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烫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239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烫金机,包括压力装置、加热装置、传送装置,烫金装置,所述烫金装置包括电热板、模具、电化铝箔层、支撑板、螺栓,压力装置位于顶部,电热板固定于所述压力装置下方,所述电热板与所述加热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模具螺栓连接固定于所述电热板下部,所述模具下表面设置烫印字体和图案,所述电化铝箔层位于所述模具下方,且所述电化铝箔层上表面与所述模具下表面存在空隙,所述电性铝箔层通过所述传送装置进行位移,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电化铝箔层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压力装置、加热装置和传送装置三个系统对烫金时的压力、温度和速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使得烫金的效果优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烫金机
本技术涉及印刷
,特别涉及一种烫金机。
技术介绍
烫金工艺是一种不用油墨的特种印刷工艺,所谓烫金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将电化铝箔烫印到承印物表面的工艺过程,烫金机就是完成烫金工艺的设备,其工艺主要是利用热压转移的原理,在合压作用下电化铝与烫印版、承印物接触,由于电热板的升温使烫印版具有一定的热量,电化铝受热使热熔性的染色树脂层和胶粘剂熔化,染色树脂层粘力减小,而特种热敏胶粘剂熔化后粘性增加,铝层与电化铝基膜剥离的同时转印到了承印物上,随着压力的卸除,胶粘剂迅速冷却固化,铝层牢固地附着在承印物上完成一烫印过程;因此烫金的效果取决于温度、压力和烫金速度,现有的烫金机难以很好的控制温度、压力和烫金速度,因此难以达到优质的烫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烫金机,解决了烫金机烫金时难以控制温度、压力和烫金速度从而使烫金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烫金机,包括底座、压力装置、加热装置、传送装置,烫金装置,所述烫金装置包括电热板、模具、电化铝箔层、支撑板、螺栓,所述压力装置位于顶部,所述电热板位于所述压力装置下方,且所述电热板与所述压力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电热板与所述加热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模具位于所述电热板下部,且所述模具与所述电热板通过所述螺栓连接,所述模具下表面设置烫印字体和图案,所述电化铝箔层位于所述模具下方,且所述电化铝箔层上表面与所述模具下表面存在空隙,不直接接触,所述电性铝箔层通过所述传送装置进行位移,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电化铝箔层下方,所述底座位于底部,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底座上方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烫金时,将承印物放置于支撑板和电化铝箔层之间,通过压力装置将固定于压力装置的电热板往下压,带动与电热板固定连接的模具往下压,使得模具压住通过传送装置传送过来的电化铝箔层,使得电化铝箔层上部与模具底面接触,下部与承印物接触,通过加热装置给电热板加热,电热板将热量传递给模具,使得模具发热,由于此时模具与电化铝箔层接触,使得电化铝箔层在受热状态下热熔性的染色树脂层和胶黏剂熔化,铝层和电化铝基膜剥离,铝层转印到承印物上,当压力装置不在对电热板施加向下的压力时,随着压力的卸除,粘胶剂迅速冷却固话,从而使铝层牢固地附着在承印物上,以此完成烫金步骤;通过压力装置、加热装置和传送装置三个系统对烫金时的压力、温度和速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使得烫金的效果优质。作为优选,包括挡板,所述压力装置包括气缸、支撑架、支撑杆,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底座一侧上部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挡板呈竖直设置,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挡板一侧且与所述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气缸位于顶部,所述气缸倒置于所述支撑架且所述气缸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气缸活塞杆远离气缸一端与所述电热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电热板上部,所述支撑杆上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支撑架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设有内螺纹,所述支撑杆上端穿过所述通孔且与所述支撑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下端与所述电热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设置有两根,沿所述气缸活塞杆呈对称分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装置通过气缸的启动来带动电热板的上下移动,从而使固定于电热板下端的模具可以上下移动,当进行烫金时,启动气缸,气缸活塞杆带动电热板往下压,电热板下端的模具也向下压,使得模具与电化铝箔层接触,将电化铝箔层压在模具和承印物之间进行烫金,气缸带动的方式省时省力,提高了烫金效率。作为优选,所述传送装置包括转轴一、限位杆、电机、转轴二,所述电机和所述转轴一分别位于所述烫金装置两侧,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底座上部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远离电机一端与所述转轴二中心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一两侧设置有凸檐,所述电化铝箔层一端位于所述转轴一上且与所述转轴一滚动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转轴二上,且与所述转轴二滚动连接,所述转轴一下部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电化铝箔层上部且与所述电化铝箔层滚动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装置通过电机带动转轴二转动,转轴二带动电化铝箔层进行传送,使得电化铝箔层从转轴一处往转轴二处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对烫金装置下部的电化铝箔层进行烫金,通过电机控制省时省力,也可以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来控制电化铝箔层的移动速度,使得烫金效果更好。作为优选,还包括送带调节开关和延时调节开关,所述送带调节开关与所述延时调节开关均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送带调节开关和延时调节开关,且送带调节开关和延时调节开关与电机电性连接,因此通过送带调节开关来调节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传送的速度,通过延时调节开关开控制电机的启动和待机,使得在烫金时电机处于待机状态未转动从而使电化铝箔层能够在静止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烫金,提高烫金的质量,当烫金完成时电机延时启动进行下一部分的电化铝箔层的烫金,也提高了烫金的效率。作为优选,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调节开关、温控开关,所述加热调节开关和温控开关均与所述电热板电性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加热调节开关和温控开关,且与电热板电性连接,因此可以通过加热调节开关来控制电热板的温度,使得电热板达到最佳得烫金温度,从而提高烫金质量,且可以通过温控开关来保持此最佳温度,从而能长期稳定的处于最佳温度来进行烫金。作为优选,所述模具设置有多种,分别有不同的烫印字体和图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种不同的模具,可以对进行多种不同效果的烫金,扩大了烫金的适用性,一个装置多个模的设置,只需更换模具就能达到不同的烫金效果,简单便捷。作为优选,还包括总控制箱,所述总控制箱位于所述挡板一侧且与所述挡板固定连接,所述送带调节开关、延时调节开关、加热调节开关和温控开关均位于所述总控制箱上,所述总控制箱上还设有计数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送带调节开关、延时调节开关、加热调节开关和温控开关均设置于总控制箱时,使得烫金时开关的控制操作均可以在总控制箱上实现,便捷高效,总控制箱上还设置有计数器,可以对烫金的数量进行记录且显示,因此可以根据想要的烫金次数进行烫金,不会出现多烫浪费材料或者少烫数量达不到要求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用于展示压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用于展示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用于展示总控制箱的装配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座;2、挡板;3、支撑板;4、模具;5、电热板;6、螺栓;7、支撑杆;8、支撑架;9、气缸;10、电机;11、转轴二;12、限位杆;13、转轴一;14、凸檐;15、总控制箱;16、加热调节开关;17、温控开关;18、送带调节开关;19、延时调节开关;20、计数器;21、电化铝箔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烫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压力装置、加热装置、传送装置,烫金装置,所述烫金装置包括电热板(5)、模具(4)、电化铝箔层(21)、支撑板(3)、螺栓(6),所述压力装置位于顶部,所述电热板(5)位于所述压力装置下方,且所述电热板(5)与所述压力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电热板(5)与所述加热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模具(4)位于所述电热板(5)下部,且所述模具(4)与所述电热板(5)通过所述螺栓(6)连接,所述模具(4)下表面设置烫印字体和图案,所述电化铝箔层(21)位于所述模具(4)下方,且所述电化铝箔层(21)上表面与所述模具(4)下表面存在空隙,不直接接触,所述电化铝箔层(21)通过所述传送装置进行位移,所述支撑板(3)位于所述电化铝箔层(21)下方,所述底座(1)位于底部,所述支撑板(3)位于所述底座(1)上方且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烫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压力装置、加热装置、传送装置,烫金装置,所述烫金装置包括电热板(5)、模具(4)、电化铝箔层(21)、支撑板(3)、螺栓(6),所述压力装置位于顶部,所述电热板(5)位于所述压力装置下方,且所述电热板(5)与所述压力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电热板(5)与所述加热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模具(4)位于所述电热板(5)下部,且所述模具(4)与所述电热板(5)通过所述螺栓(6)连接,所述模具(4)下表面设置烫印字体和图案,所述电化铝箔层(21)位于所述模具(4)下方,且所述电化铝箔层(21)上表面与所述模具(4)下表面存在空隙,不直接接触,所述电化铝箔层(21)通过所述传送装置进行位移,所述支撑板(3)位于所述电化铝箔层(21)下方,所述底座(1)位于底部,所述支撑板(3)位于所述底座(1)上方且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烫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板(2),所述压力装置包括气缸(9)、支撑架(8)、支撑杆(7),所述挡板(2)位于所述底座(1)一侧上部且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挡板(2)呈竖直设置,所述支撑架(8)位于所述挡板(2)一侧且与所述挡板(2)固定连接,所述气缸(9)位于顶部,所述气缸(9)倒置于所述支撑架(8)且所述气缸(9)与所述支撑架(8)固定连接,所述气缸(9)活塞杆远离气缸(9)一端与所述电热板(5)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8)位于所述电热板(5)上部,所述支撑杆(7)上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支撑架(8)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设有内螺纹,所述支撑杆(7)上端穿过所述通孔且与所述支撑架(8)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7)下端与所述电热板(5)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7)设置有两根,沿所述气缸(9)活塞杆呈对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力郝水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欧贝尔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