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卫东专利>正文

可改变管路内流体雷诺数提高换热功效的方法及调拌器技术

技术编号:2494279 阅读:4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提高换热器管路热功效率的方法及调拌器,其特征在于:在换热器管路封口前置入一种长度与管路相适应的条形调拌器;条形调拌器头尾或间隔与换热器管路内壁固定。所述调拌器由截面呈不同几何状的条形体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高换热器管路热功效率的方法及调拌器设计科学,方法简单、实施方便,所述的调拌器结构简单、制作工艺要求低。利用设置在管路内的调拌器来替代原管路内壁上的螺纹或人字纹,它可对流经管路的工质在压力流动状态下形成调节搅拌功能,改变流经换热管中流体工质的雷诺数,使管路中的流体工质处于最佳的紊流状态,通过提高液体介质与管壁的接触机律,提高换热管的热工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尤其适用于超薄合金材料管制成的换热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换热管,尤其是一种可改变管路内流体雷诺数提 高换热功效的方法及调拌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换热器在同一种工作工质和同等环境条件下,换热器 的热功效率与以下几个方面相关1、 换热管导热性越好,越快,热功率越高;2、 与工质的流速、压力、流量相关,选择匹配合理;3、 与工质的流态相关。当在l、 2相同的工况条件下,工质的紊流状态比平流状态热交换要提高许多,也就是说,热功效的提高与紊 流状态有关。这是由于工质流动中的搅拌运动,打破了层流时的温度 梯度传播方式。给工质的每一个细小体积都提供了最快进行热能交换 的层面,消除了工质本身梯度传热的规律。例如空调换热器采用的换热管,原先都采用内壁光滑的铜管, 为了提高热功效,在换热管铜管的内壁扎制成内螺纹或人字纹,使流 经换热铜管内的工质形成一种紊流状态,以此提高热功效。随着铜管的减薄,铜管内壁螺纹齿高受到限制或降低,直接影响 了紊流效果,导致换热管的热功效下降。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10074946.2公开的超薄合金材料管用作换热管时,同样存在因管壁的超薄化,在管壁内壁加工螺纹不仅经济性 差,而且管壁会产生不均匀化,导致螺纹根部的应力集中,管的强度 下降。虽超薄合金材料管的导热性有了很大提高,换热速度更快。但 是,当工质流经内壁光滑的换热管时,工质处于平流状态,这种平流 状态使其功效不能充分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薄壁管用作换热管时存在的不足,提供 一种可改变管路内流体雷诺数提高换热功效的方法及调拌器。本专利技术可改变管路内流体雷诺数提高换热功效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在换热器管路封口前置入一种长度与管路相适应的条形调拌器。所述换热器管路内设有可阻止内置条形调拌器轴向窜动的弹力卡。所述条形调拌器与换热器管路内管壁间至少留有S =0. lmm间隙。 所述换热管可以是已经弯好的盘管或直管或带翅片的U盘管。 所述换热管可以是铜管、不锈钢管、铝管或碳钢管。 本专利技术可改变管路内流体雷诺数提高换热功效的调拌器,其特征在于由截面呈不同几何状的螺旋状条形体构成。所述螺旋状条形体采用与换热管无电位差的材料制成。 所述与换热管无电位差的材料是不锈钢、塑料、合金材料。 所述螺旋状条形体的截面为单叶片螺旋条形体或十字叶片螺旋条形体或多叶片螺旋条形体或多量根线状麻花形体。本专利技术可改变管路内流体雷诺数提高换热功效的方法及调拌器设计科学,方法简单、实施方便,所述的调拌器结构简单、制作工艺要求低。利用设置在管路内的条形调拌器来替代原管路内壁上的螺纹或人字纹,它可对流经管路的工质在压力流动状态下形成调节搅拌功 能,改变流经换热管中流体工质的雷诺数,使管路中的流体工质处于 最佳的紊流状态,通过提高液体介质与管壁的接触机律,提高换热管 的热工效率。本专利技术方法尤其适用于超薄合金材料管制成的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可改变管路内流体雷诺数提高换热功效的方法及调拌器 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内设有单叶片螺旋条状调拌器的超薄合金换热管结构示 意图;图2是图1所示内设有单叶片螺旋条状调拌器的超薄合金换热管 的A部位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单叶片螺旋条形体调拌器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弹力固定卡结构示意图;图5是弹力固定卡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6是十字叶片螺旋条形体调拌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多叶片螺旋条形体调拌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多量根线状麻花形体调拌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是本专利技术方法在翅片式换热器中的实施结构示意,其方法是在换热器管路l封口前置入长度与 换热器管路1相适应的单叶片螺旋条状调拌器2;单叶片螺旋条状调拌器2的头尾通过弹性固定卡3与换热器管路1内壁固定(见图2), 单叶片螺旋条状调拌器2与换热器管路1内管壁的间隙5 =0. 2mm。所述换热器管路可以是超薄不锈钢管。所述单叶片螺旋条状调拌器2的结构如图3所示,它由截面呈一 字的不锈钢箔片绕拧而成。所述弹力固定卡3如图4或图5所示,为"["形或"U",由不 锈钢丝制成,具有弹力。凭借弹力固定卡3开口端之弹力与换热器管 路1内壁的配合,卡置在换热器管路1内(见图2),阻止换热器管 路l内置的单叶片螺旋条状调拌器2轴向窜动。所述条形调拌器也可以是十字叶片螺旋条形体调拌器4 (见图 6),它由截面呈十字状的不锈钢箔片绕拧而成。所述条形调拌器也可以是多叶片螺旋条形体调拌器5 (见图7), 它由截面呈多交叉状不锈钢箔片绕拧而成。所述条形调拌器也可以是多量根线段排列螺旋条形体调拌器6 (见图8),它由两根并列形成夹状的金属丝61和夹持在两金属丝间 的塑料线段62经螺旋拧制而成。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 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由所提交的 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可改变管路内流体雷诺数提高换热功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换热器管路封口前置入一种长度与管路相适应的条形调拌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改变管路内流体雷诺数提高换热功效 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换热器管路内设有可阻止内置条形调拌器轴向窜动的弹力卡。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可改变管路内流体雷诺数提高换热 功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调拌器与换热器管路内管壁间至少留0. lmm间隙。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可提高换热器管路热功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可以是已经弯好的盘管或直管或带翅片的u盘管。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提高换热器管路热功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可以是铜管、不锈钢管、铝管或碳钢管。6、 一种可改变管路内流体雷诺数提高换热功效的调拌器,其特征在于由截面呈不同几何状的螺旋状条形体构成。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可改变管路内流体雷诺数提高换热功效的调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状条形体采用与换热管无电位差的材料制成。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可改变管路内流体雷诺数提高换热功效的调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换热管无电位差的材料是不锈钢、塑料或合金材料。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可改变管路内流体雷诺数提高换热功效的调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状条形体的截面为单叶片螺旋条形体或十字叶片螺旋 条形体或多叶片螺旋条形体或多量根线段螺旋条形体。全文摘要一种可提高换热器管路热功效率的方法及调拌器,其特征在于在换热器管路封口前置入一种长度与管路相适应的条形调拌器;条形调拌器头尾或间隔与换热器管路内壁固定。所述调拌器由截面呈不同几何状的条形体构成。本专利技术可提高换热器管路热功效率的方法及调拌器设计科学,方法简单、实施方便,所述的调拌器结构简单、制作工艺要求低。利用设置在管路内的调拌器来替代原管路内壁上的螺纹或人字纹,它可对流经管路的工质在压力流动状态下形成调节搅拌功能,改变流经换热管中流体工质的雷诺数,使管路中的流体工质处于最佳的紊流状态,通过提高液体介质与管壁的接触机律,提高换热管的热工效率。本专利技术方法尤其适用于超薄合金材料管制成的换热器。文档编号F28F13/00GK101226041SQ20081006531公开日2008年7月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改变管路内流体雷诺数提高换热功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换热器管路封口前置入一种长度与管路相适应的条形调拌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陈卫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