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式的线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691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滚筒式的线体,其包括至少一个传送单元,各传送单元沿传输方向依次布置构成传输通道,各传送单元布置有独立的开关,传送单元包括主传送机构和至少一个辅助传送机构,主传送机构包括主机架和若干个主滚筒件,主机架中布置有主驱动装置,主驱动装置包括主电机和主传动杆,主传动杆通过平皮带分别驱动各主滚筒件,辅助传送机构包括辅助机架和若干个辅助滚筒件,辅助机架中布置有辅助驱动装置,辅助驱动装置包括辅助电机和辅助传动杆,辅助传动杆通过平皮带分别驱动各辅助滚筒件。辅助传动机构用于增加传输通道的宽度,平皮带驱动可降低噪音,平稳传动,传送单元具有独立的开关,可单独控制启停,可广泛应用于传输设备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滚筒式的线体
本技术涉及传输设备
,特别涉及滚筒式的线体。
技术介绍
滚筒输送线体通常用来连续输送物料,具有输送能力大、运距大的特点,还可在输送过程中同时完成若干工艺操作,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常用的滚筒输送线体中每两相邻的输送辊之间一般是采用链传动的方式传送,噪音大,振动大。另外,现有滚筒输送线体多为连续输送的工作方式,若中途某一操作工序延误了时间,滚筒输送线体由于其连续传送的特点而导致后续的物料继续向前传送,从而导致该操作工序错乱,若此时关闭滚筒输送线体的传输,待该操作工序回复正常后继续传输物料,那么又将影响生产效率。另外,传统的滚筒输送线体的宽度固定,若需要传送较宽的板材,需要定制相应宽度的滚筒,这无疑会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降低噪音,避免影响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滚筒式的线体,其包括至少一个传送单元,各传送单元沿传输方向依次布置构成传输通道,各传送单元布置有独立的开关,传送单元包括主传送机构和至少一个辅助传送机构,各辅助传送机构并排布置,各辅助传送机构位于主传送机构的同一侧,主传送机构包括主机架和若干个主滚筒件,主机架中布置有主驱动装置,主驱动装置包括主电机和主传动杆,主传动杆通过平皮带分别驱动各主滚筒件,辅助传送机构包括辅助机架和若干个辅助滚筒件,辅助机架中布置有辅助驱动装置,辅助驱动装置包括辅助电机和辅助传动杆,辅助传动杆通过平皮带分别驱动各辅助滚筒件。进一步,主传送机构的入料端和出料端分别布置有检测器,检测器为光电反射器。进一步,检测器通过第一横梁和第一安装板安装在传输通道的上方,检测器安装在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通过螺钉和滑块螺母安装在第一横梁上,第一横梁为铝型材。进一步,第一横梁通过第一竖梁安装在主机架,第一横梁通过第一角座布置在第一竖梁的顶部,第一角座与第一横梁之间通过螺钉和滑块螺母安装,第一角座与第一竖梁之间通过螺钉和滑块螺母安装,第一竖梁为铝型材。进一步,主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齿形带驱动主传动杆,辅助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齿形带驱动辅助传动杆。进一步,主滚筒件的两端分别通过支座安装在主机架上,辅助滚筒件的两端分别通过支座安装在辅助机架上。进一步,支座的顶部成型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的一端为敞口,第一安装槽的敞口端位于支座的顶部。进一步,主机架的一侧布置有挡边组件,挡边组件包括护栏,护栏上用于抵住工件的一侧布置有防护垫。进一步,护栏通过至少两个第二竖梁安装在主机架,第二竖梁的上端布置有用于安装护栏的支撑轴。进一步,第二竖梁的上端成型有用于夹紧支撑轴的第二安装槽,支撑轴可沿自身轴线方向在第二安装槽中移动。有益效果:设计辅助传动机构布置在主传送机构的一侧,用于增加传输通道的宽度;采用平皮带驱动主滚筒件和辅助滚筒件,从而降低噪音,确保平稳传动,传送单元具有独立的开关,可单独控制启停。本技术结构合理,可广泛应用于传输设备
附图说明图1为传送单元的结构图;图2为主传送机构的机构图;图3为主传送机构的侧视图;图4为检测器、第一横梁和第一竖梁的结构图;图5为护栏、第二竖梁和支撑轴的结构图,图中护栏显示为一部分长度;图6为辅助传送机构的结构图;图7为图6中A区域的局部视图;图8为辅助传送机构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至图8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涉及滚筒式的线体,其包括至少一个传送单元,各传送单元沿传输方向依次布置构成传输通道。若传送单元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各传送单元布置有独立的开关,因此可单独启停各传送单元。以线体的出口端的传送单元为第一个传送单元,之后的传送单元编号依次递增,板材进入第一个传送单元,若第二个传送单元中也有板材在传送,那么第二个传送单元暂停传送,待第一个传送单元中的板材传送完成,第二个传送单元再继续传送。相应的,后面的各传送单元均采用这种方式,因此在后的传送单元起到暂存板材的作用。采用这种分段式的传送方式,可增加进入传输通道的板材数量。传送单元包括主传送机构和至少一个辅助传送机构,各辅助传送机构并排布置,各辅助传送机构位于主传送机构的同一侧,辅助传送机构用于增加传输通道的宽度,可根据板材宽度确定辅助传送机构的数量。各主传送机构包括主机架12和若干个主滚筒件11,主机架12中布置有主驱动装置,主驱动装置包括主电机13和主传动杆14,主传动杆14通过平皮带分别驱动各滚筒件,平皮带与主滚筒件11的数量对应,主传动杆14与平皮带之间为半交叉传动。辅助传送机构包括辅助机架29和若干个辅助滚筒件26,辅助机架29中布置有辅助驱动装置,辅助驱动装置包括辅助电机27和辅助传动杆28,辅助传动杆28通过平皮带分别驱动各辅助滚筒件26,平皮带有辅助滚筒件26的数量对应,辅助传动杆28与平皮带之间为半交叉传动。同一个传送单元中,开关同时控制主电机13和辅助电机27的启停。相比于传统的链传动方式,主传送机构和辅助传送机构中采用平皮带传动具有高速、噪音低等优点。主电机13的输出端通过齿形带驱动主传动杆14,辅助电机27的输出端通过齿形带驱动辅助传动杆28,齿形带传动具有传动平稳、同步等优点,方便主滚筒件11的即时启停。主滚筒件11的两端分别通过支座15安装在主机架12上,辅助滚筒件26的两端分别通过支座15安装在辅助机架29上。支座15的顶部成型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的一端为敞口,第一安装槽的敞口端位于支座15的顶部,因此方便主滚筒件11从支座15上装拆。主机架12的一侧布置有挡边组件,具体的为,挡边组件和辅助传送机构分别位于主机架12的两侧,挡边组件防止板材从传输通道的侧面掉落。挡边组件包括护栏21,护栏21上用于抵住工件的一侧布置有防护垫22,可避免板材侧边产生划痕,防护垫22可选用泡棉或泡沫材料。护栏21通过至少两个第二竖梁23安装在主机架12,第二竖梁23的上端布置有用于安装护栏21的支撑轴24。第二竖梁23的上端成型有用于夹紧支撑轴24的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为U型槽,支撑轴24可沿自身轴线方向在第二安装槽中移动,支撑轴24的位置调整完成后,通过螺栓和螺母锁紧第二安装槽的敞口,从而固定支撑轴24。主传送机构的入料端和出料端分别布置有检测器16,检测器16用于检测板材的前端,检测器16为光电反射器。需要说明的是,检测器16与挡边组件布置在主机架12的同一侧。检测器16通过第一横梁17和第一安装板18安装在传输通道的上方,检测器16安装在第一安装板18,第一安装板18通过螺钉和滑块螺母安装在第一横梁17上,第一横梁17为铝型材,铝型材的外侧成型有可供滑块螺母安装的槽体,检测器16可在第一横梁17上移动调整位置。第一横梁17通过第一竖梁19安装在主机架12,第一横梁17通过第一角座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滚筒式的线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传送单元,各传送单元沿传输方向依次布置构成传输通道,各传送单元布置有独立的开关,传送单元包括主传送机构和至少一个辅助传送机构,各辅助传送机构并排布置,各辅助传送机构位于主传送机构的同一侧,主传送机构包括主机架(12)和若干个主滚筒件(11),主机架(12)中布置有主驱动装置,主驱动装置包括主电机(13)和主传动杆(14),主传动杆(14)通过平皮带分别驱动各主滚筒件(11),辅助传送机构包括辅助机架(29)和若干个辅助滚筒件(26),辅助机架(29)中布置有辅助驱动装置,辅助驱动装置包括辅助电机(27)和辅助传动杆(28),辅助传动杆(28)通过平皮带分别驱动各辅助滚筒件(26)。/n

【技术特征摘要】
1.滚筒式的线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传送单元,各传送单元沿传输方向依次布置构成传输通道,各传送单元布置有独立的开关,传送单元包括主传送机构和至少一个辅助传送机构,各辅助传送机构并排布置,各辅助传送机构位于主传送机构的同一侧,主传送机构包括主机架(12)和若干个主滚筒件(11),主机架(12)中布置有主驱动装置,主驱动装置包括主电机(13)和主传动杆(14),主传动杆(14)通过平皮带分别驱动各主滚筒件(11),辅助传送机构包括辅助机架(29)和若干个辅助滚筒件(26),辅助机架(29)中布置有辅助驱动装置,辅助驱动装置包括辅助电机(27)和辅助传动杆(28),辅助传动杆(28)通过平皮带分别驱动各辅助滚筒件(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的线体,其特征在于:主传送机构的入料端和出料端分别布置有检测器(16),检测器(16)为光电反射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筒式的线体,其特征在于:检测器(16)通过第一横梁(17)和第一安装板(18)安装在传输通道的上方,检测器(16)安装在第一安装板(18),第一安装板(18)通过螺钉和滑块螺母安装在第一横梁(17)上,第一横梁(17)为铝型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筒式的线体,其特征在于:第一横梁(17)通过第一竖梁(19)安装在主机架(12),第一横梁(17)通过第一角座(20)布置在第一竖梁(19)的顶部,第一角座(20)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建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宁基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