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ED)具有成本低、光效高、节能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照明、可见光通信及发光显示等场景。而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是将传统的LED微缩后形成微米级间距的阵列以达到超高的分辨率,从而可用于显示领域。Micro-LED显示相对于传统的液晶显示(LCD)及有机发光显示(OLED),具备发光寿命长、亮度高、体积轻薄、功耗低、像素密度高等优势,成为以高真实度、互动与个性化显示为主要特点的第三代显示的代表。目前,常用的Micro-LED显示是通过用Micro-LED芯片发出的光线激发量子点材料来发光实现彩色显示,而该技术由于需要考虑量子点材料色彩转换及光效提取效率低的问题,因此,需要将量子点材料的厚度设置的较厚,这就使得相邻像素间容易产生串扰,从而影响显示质量。【申请内容】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以上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衬底基板;/n多个微型LED组,所述微型LED组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所述微型LED组包括至少三个微型LED,所述微型LED组中的至少两个所述微型LED的长度方向不同;/n遮挡层,所述遮挡层包括遮挡部和多个开口部;所述遮挡部位于相邻的所述微型LED之间,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微型LED一一对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基板;
多个微型LED组,所述微型LED组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所述微型LED组包括至少三个微型LED,所述微型LED组中的至少两个所述微型LED的长度方向不同;
遮挡层,所述遮挡层包括遮挡部和多个开口部;所述遮挡部位于相邻的所述微型LED之间,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微型LED一一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LED组中相邻设置的微型LED之间的遮挡部的宽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LED组中包括第一微型LED、第二微型LED及第三微型LED;
所述微型LED组中,所述第一微型LED、所述第二微型LED及所述第三微型LED呈三角形排布,且所述第三微型LED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微型LED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与同一微型LED组对应的开口部中,相邻设置的所述开口部的相邻边缘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LED为发第一颜色光的微型LED;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颜色量子点转换层与第三颜色量子点转换层,所述第二颜色量子点转换层与所述第二微型LED对应设置;所述第三颜色量子点转换层与所述第三微型LED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颜色光激发所述第二颜色量子点转换层发第二颜色光,所述第一颜色光激发所述第三颜色量子点转换层发第三颜色光;
所述第一颜色光、所述第二颜色光及所述第三颜色光的波长各不相同;所述第一颜色光的波长小于所述第二颜色光的波长,且小于所述第三颜色光的波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开口部包括开口组,所述开口组与所述微型LED组一一对应;
所述开口组中包括第一开口部、第二开口部及第三开口部,所述第一开口部与所述第一微型LED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开口部与所述第二微型LED对应设置,所述第三开口部与所述第三微型LED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开口部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开口部的面积,并且所述第一开口部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三开口部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大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所述第三开口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微型LED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三开口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与所述第三微型LED的宽度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晓越,曾洋,唐诗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