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的内短路处理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4379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电池的内短路处理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在锂电池系统有效充电过程中,确定最大电压压降值,所述最大电压压降值为所述锂电池系统中的单体电池在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之间的电压差值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时刻在所述第二时刻之前;若所述最大电压压降值大于0,则判断所述最大电压压降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锂电池内短路并生成不同级别的报警信息;根据所述报警信息的级别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根据利用充电过程中单体电池的电压下降情况快速判定到电池出现内短路故障以及相应级别,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大大降低了由于电池短路引起的事故发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电池的内短路处理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动力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的内短路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动力电池的安全性问题也日益突出。电池内短路往往会引起锂电池系统的容量衰减、局部热失控甚至发生安全事故。电池内短路的主要原因是锂电池系统长期使用或者过多的在大电流及低温条件下充电后,负极极片表面析出金属锂,锂的沉积会形成枝晶刺穿隔膜,从而导致安全性问题,引发安全事故。目前现有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ManagementSystem,BMS)对电池系统内每组电池的电压以及锂电池系统的温度进行实时采集监控,当电池发生内短路或者热失控时,能够通过单体电池电压过低、单体电池压差过大以及电池温度过高等异常报警信息上报,并进行控制。但是,现有BMS中对于内短路没有较好的管理,当内短路发生后,通过温度检测等方法无法快速在第一时间识别处理,从而可能导致后续严重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电池的内短路处理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BMS中对于内短路没有较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的内短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锂电池系统有效充电过程中,确定最大电压压降值,所述最大电压压降值为所述锂电池系统中的单体电池在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之间的电压差值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时刻在所述第二时刻之前;/n若所述最大电压压降值大于0,则判断所述最大电压压降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锂电池内短路并生成不同级别的报警信息;/n根据所述报警信息的级别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的内短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锂电池系统有效充电过程中,确定最大电压压降值,所述最大电压压降值为所述锂电池系统中的单体电池在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之间的电压差值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时刻在所述第二时刻之前;
若所述最大电压压降值大于0,则判断所述最大电压压降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锂电池内短路并生成不同级别的报警信息;
根据所述报警信息的级别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最大电压压降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生成不同级别的报警信息,包括:
判断所述最大电压压降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生成一级报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最大电压压降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生成不同级别的报警信息,包括:
若所述最大电压压降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判断所述最大电压压降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生成二级报警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最大电压压降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生成不同级别的报警信息,包括:
若所述最大电压压降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判断所述最大电压压降值是否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生成三级报警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小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报警信息的级别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
若所述报警信息为一级报警信息或二级报警信息,则将所述一级报警信息或二级报警发送至终端,以指示目标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若所述报警信息为三级报警信息,则控制电池管理系统BMS的主接触器断开,以控制所述B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昕常会楷荆琪崔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