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吸塑机的双工位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145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吸塑机的双工位上料机构,应用在上料机构领域,解决了吸塑基材的上料机构不能连续上料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放卷杆和备用杆,放卷杆远离备用杆的一侧的机架上连接有导向杆,放卷杆和导向杆之间设有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压板的两端连接有上压动力缸,下压板的两端连接有下压动力缸,机架外侧面设有用于放置粘合剂的容纳盒;具有的技术效果是当放卷杆上的吸塑基材将要用尽时,将备用杆上的吸塑基材拉出,并利用粘合剂与放卷杆上的吸塑基材黏贴,再用上压板和下压板压合,使备用杆上的吸塑基材跟随放卷杆上的吸塑基材运动到吸塑机中,进而使吸塑基材实现连续上料,提高自动吸塑机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吸塑机的双工位上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上料机构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吸塑机的双工位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上料机构是大部分生产线必备设备之一,它关乎着生产线的工作效率、原料的清洁度、平整度等重要因素。在将聚乙烯塑料加工成吸塑托盘的自动吸塑机中,聚乙烯塑料简称为吸塑基材,即吸塑基材的上料机构更是自动吸塑机的基础和加工的前提。现有的吸塑基材的上料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上可拆卸连接有放卷杆,放卷杆一侧的机架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吸塑基材放置在放卷杆上,再将吸塑基材缠绕到导向杆上,进而拉动到后续加工装置中。后续加工装置拉动吸塑基材运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放卷杆上的吸塑基材全部加工完成后,操作人员需要将新的吸塑基材放置在上料机构中,再将吸塑基材拉到自动吸塑机中才能继续加工,过程繁琐,降低自动吸塑机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吸塑机的双工位上料机构,其优点是实现连续上料,提高自动吸塑机的加工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动吸塑机的双工位上料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吸塑机的双工位上料机构,包括机架(1),机架(1)上可拆卸连接有放卷杆(2),放卷杆(2)一侧的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杆(2)远离导向杆(3)一侧的机架(1)上可拆卸连接有备用杆(4),所述机架(1)外侧壁上连接一容纳盒(110),所述容纳盒(110)中放置有粘合剂(120),所述放卷杆(2)与导向杆(3)之间设有挤压组件(5),所述挤压组件(5)包括上压板(510)和下压板(520),上压板(510)两端连接有上压动力缸(511),下压板(520)两端连接有下压动力缸(5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吸塑机的双工位上料机构,包括机架(1),机架(1)上可拆卸连接有放卷杆(2),放卷杆(2)一侧的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杆(2)远离导向杆(3)一侧的机架(1)上可拆卸连接有备用杆(4),所述机架(1)外侧壁上连接一容纳盒(110),所述容纳盒(110)中放置有粘合剂(120),所述放卷杆(2)与导向杆(3)之间设有挤压组件(5),所述挤压组件(5)包括上压板(510)和下压板(520),上压板(510)两端连接有上压动力缸(511),下压板(520)两端连接有下压动力缸(5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吸塑机的双工位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用于放置放卷杆(2)和备用杆(4)端头的多个凹槽(1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吸塑机的双工位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杆(2)和备用杆(4)上均设有环形槽(210),所述凹槽(130)一侧的机架(1)上连接有限位件(1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吸塑机的双工位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40)包括与机架(1)螺纹连接的螺钉(7),螺钉(7)上设有卡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然平吴然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耀鑫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