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波导到同轴过渡的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波传输过渡结构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脊波导到同轴过渡的结构。
技术介绍
微波在通信、雷达、制导、遥感技术、射电天文学和波谱学方面都有重大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现代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对微波发射系统的性能要求与日俱增。收发器前端作为通信系统中的重点研究对象,其功率的提高会使通信系统在抗干扰、作用距离和通信质量三方面拥有更好的性能表现。如何为其提供稳定的大功率微波一直是该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固态功率器件是在工程中最常使用的功率器件之一,它拥有易于安装、集成和维护等优点。同时其工作电压也较低,在使用寿命和稳定性上相较于电真空器件更可靠。但是相较于发射机动辄几十乃至上百瓦的输出功率需求,现有的半导体材料和制造工艺限制了单个固态芯片的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严重制约了通信系统的发展。因此,科研人员一方面探索和研究新的半导体材料和加工工艺,增加单个功率器件的输出功率。另一方面,通过运用功率合成技术,将多个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叠加合成来提高输出能力。目前对宽带高效的功率合成技术的研究成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波导到同轴过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腔体、下腔体、上盖,以及置于上腔体和下腔体内的单脊波导组件和同轴传输组件,所述上腔体和下腔体相互匹配闭合并密封,形成完整的波导结构,所述单脊波导组件包括感性的金属脊和容性的金属板,所述金属脊的一端为输入端且同轴传输组件的顶端为输出端,所述金属板连接在金属脊的另一端且与金属脊宽带阻抗匹配,所述同轴传输组件连接在金属脊与金属板连接处的顶部,所述上盖连接在同轴传输组件的顶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波导到同轴过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腔体、下腔体、上盖,以及置于上腔体和下腔体内的单脊波导组件和同轴传输组件,所述上腔体和下腔体相互匹配闭合并密封,形成完整的波导结构,所述单脊波导组件包括感性的金属脊和容性的金属板,所述金属脊的一端为输入端且同轴传输组件的顶端为输出端,所述金属板连接在金属脊的另一端且与金属脊宽带阻抗匹配,所述同轴传输组件连接在金属脊与金属板连接处的顶部,所述上盖连接在同轴传输组件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波导到同轴过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从金属脊至的同轴传输组件过渡的结构中,脊波导的波在金属脊与脊波导其它边界的空隙中传播,所述同轴传输组件的连接位置在波导短路面前的1/4波长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脊波导到同轴过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波在脊波导中传播时,从金属脊至同轴传输组件,由金属脊内的主模TE10模转换到同轴传输组件中的TEM模,使得脊波导的单模工作频带宽转为倍频程带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波导到同轴过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传输组件的顶端呈杆状,所述同轴传输组件的底端设置为圆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汪涵,余彩云,王莉,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