向看,凹部设计得很宽以致护套元件对准并保持在保持装置中。这意味着,凹部确定了在操作过程中护套元件沿着其移位的平移方向。优选地,所述护套元件经由弹簧元件与所述保持装置连接,所述弹簧元件在所述管线的延伸状态下被预张紧。有利的是,护套元件通过预张紧自动返回到缩回状态。由于与联接部件的主动连接,所以有利的是,联接部件优选自动地返回到其中央位置。例如,弹簧元件设计成缠绕在护套元件的外周上的螺旋弹簧。这意味着,护套元件有利地支撑并稳定弹簧元件的对准。此外,意图是,弹簧元件的一端支撑在保持装置上,特别是在保持装置的直接与凹部相邻的区域中。弹簧元件的相对的另一端由从护套元件突出的轴环支撑。轴环可以是封闭的或中断式的,并且优选从护套元件、特别是其外周垂直地突出。此外,可以想到的是,在保持装置和/或轴环上设有凹槽或狭槽,在组装状态下弹簧元件的端部配合在其中。以这种方式,可以紧固弹簧元件以防止其在径向方向上意外滑动。方便的是,所述护套元件经由线缆元件与枢转安装的联接部件、特别是支架连接。以这种方式,可以与联接部件的回转运动同步地使装置从缩回状态转变到延伸状态。优选地,线缆元件与管线分开,使得装置可以从缩回状态转变到延伸状态,而不需要必须经由管线、特别是经由第二管线部分作用在装置上的张力。为此,例如,可以想到的是,线缆连接到护套元件并且至少在某些区域中优选平行于护套元件的平移方向对准。优选地,护套元件和联接部件之间的线缆在管线的缩回状态下处于张力下,而第二管线部分在缩回状态下略微松弛,即,不处于张力下。这允许在使第二管线部分处于张力下之前开始从缩回状态到延伸状态的转变。这还可以保护管线。优选地,所述线缆元件包括作为中央纤维的钢丝。这进一步提高了线缆元件的回弹性。所述护套元件与所述联接部件连接,使得当所述联接部件枢转时,第一管线部分和第二管线部分相对于彼此平移地移位。特别地,意图是,护套元件的偏移与联接部件的回转运动相协调。这意味着,联接部件枢转地越远,护套元件相对于保持装置移位得越远。优选地,意图是,在联接部件的最大偏转处,护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在缩回状态和延伸状态之间传送管线的装置(1),其中所述管线配置在半挂车牵引车和半挂车之间的接口区域中,其中所述管线具有第一管线部分(31)和第二管线部分(32),并且其中所述管线在所述延伸状态下比在所述缩回状态下长,所述装置包括护套元件(10),第一管线部分(31)和第二管线部分(32)经由所述护套元件通过形成伸缩机构能够连接,从而在所述缩回状态和所述延伸状态之间进行传送。/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02 DE 102018100025.11.一种用于在缩回状态和延伸状态之间传送管线的装置(1),其中所述管线配置在半挂车牵引车和半挂车之间的接口区域中,其中所述管线具有第一管线部分(31)和第二管线部分(32),并且其中所述管线在所述延伸状态下比在所述缩回状态下长,所述装置包括护套元件(10),第一管线部分(31)和第二管线部分(32)经由所述护套元件通过形成伸缩机构能够连接,从而在所述缩回状态和所述延伸状态之间进行传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其中所述护套元件(10)支撑在保持装置(30)中,从而能够平移地移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1),其中所述护套元件(10)经由弹簧元件(18)与所述保持装置(30)连接,并且其中所述弹簧元件(18)在所述管线的延伸状态下被预张紧。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其中所述护套元件(10)经由线缆元件与枢转安装的联接部件、特别是支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1),其中所述线缆元件包括作为中央纤维的钢丝。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置(1),其中所述护套元件(10)与所述联接部件连接,使得当所述联接部件枢转时,第一管线部分(31)和第二管线部分(32)相对于彼此平移地移位。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其中借助于另外的保持装置(40)来固定第一管线部分(31),特别是相对于所述保持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里奥·塞巴斯蒂安·科斯特
申请(专利权)人:塞夫霍兰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