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类碳基负极材料表面改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4352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墨类碳基负极材料表面改性的方法,具体为:将石墨类碳材料与顺丁烯二酸酐或其衍生物混合,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加热反应,除去未反应物料后得到预改性石墨类碳材料;后将预改性石墨类碳材料与改性剂在催化剂或脱水剂的作用下反应,除去未反应的有机原料,即得到表面改性的石墨类碳基负极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石墨类碳基负极材料表面改性的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提高了碳基负极材料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倍率性能和加工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类碳基负极材料表面改性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类碳基负极材料表面改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在其首次充电时,部分电解质组分会在负极表面分解,产生气体,并在电极上形成一层由多种无机、有机锂化合物构成的钝化层,称为固体电解质界面(solidelectrolyteinterface,SEI)。SEI是锂离子的良导体,却是电子绝缘体。良好的SEI层能够抑制电解液的进一步分解,并阻止溶剂分子随锂离子共嵌入石墨等碳基负极中而造成负极容量的不可逆下降,从而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但在电池工作、存储过程中SEI会缓慢发生增生、分解、开裂、脱落等,消耗着电池内部有限的锂源,并导致电池阻抗逐渐增大,最终引起电池性能的衰退。这一系列特点使得SEI成为影响锂离子电池寿命的一个关键因素。由于SEI层处于电解液与负极的界面处,因此可通过修饰负极材料表面的方式来增强SEI。如在石墨表面包覆碳(CN110642237A、CN109599546A)、金属氧化物(CN102903898B、CN103633288A)、盐(CN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类碳基负极材料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石墨类碳材料与顺丁烯二酸酐或其衍生物混合,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加热反应;/n(2)通过溶剂溶解、蒸馏或升华的方式除去步骤(1)中未反应的有机原料,得到预改性石墨类碳材料;/n(3)将步骤(2)所得的预改性石墨类碳材料与改性剂混合,在催化剂或脱水剂的作用下反应;/n(4)通过溶剂溶解、蒸馏或升华的方式除去步骤(3)中未反应的有机原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类碳基负极材料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石墨类碳材料与顺丁烯二酸酐或其衍生物混合,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加热反应;
(2)通过溶剂溶解、蒸馏或升华的方式除去步骤(1)中未反应的有机原料,得到预改性石墨类碳材料;
(3)将步骤(2)所得的预改性石墨类碳材料与改性剂混合,在催化剂或脱水剂的作用下反应;
(4)通过溶剂溶解、蒸馏或升华的方式除去步骤(3)中未反应的有机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类碳基负极材料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石墨类碳材料与顺丁烯二酸酐或其衍生物的质量比为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类碳基负极材料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石墨类碳材料为石墨、中间相碳微球、软碳、硬碳、导电炭、碳纳米管、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类碳基负极材料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加热温度为50~210℃,反应时间6~48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类碳基负极材料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反应温度为0~210℃,反应时间为3~48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晓辉祝捷乔志鹏郑铁江蒋国强曹圣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百川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