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单耳耳机、智能电子设备、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4946815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3:07
能够识别用户捂嘴手势下发声的单耳耳机、智能电子便携设备和语音交互唤醒方法。单耳耳机具有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以及具有一块电路板,电路板上具有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执行如下操作:接收所述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采集的信号;分析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采集的信号,识别用户是否在做捂嘴手势的状态下发声。所述识别结果可以触发语音输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准确地识别出捂嘴手势下的语音输入;另外在由耳机自身电路板对信号进行接受和处理的情况下,不需要额外解决数据传输和信号的时间同步问题,节省电能,且保证高识别精度;使用效率更高、收音质量高、隐私性与社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耳耳机、智能电子设备、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本专利技术总的来说涉及语音输入领域,且更为具体地,涉及智能电子设备、语音输入触发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语音识别算法日益成熟,语音输入因其在交互方式上的高自然性与有效性而正变得越来越重要。用户可以通过语音与移动设备(手机、手表等)进行交互,完成指令输入、信息查询、语音聊天等多种任务。而在何时触发语音输入这一点上,现有的解决方案都有一些缺陷:1.物理按键触发按下(或按住)移动设备的某个(或某些)物理按键后,激活语音输入。该方案的缺点是:需要物理按键;容易误触发;需要用户按键。2.界面元素触发点击(或按住)移动设备的屏幕上的界面元素(如图标),激活语音输入。该方案的缺点是:需要设备具备屏幕;触发元素占用屏幕内容;受限于软件UI限制,可能导致触发方式繁琐;容易误触发。3.唤醒词(语音)检测以某个特定词语(如产品昵称)为唤醒词,设备检测到对应的唤醒词后激活语音输入。该方案的缺点是:隐私性和社会性较差;交互效率较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耳耳机,具有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以及具有一块电路板,电路板上具有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执行如下操作:/n接收所述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采集的信号;/n分析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采集的信号,识别用户是否在做捂嘴手势的状态下发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耳耳机,具有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以及具有一块电路板,电路板上具有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执行如下操作:
接收所述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采集的信号;
分析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采集的信号,识别用户是否在做捂嘴手势的状态下发声。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耳机,还具备用于检测佩戴耳机的用户说话的说话检测模块,其中
在分析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识别用户是否在做捂嘴手势的状态下发声动作之前,所述耳机上的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说话检测模块检测佩戴耳机的用户是否在说话,以及在识别到用户开始说话之后,打开耳机上的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进行声音信号采集并识别。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耳机,所述“分析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采集的信号,识别用户是否在做捂嘴手势的状态下发声”,包括:
对从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采集到的两路声音信号做人声信号增强
分别计算两路增强后信号的能量幅值,计算所述两路信号的能量幅值比值,识别耳外麦克风采集的用户声音信号在从用户口腔发出通过空气传到耳外麦克风之间的路径上有没有被遮挡,并基于此判断用户是否在做捂嘴手势的状态下发声。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耳机,所述耳外的麦克风是空气传导麦克风。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耳机,所述耳内的麦克风为空气传导麦克风或骨传导麦克风。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耳机,所述分析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识别用户是否在做捂嘴手势的状态下发声包括:
计算耳机上的耳内麦克风和耳外麦克风接收到的用户声音信号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纯史元春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