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冷保温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638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冷保温箱,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壁的内胆以及用于分割空间的隔板机构,设置有内胆,采用载冷剂层和蓄冷剂层双层结构,既能通过蓄冷剂层进行保温蓄冷作用,又能通过载冷剂层,利用输入口和输出口与充冷设备连接将预先制冷的低温载冷剂通入,与蓄冷剂层内部的蓄冷剂进行热交换,带走蓄冷剂层吸收的热量,从而提高蓄冷剂层的蓄冷效果,且可反复连续的工作,通过拉筋的作用,防止低温流体造成的材料收缩以及蓄冷相变材料发生相变后的体积膨胀,对箱体的压力升高导致的变形损坏,设置有隔板机构,通过与第一插槽插接,从而将箱体进行横向分割,通过与第二插槽插接,从而将箱体进行纵向分割,使用灵活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冷保温箱
本技术涉及保温箱
,具体为一种蓄冷保温箱。
技术介绍
生鲜农产品及某些特殊的药品(如疫苗)在常温下长时间运输容易造成产品品质的下降,甚至会造成某些药品的药效丧失,因此,为了防止产品的品质下降,需要进行冷链运输,现有的保温箱,结构简单,保温时间短,当需要较长时间的保温时,就需要携带一定数量的蓄冷剂进行更换,增加成本,且现有的保温箱,内部空间单一,物品容易堆积造成压损,所以急需一种蓄冷保温箱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蓄冷保温箱,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冷保温箱,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壁的内胆以及用于分割空间的隔板机构,所述内胆包括载冷剂层和蓄冷剂层,所述载冷剂层和蓄冷剂层均由两个外板和两个外板之间的内仓构成,所述载冷剂层一端外板顶端开设有输入口,所述载冷剂层另一端外板底部开设有输出口,所述蓄冷剂层的内仓内部填充有蓄冷剂,两个所述外板之间均匀安装有拉筋;所述蓄冷剂层一侧外板的底部和边部分别均匀开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隔板机构与第一插槽或第二插槽插入连接,所述隔板机构包括隔板、连接轴和连接齿,两个所述隔板端部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且两个所述隔板连接端错开设有连接齿。优选的,所述外板为一种薄铝板材质的构件。优选的,所述输入口和输出口位置处均安装有导流板。优选的,所述拉筋的形状为L形。优选的,所述第一插槽的槽口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一端通过活动轴与第一插槽槽口边部相连,且所述活动轴两端均安装有扭力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二插槽槽口处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内侧通过弹簧与第二插槽内壁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1、设置有内胆,采用载冷剂层和蓄冷剂层双层结构,既能通过蓄冷剂层进行保温蓄冷作用,又能通过载冷剂层,利用输入口和输出口,与充冷设备连接将预先制冷的低温载冷剂通入,与蓄冷剂层内部的蓄冷剂进行热交换,带走蓄冷剂层吸收的热量,从而提高蓄冷剂层的蓄冷效果,且可反复连续的工作,通过拉筋的作用,防止低温流体造成的材料收缩以及蓄冷相变材料发生相变后的体积膨胀,对箱体的压力升高导致的变形损坏,并通过导流板的作用,引导流体流动,避免流体以最短路径流动,影响热交换效果。2、设置有隔板机构,通过与第一插槽插接,从而将箱体进行横向分割,通过与第二插槽插接,从而将箱体进行纵向分割,隔板机构由两个隔板通过连接轴相连,从而可根据需求将其展开或者合并,进行纵向分割或者横向分割,操作简单,通过第一挡板、活动轴和扭力弹簧的作用,便于将第一插槽的槽口进行遮挡,通过第二挡板和弹簧的作用,便于将第二插槽的槽口进行遮挡,避免外界杂质或者物品进入插槽内部,使用更加便捷可靠。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保温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保温箱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载冷剂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隔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一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插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外壳;2、内胆;3、载冷剂层;4、蓄冷剂层;5、外板;6、内仓;7、输入口;8、输出口;9、导流板;10、拉筋;11、第一插槽;12、第一挡板;13、活动轴;14、扭力弹簧;15、隔板机构;1501、隔板;1502、连接轴;1503、连接齿;16、第二插槽;17、第二挡板;18、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蓄冷保温箱,包括外壳1和位于外壳1内壁的内胆2以及用于分割空间的隔板机构15,内胆2包括载冷剂层3和蓄冷剂层4,载冷剂层3内部通入载冷剂,蓄冷剂层4的内仓302内部填充有蓄冷剂。如图3-4所示,载冷剂层3和蓄冷剂层4均由两个外板301和两个外板301之间的内仓302构成,载冷剂层4一端外板顶端开设有输入口7,载冷剂层4另一端外板底部开设有输出口8,输入口7和输出口8与外部充冷设备连接,由泵将预先制冷的低温载冷剂通入输入口7内部,从而进入载冷剂层3内部,与蓄冷剂层4内部的蓄冷剂进行热量交换,并通过输入口7回流至充冷设备。具体的,两个外板301之间均匀安装有拉筋10,其中拉筋10的形状为L形,便于将两个外板301连接,防止低温流体造成的材料收缩以及蓄冷相变材料发生相变后的体积膨胀,对箱体的压力升高导致的变形损坏。优选的,外板301为一种薄铝板材质的构件,提高传热效率。如图1和5所示,蓄冷剂层4一侧外板301的底部和边部分别均匀开设有第一插槽11和第二插槽16,隔板机构15与第一插槽11或第二插槽16插入连接,隔板机构15包括隔板1501、连接轴1502和连接齿1503,两个隔板1501端部通过连接轴1502活动连接,通过转动连接轴1502,使得两个隔板1501展开或者合并,两个隔板1501连接端错开设有连接齿1503,展开时,两个隔板1501对应的连接齿1503相互卡接,从而两个隔板1501进行固定。如图6所示,第一插槽11的槽口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一挡板12,第一挡板12一端通过活动轴13与第一插槽11槽口边部相连,且活动轴13两端均安装有扭力弹簧14,便于将第一插槽11的槽口遮挡,避免外界杂质或者物品进入。如图7所示,第二插槽16槽口处设有第二挡板17,第二挡板17内侧通过弹簧18与第二插槽16内壁相连,便于将第二插槽16的槽口遮挡,避免外界杂质或者物品进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根据需求,将隔板1501折叠插入第一插槽11内部,隔板1501与第一挡板12接触时,挤压第一挡板12,使其向下转动,从而打开第一插槽11的槽口,方便隔板1501插入,并通过扭力弹簧14的弹性作用使得第一挡板12紧贴隔板1501,对其进行固定,从而将箱体内部空间进行横向分割,拔出隔板1501时,第一挡板12在扭力弹簧14的弹性作用下,自动复原,对第一插槽11的槽口进行遮挡,或者将隔板1501展开,并通过连接齿1503卡接固定,将展开后的隔板1501插入第二插槽16内部,插入时,推动第二挡板17压缩弹簧18,向第二插槽16内部移动,从而将箱体内部空间进行纵向分割,拔出时,第二挡板17在弹簧18的弹性作用下,自动复原,对第二插槽16的槽口进行遮挡,当物体放置在箱体内部后,盖上盖子,通过蓄冷剂层4内部的蓄冷剂对箱体进行保温蓄冷,并通过输入口7和输出口8外接充冷设备,持续向载冷剂层3内部通入预先制冷的低温载冷剂,从而与蓄冷剂层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冷保温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壁的内胆以及用于分割空间的隔板机构,所述内胆包括载冷剂层和蓄冷剂层,所述载冷剂层和蓄冷剂层均由两个外板和两个外板之间的内仓构成,所述载冷剂层一端外板顶端开设有输入口,所述载冷剂层另一端外板底部开设有输出口,所述蓄冷剂层的内仓内部填充有蓄冷剂,两个所述外板之间均匀安装有拉筋;/n所述蓄冷剂层一侧外板的底部和边部分别均匀开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隔板机构与第一插槽或第二插槽插入连接,所述隔板机构包括隔板、连接轴和连接齿,两个所述隔板端部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且两个所述隔板连接端错开设有连接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冷保温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壁的内胆以及用于分割空间的隔板机构,所述内胆包括载冷剂层和蓄冷剂层,所述载冷剂层和蓄冷剂层均由两个外板和两个外板之间的内仓构成,所述载冷剂层一端外板顶端开设有输入口,所述载冷剂层另一端外板底部开设有输出口,所述蓄冷剂层的内仓内部填充有蓄冷剂,两个所述外板之间均匀安装有拉筋;
所述蓄冷剂层一侧外板的底部和边部分别均匀开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隔板机构与第一插槽或第二插槽插入连接,所述隔板机构包括隔板、连接轴和连接齿,两个所述隔板端部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且两个所述隔板连接端错开设有连接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冷保温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守江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冷联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