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384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支架,包括包括壳体和固定连接于壳体内的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与壳体固定连接的固定架、设置于固定架相对两侧且用于夹持移动终端的两个夹持结构以及用于驱动两个夹持结构相对移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与驱动电机连接的齿轮组件;夹持结构包括滑动件和与滑动件固定连接且位于壳体外的夹持件,两个夹持结构的两个滑动件相对设置有齿条,齿轮组件位于两个齿条之间且与两个齿条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载支架,简化了夹持装置的组成部件,使得夹持装置一体化和模块化,简化了制造工序,且在车载支架出现卡机后能够通过驱动机构中驱动电机与齿轮组件的配合实现自行恢复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支架
本技术属于夹具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载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车载支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用于装夹和承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一种夹具,便于驾驶员在驾车时方便接听电话或导航,一方面解决了部分汽车内没有合适的位置用于放置移动终端设备,另一方面方便驾驶员查看移动终端设备接收的讯息,有效提高驾驶员安全驾驶汽车。车载支架内部安装有传动组件,现有技术中的传动组件包括齿轮和齿条等传动部件,但由于传动结构结构复杂,没有模块化,加工工序复杂不利于生产,同时容易导致车载支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卡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载支架内部的夹持组件结构复杂,没有形成模块化,容易造成卡机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载支架,包括壳体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内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的固定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相对两侧且用于夹持移动终端的两个夹持结构以及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持结构相对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内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的固定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相对两侧且用于夹持移动终端的两个夹持结构以及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持结构相对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齿轮组件;所述夹持结构包括滑动件和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壳体外的夹持件,两个所述夹持结构的两个所述滑动件相对设置有齿条,所述齿轮组件位于两个所述齿条之间且与两个所述齿条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内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的固定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相对两侧且用于夹持移动终端的两个夹持结构以及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持结构相对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齿轮组件;所述夹持结构包括滑动件和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壳体外的夹持件,两个所述夹持结构的两个所述滑动件相对设置有齿条,所述齿轮组件位于两个所述齿条之间且与两个所述齿条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以及与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的蜗杆,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蜗杆之间且与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蜗杆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位于位于两个所述齿条之间且与两个所述齿条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包括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之间设置有阻尼层;或,
所述第二齿轮包括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之间设置有阻尼层;或,
所述第三齿轮包括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之间设置有阻尼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设置有穿透孔,所述第三齿轮部分穿过所述穿透孔并与所述齿条啮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姜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易湘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