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盖印编号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器械,包括数量为多个的印章载体以及将多个印章载体夹紧固定排列的固定机构;所述印章载体包括外壳、由实验人员驱动的主动轮、转动轴、从动轮以及传动带;所述主动轮的中部设有适配传动带嵌入的第一容纳槽,相应地,所述从动轮设有适配传动带嵌入的第二容纳槽;所述外壳的侧端均设有用于固定主动轮的限位槽,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外壳内侧相固定,另一端与从动轮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的侧周部固定设有印有不同编号的复印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快速将相应的编号印在培养基盖上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盖印编号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验室器械,具体为一种用于盖印编号的装置。
技术介绍
实验室人员在培养皿皿盖、均质袋等需要加印编号处,会对其进行编号,以便实验人员可快速准确地记录不同菌种在不同培养皿皿盖中的生长情况或者是可清楚地分别出不同批次的样品。传统对培养皿皿盖或均质袋进行编号一般都是通过马克笔在培养皿皿盖或均质袋上书写不同的编号以达到区别的目的。然而,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实验样本的数量往往非常多,如果通过传统书写的方式进行编号,会浪费实验人员大量的时间,且在书写过程中极易发生错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盖印编号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可快速将相应的编号印在培养基盖上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盖印编号的装置,包括数量为多个的印章载体以及将多个印章载体夹紧固定排列的固定机构;所述印章载体包括外壳、由实验人员驱动的主动轮、转动轴、从动轮以及传动带;所述主动轮的中部设有适配传动带嵌入的第一容纳槽,相应地,所述从动轮设有适配传动带嵌入的第二容纳槽;所述外壳的侧端均设有用于固定主动轮的限位槽,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外壳内侧相固定,另一端与从动轮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的侧周部固定设有印有不同编号的复印部。作为优选,所述复印部呈方形,编号刻印于方形的复印部的外壁上。作为优选,主动轮的一侧设有固定套,主动轮背对固定套的一侧设有固定插柱,所述固定插柱和固定套相适配。作为优选,所述外壳靠近主动轮的一侧端设有插柱,相应地,相邻外壳侧端对应侧设有与插柱适配的插孔。作为优选,所述主动轮的侧端设有方便使用者滑动的齿部。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夹紧臂、将固定夹紧臂与印章载体箍紧的锁紧件以及固定端头,所述固定夹紧臂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印章载体的两侧,所述固定端头设有供固定夹紧臂的自由端嵌入的嵌槽。作为优选,所述锁紧件包括固定杆以及锁紧柄部,所述固定杆的两侧端设均有螺纹槽,相应地,所述锁紧柄部的数量为两个,且锁紧柄部的侧壁设有与螺纹槽适配的固定螺纹,所述固定杆分别穿设于两个固定夹紧臂,相应地,所述固定夹紧臂设有适配固定杆穿过的通孔。作为优选,其中一个固定夹紧臂的内侧设有与固定插柱适配的定位套,另一个固定夹紧臂的内侧设有与固定套适配的定位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本技术中,实验人员可通过多个代表不同编号的印章载体直接将一行编号直接印在培养基的表面,且印章载体的数量可根据实际编号的长度进行对应调整。多个印章载体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后,即可进行使用。同时,实验人员可通过转动主动轮,从而带动从动轮发生转动。由于从动轮的周部是设置有复印部的,故实验人员可根据复印部对应的编号进行选择。实验人员通过上述装置,可实现批量对培养基进行编号。如果需要改变编号中的任一个,可通过转动相应印章载体来实现,从而为实验人员节约了大量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盖印编号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盖印编号的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盖印编号的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盖印编号的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印章载体,11、复印部,12、从动轮,13、转动轴,14、传动带,15、主动轮,150、固定套,151、齿部,153、固定插柱,16、限位槽,17、插柱,2、固定夹紧臂,21、定位柱,22、定位套,23、固定杆,240、锁紧柄部,25、固定端头。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盖印编号的装置,包括数量为多个的印章载体1以及将多个印章载体1夹紧固定排列的固定机构;印章载体1包括外壳、由实验人员驱动的主动轮15、转动轴13、从动轮12以及传动带14;主动轮15的中部设有适配传动带14嵌入的第一容纳槽152,相应地,从动轮12设有适配传动带14嵌入的第二容纳槽;外壳的侧端均设有用于固定主动轮15的限位槽16,转动轴13的一端与外壳内侧相固定,另一端与从动轮12转动连接,主动轮15和从动轮12通过传动带14传动连接;从动轮12的侧周部固定设有印有不同编号的复印部11。如图2和图3所示,复印部11呈方形,编号刻印于方形的复印部11的外壁上。本实施例中的复印部11是呈方形的,方形复印部的每个面可刻印有互不相同的数字或者字母,可供实验人员选择。虽然说明书附图中外壳的内腔不大,但是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外壳的内腔是与复印部的转动路径相适配的,相当于可供复印部自由转动(图中未能示出)。如图2和图3所示,主动轮15的一侧设有固定套150,主动轮15背对固定套150的一侧设有固定插柱153,固定插柱153和固定套150相适配。为了让相邻印章载体1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每个印章载体1的两侧端都分别设置有固定插柱153和固定套150,故可避免印章载体1数量较多后发生掉落的情况发生。如图2所示,外壳靠近主动轮15的一侧端设有插柱17,相应地,相邻外壳侧端对应侧设有与插柱17适配的插孔。插孔和插柱17的作用也是为了让印章载体1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如图3所示,主动轮15的侧端设有方便使用者滑动的齿部151。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夹紧臂2、将固定夹紧臂2与印章载体1箍紧的锁紧件以及固定端头25,固定夹紧臂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印章载体1的两侧,固定端头25设有供固定夹紧臂2的自由端嵌入的嵌槽。如图1和图2所示,锁紧件包括固定杆23以及锁紧柄部240,固定杆23的两侧端均设有螺纹槽,相应地,锁紧柄部240的数量为两个,且锁紧柄部240的侧壁设有与螺纹槽适配的固定螺纹,固定杆23分别穿设于两个固定夹紧臂2,相应地,固定夹紧臂2设有适配固定杆23穿过的通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实验人员可通过向两端反向转动锁紧柄部240,可使得锁紧柄部240旋入到固定杆23的螺纹槽中(图2中为了方便起见,未画出实际的结构,但仍以阐述为准),从而使得固定夹紧臂2将印章载体1进行夹紧。而固定端头25的作用就是将固定夹紧臂2背向印章载体1的一端固定住,防止其脱出。如图2所示,其中一个固定夹紧臂2的内侧设有与固定插柱153适配的定位套22,另一个固定夹紧臂2的内侧设有与固定套150适配的定位柱21。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盖印编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量为多个的印章载体(1)以及将多个印章载体(1)夹紧固定排列的固定机构;/n所述印章载体(1)包括外壳、由实验人员驱动的主动轮(15)、转动轴(13)、从动轮(12)以及传动带(14);/n所述主动轮(15)的中部设有适配传动带(14)嵌入的第一容纳槽(152),相应地,所述从动轮(12)设有适配传动带(14)嵌入的第二容纳槽;/n所述外壳的侧端均设有用于固定主动轮(15)的限位槽(16),所述转动轴(13)的一端与外壳内侧相固定,另一端与从动轮(12)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15)和从动轮(12)通过传动带(14)传动连接;/n所述从动轮(12)的侧周部固定设有印有不同编号的复印部(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盖印编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量为多个的印章载体(1)以及将多个印章载体(1)夹紧固定排列的固定机构;
所述印章载体(1)包括外壳、由实验人员驱动的主动轮(15)、转动轴(13)、从动轮(12)以及传动带(14);
所述主动轮(15)的中部设有适配传动带(14)嵌入的第一容纳槽(152),相应地,所述从动轮(12)设有适配传动带(14)嵌入的第二容纳槽;
所述外壳的侧端均设有用于固定主动轮(15)的限位槽(16),所述转动轴(13)的一端与外壳内侧相固定,另一端与从动轮(12)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15)和从动轮(12)通过传动带(14)传动连接;
所述从动轮(12)的侧周部固定设有印有不同编号的复印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盖印编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印部(11)呈方形,编号刻印于方形的复印部(11)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盖印编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轮(15)的一侧设有固定套(150),主动轮(15)背对固定套(150)的一侧设有固定插柱(153),所述固定插柱(153)和固定套(150)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盖印编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靠近主动轮(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雯,王珍,吴岳琴,俞琦娅,李秀通,
申请(专利权)人:绿城农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