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厨垃圾车油脂分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677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车油脂分离结构,属于餐厨垃圾处理技术领域,中隔板、后隔板、两个侧隔板、垃圾箱的前内壁和垃圾箱的顶内壁共同围成上腔体;中隔板以下设有下腔体;垃圾箱后端设有可打开的后盖;后盖顶部铰接在垃圾箱后端顶部;侧隔板和垃圾箱侧内壁之间以及后隔板和后盖内侧壁之间均设有通向下腔体的通道;中隔板、后隔板以及侧隔板上均设有若干个漏口;漏口用于透过上腔体内残渣的油水混合物,使油水混合物流向下腔体;垃圾箱底部设有与下腔体连通的大泄管和小泄管;大泄管和小泄管上均设有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餐厨垃圾车油脂分离结构,可直接在垃圾箱内将残渣内的油水混合物充分回收再分离出油脂和污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厨垃圾车油脂分离结构
本技术属于餐厨垃圾处理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餐厨垃圾车油脂分离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餐厨垃圾车采用小车运输垃圾箱,垃圾箱内人工倾倒有餐馆等地方积留的餐厨垃圾;餐厨垃圾车将餐厨垃圾运输到一个集中处理地,在集中处理地将餐厨垃圾分离成较干的残渣、污水和油脂;残渣通过焚烧处理,污水排放到下水道,油脂进行工业二次利用。如果餐厨垃圾车回收餐厨垃圾后,直接对餐厨垃圾进行分离处理,将不必再建设集中处理地,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但如何在垃圾箱内分离出污水和油脂,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餐厨垃圾车油脂分离结构,拟解决现有餐厨垃圾车回收餐厨垃圾后不能自行分离出污水和油脂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餐厨垃圾车油脂分离结构,包括垃圾箱;所述垃圾箱内设有中隔板、后隔板和两个侧隔板;所述中隔板、后隔板、两个侧隔板、垃圾箱的前内壁和垃圾箱的顶内壁共同围成上腔体;所述中隔板以下设有下腔体;所述垃圾箱后端设有可打开的后盖;所述后盖顶部铰接在垃圾箱后端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餐厨垃圾车油脂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箱(1);所述垃圾箱(1)内设有中隔板(12)、后隔板(34)和两个侧隔板(35);所述中隔板(12)、后隔板(34)、两个侧隔板(35)、垃圾箱(1)的前内壁和垃圾箱(1)的顶内壁共同围成上腔体(15);所述中隔板(12)以下设有下腔体(16);所述垃圾箱(1)后端设有可打开的后盖(22);所述后盖(22)顶部铰接在垃圾箱(1)后端顶部;所述侧隔板(35)和垃圾箱(1)侧内壁之间以及后隔板(34)和后盖(22)内侧壁之间均设有通向下腔体(16)的通道(36);所述中隔板(12)、后隔板(34)以及侧隔板(35)上均设有若干个漏口(19);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厨垃圾车油脂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箱(1);所述垃圾箱(1)内设有中隔板(12)、后隔板(34)和两个侧隔板(35);所述中隔板(12)、后隔板(34)、两个侧隔板(35)、垃圾箱(1)的前内壁和垃圾箱(1)的顶内壁共同围成上腔体(15);所述中隔板(12)以下设有下腔体(16);所述垃圾箱(1)后端设有可打开的后盖(22);所述后盖(22)顶部铰接在垃圾箱(1)后端顶部;所述侧隔板(35)和垃圾箱(1)侧内壁之间以及后隔板(34)和后盖(22)内侧壁之间均设有通向下腔体(16)的通道(36);所述中隔板(12)、后隔板(34)以及侧隔板(35)上均设有若干个漏口(19);所述漏口(19)用于透过上腔体(15)内残渣的油水混合物,使油水混合物流向下腔体(16);所述垃圾箱(1)底部设有与下腔体(16)连通的大泄管(37)和小泄管(38);所述大泄管(37)和小泄管(38)上均设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车油脂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位管(39);所述液位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福伦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市益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