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边形直线磁阻电机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491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2:35
基于多边形直线磁阻电机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属于直线电机应用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解决压水堆核电站采用外置式磁力提升驱动机构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定子和动子;动子包括衔接部和驱动轴;驱动轴的顶端设置衔接部,驱动轴为正N边形的主轴,驱动轴具有交替分布的N个槽面和N个非槽面;定子包括护套、N列励磁部和N列支撑部,护套为正N边形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空腔结构,在护套的N个外壁面上交错固定N列励磁部和N列支撑部;驱动轴的下端从护套的上端开口同轴插入,驱动轴与护套之间存在机械气隙,驱动轴的N个槽面与N列励磁部对应,N个非槽面与N列支撑部对应;驱动轴在励磁部的作用下实现上下运动,并通过支撑部实现磁浮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多边形直线磁阻电机的控制棒驱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裂变反应堆控制棒的驱动机构,属于直线电机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作为一种安全、清洁而且经济的能源,核能应用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可控链式反应长期持续地获得能量。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关键即在于如何高效安全地控制核反应。在裂变反应堆中,控制棒是控制输出功率和启停堆的重要设备,是目前反应堆的必要控制部件。控制棒由中子的强吸收材料制成,能有效吸收反应堆内的中子,从而控制核反应速率。控制棒组件在堆芯内的运动主要通过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动作来实现。控制棒驱动机构是反应堆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的一种伺服机构,其功能是根据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的指令,驱动控制棒组件在堆芯内保持、提升、插入或快速落棒,以控制核反应速率,实现反应堆的启动、功率调节、停堆和事故工况下的安全控制,保证堆芯安全。因此,控制棒驱动机构执行着启停堆、功率调节和事故状态下快速停堆等任务,是确保反应堆安全可控的重要动作部件。目前世界上技术比较成熟,应用较为广泛的控制棒驱动方式主要有机械驱动、电磁驱动和液体静压驱动等。压水堆核电站的控制棒驱动机构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多边形直线磁阻电机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和动子;/n动子包括衔接部(1)和驱动轴(2);驱动轴(2)的顶端设置衔接部(1),所述衔接部(1)用于固定控制棒,驱动轴(2)为正2N边形的主轴,驱动轴(2)具有交替分布的N个槽面和N个非槽面,每个槽面上沿轴向排布一列齿槽(2-1),N≥2;/n定子包括护套(3)、N列励磁部和N列支撑部,护套(3)为正2N边形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空腔结构,在护套(3)的2N个外壁面上交错固定N列励磁部和N列支撑部;每列励磁部由j个励磁单元(7)构成并沿轴向排列在护套(3)的奇数外壁面上,每列支撑部由k个导向支撑单元(8)构成并沿轴向排列在护套...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多边形直线磁阻电机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和动子;
动子包括衔接部(1)和驱动轴(2);驱动轴(2)的顶端设置衔接部(1),所述衔接部(1)用于固定控制棒,驱动轴(2)为正2N边形的主轴,驱动轴(2)具有交替分布的N个槽面和N个非槽面,每个槽面上沿轴向排布一列齿槽(2-1),N≥2;
定子包括护套(3)、N列励磁部和N列支撑部,护套(3)为正2N边形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空腔结构,在护套(3)的2N个外壁面上交错固定N列励磁部和N列支撑部;每列励磁部由j个励磁单元(7)构成并沿轴向排列在护套(3)的奇数外壁面上,每列支撑部由k个导向支撑单元(8)构成并沿轴向排列在护套(3)的偶数外壁面上,j≥1,k≥2;
驱动轴(2)的下端从护套(3)的上端开口同轴插入,驱动轴(2)与护套(3)之间存在机械气隙,驱动轴(2)的N个槽面与N列励磁部对应,N个非槽面与N列支撑部对应;
驱动轴(2)在励磁部的作用下实现上下运动,并通过支撑部实现磁浮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多边形直线磁阻电机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定子还包括外壳(4)、上端盖(5)和下端盖(6),外壳(4)为正2N边形壳体,外壳(4)设置在N列励磁部和N列支撑部的外部,外壳(4)的上、下开口处设置有上端盖(5)和下端盖(6),上端盖(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鲁寇宝泉葛庆稳罗俊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