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提高燃料电池多层叠装限位可靠性的金属极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363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燃料电池多层叠装限位可靠性的金属极板结构,包括多层叠装的金属双极板,相邻的金属双极板之间覆有一层膜电极,多层叠装的金属双极板边缘处纵向分布有限位块,所述金属双极板的边缘贴紧分布,金属双极板的边缘相对于金属双极板主体高度较薄,金属双极板的边缘处形成向上和向下翻折的翻边,用于增大金属双极板与限位块的接触面积,避免金属双极板的边缘直接切割限位块,保证限位块的限位功能,提高金属双极板和膜电极等零件的位置精度。通过在金属极板边缘设计翻边结构,增大金属极板边缘与限位块的接触面积,避免极板边缘直接切割限位块,保证限位块的限位功能,提高燃料电池工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提高燃料电池多层叠装限位可靠性的金属极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用金属极板的
,尤其是一种用于提高燃料电池多层叠装限位可靠性的金属极板结构,特别涉及其机械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燃料电池的多个金属双极板和膜电极零件在装配后,通过两端的压板压紧进行固定,并在电堆四周用限位块对各个零件进行限位,防止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振动而造成零件错位。由于限位块与金属极板接触,因此限位块的材质必须是绝缘材料,通常选用塑料。然而金属双极板非常薄,边缘非常锋利,很容易对限位块形成切割,甚至割断限位块,导致限位失效。为了避免燃料电池双极板割断限位块对零件限位产生影响,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提高燃料电池多层叠装限位可靠性的金属极板结构,避免金属双极板切割限位块,保证限位块对金属双极板和膜电极的限位功能,提高燃料电池在实际工作中的可靠性。本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提高燃料电池多层叠装限位可靠性的金属极板结构,包括多层叠装的金属双极板,相邻的金属双极板之间覆有一层膜电极,多层叠装的金属双极板边缘处纵向分布有限位块,所述金属双极板的边缘贴紧分布,金属双极板的边缘相对于金属双极板主体高度较薄,金属双极板的边缘处形成向上和向下翻折的翻边,用于增大金属双极板与限位块的接触面积,避免金属双极板的边缘直接切割限位块,保证限位块的限位功能,提高金属双极板和膜电极等零件的位置精度。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双极板边缘处的翻边高度小于金属双极板主体的高度,避免堆叠压缩后与膜电极组件产生干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提高燃料电池多层叠装限位可靠性的金属极板结构,包括多层叠装的金属双极板,相邻的金属双极板之间覆有一层膜电极,多层叠装的金属双极板边缘处纵向分布有限位块,所述金属双极板的边缘贴紧分布,金属双极板的边缘相对于金属双极板主体高度较薄,金属双极板的边缘处形成向上的正向波浪形和向下的反向波浪形。进一步的,所述正向波浪形由若干矩形凸起部等间距分布形成在金属双极板1的边缘处,矩形凸起在金属双极板1的边缘处呈向上凸起分布。进一步的,所述反向波浪形由若干矩形凸起部等间距分布形成在金属双极板1的边缘处,矩形凸起在金属双极板1的边缘处呈向下凸起分布。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燃料电池多层叠装限位可靠性的金属极板结构,通过在金属极板边缘设计翻边结构,增大金属极板边缘与限位块的接触面积,避免极板边缘直接切割限位块,保证限位块的限位功能,提高燃料电池工作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装配状态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传统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传统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切割限位块示意图。其中:1、金属双极板;2、极板翻边结构;3、膜电极;4、限位块;5、压板;6、端板;7、螺栓;8、绝缘板;9、集流板;10、正向波浪形;11、反向波浪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燃料电池多层叠装限位可靠性的金属极板结构,如图1中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包括多层叠装的金属双极板1,相邻的金属双极板1之间覆有一层膜电极3,多层叠装的金属双极板1边缘处纵向分布有限位块4,所述金属双极板1的边缘贴紧分布,金属双极板1的边缘相对于金属双极板1主体高度较薄,金属双极板1的边缘处形成向上和向下翻折的翻边2。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金属双极板1边缘处的翻边2高度小于金属双极板1主体的高度,避免堆叠压缩后与膜电极组件产生干涉。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燃料电池多层叠装限位可靠性的金属极板结构,如图2中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包括多层叠装的金属双极板1,相邻的金属双极板1之间覆有一层膜电极3,多层叠装的金属双极板1边缘处纵向分布有限位块4,所述金属双极板1的边缘贴紧分布,金属双极板1的边缘相对于金属双极板1主体高度较薄,金属双极板1的边缘处形成向上的正向波浪形10和向下的反向波浪形11。正向波浪形10和向下的反向波浪形11呈上下对称分布。波浪形边缘结构增大了双极板边缘与限位块的接触面积,避免限位块被割断,进而保证了双极板和膜电极的位置准确性。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正向波浪形10由若干矩形凸起部等间距分布形成在金属双极板1的边缘处,矩形凸起在金属双极板1的边缘处呈向上凸起分布。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反向波浪形11由若干矩形凸起部等间距分布形成在金属双极板1的边缘处,矩形凸起在金属双极板1的边缘处呈向下凸起分布。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正向波浪形10和向下的反向波浪形11可为半圆形、三角形、半椭圆形、梯形、或者,其它有规则的形状。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提高燃料电池多层叠装限位可靠性的金属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叠装的金属双极板(1),相邻的金属双极板(1)之间覆有一层膜电极(3),多层叠装的金属双极板(1)边缘处纵向分布有限位块(4),所述金属双极板(1)的边缘贴紧分布,金属双极板(1)的边缘相对于金属双极板(1)主体高度较薄,金属双极板(1)的边缘处形成向上和向下翻折的翻边(2)。/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提高燃料电池多层叠装限位可靠性的金属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叠装的金属双极板(1),相邻的金属双极板(1)之间覆有一层膜电极(3),多层叠装的金属双极板(1)边缘处纵向分布有限位块(4),所述金属双极板(1)的边缘贴紧分布,金属双极板(1)的边缘相对于金属双极板(1)主体高度较薄,金属双极板(1)的边缘处形成向上和向下翻折的翻边(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燃料电池多层叠装限位可靠性的金属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双极板(1)边缘处的翻边(2)高度小于金属双极板(1)主体的高度,避免堆叠压缩后与膜电极组件产生干涉。


3.用于提高燃料电池多层叠装限位可靠性的金属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叠装的金属双极板(1),相邻的金属双极板(1)之间覆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天豪胡鹏毕飞飞杜祥永彭林法蓝树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治臻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