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用的双壁多头螺旋波纹金属管及其加工方法。所述的管体包括内外两层管体,所述的外管为螺旋波纹状管,所述的内管为光管或者螺旋波纹管,所述的内管管壁与外管管壁之间设有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经久耐用,安全系数高的双壁螺旋波纹金属管及其加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换热器内的金属管均是单层,安全系数低,换热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用的双壁多头螺旋波 纹金属管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换热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形状和材质的变化也很 多。大部分的换热器设备中的换热管一般都采用普通的金属管,结构比较简 单,加工比较方便,但是换热效果较低,金属消耗量大。也有的换热器表面 采用滚花、螺纹、翅片、褶皱等各种强化表面来增强换热效果的,但是加工 工艺相对复杂。而且现在的换热管多是采用单层管,如中国专利申请"螺旋波纹金属管(CN2837760)",单层的换热管安全可靠性不是很好,有时候如果 管壁发生泄漏,管壁两侧参与热交换的两种工质反窜,对于安全性要求较高 的行业,如医药行业、食品行业等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对人的身体健康 造成伤害。因此也有人申请了中国专利"波纹金属管与高分子材料构成的复 合管(CN2804541)",它有金属管和高分子材料层,所述金属管带有波纹,金 属管的内侧和外侧有高分子材料层,所述的金属管与高分子材料层之间有粘 结剂层。金属管带有螺旋形波纹或环向波纹。这种复合管强度高,使用寿命 长。但是由于金属管与高分子材料层之间是粘结的,稳定性不高,而且其主 要解决的是轴向弯曲时的管体所受的应力,对换热效率并没有给与考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经久耐用,安全系数 高的双壁螺旋波纹金属管及其加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换热器内的 金属管均是单层,安全系数低,换热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双壁螺旋波纹金属管,所述的管体包括内外两层管体,所述的外管为螺旋波纹状 管,所述的内管为光管或者螺旋波纹管,所述的内管管壁与外管管壁之间设 有间隙。螺旋波纹金属管应用在换热器内,釆用金属制造不但秉承了原有的 换热器耐高压的有点,同时将金属管的管壁制成双层的,承压能力大大提高, 换热表面扭成螺旋波纹状的强化表面,优化了金属管的表面结构,增大了单 位长度的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系数。内层管虽然贴紧外管,但是两者之间 还是留有一定的空隙,如果内层管壁破裂,发生泄漏,可通过仪器方便快捷 的检测出来,并且外层管壁可以起到阻隔作用,阻止参与热交换的两种介质 发生反窜,安全系数较高。内管的形状可以是光管或者波纹管,根据用户的 使用要求不同而变化。作为其中一种优选,所述的内管与外管均为螺旋波纹管,内管与外管的 螺距、螺纹深度、螺纹切线与管体截面的夹角均相同。内外两层均波纹管, 螺纹的相关系数相同,方便同时加工,同时可以提高换热的效果。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的内管为光管,外管为螺旋波纹管,内管的外径 不大于螺纹状的外管的内径。光管加工简单,内管外径比外管的内径小,使 得两种之间有间隙,可以方便检测。作为优选,所述的内管和外管的管壁之间的间距为0mm-15mm,所述的管 壁厚度为0.2mm-3. Omm。管壁越厚,内外管壁之间的间距越大,从而使得加 工效果好,加工成品率高。管壁薄,使得波纹结构应力小,提高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的螺纹的切线与管体的横截面的夹角a为15° -45° , 管体的管径范围为06mm—cD80mm,螺纹的深度H为3mrn-12. 5mm,螺纹的头 数为2—12头。考虑到管体材料的伸縮极限,螺距太小,容易造成管体的破 裂和变形,螺距太大,换热面积相对减小,因此选用上述数据,在保证管体 的使用寿命的情况下尽量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作为优选,所述的内管和外管是采用相同的材质,均采用铜、钛、钢、不锈钢、铜镍合金材料制成的。一种制造双壁螺旋波纹金属管的方法,先将待加工的外管套接在内管外, 将两层管的端部对齐,然后将套接好的管体通过扭管设备上的夹具将管材的 两端固定,由扭管设备引导管体延机器的床身方向做直线运动,螺纹成形模 具沿管体的轴心转动,两者同步进行,待螺纹成形后,松开模具的夹头,取 下螺纹管。内外管壁是同时扭转,使得工艺简单,同时可以保证内壁与外壁 的螺旋参数相同,加工过程中内外管壁无损伤,单层管壁薄,波纹结构无应 力。内管是圆柱形光滑管时,更换端部的夹具,内管不转动,不形成螺纹。 内管是波纹管时,内外管同时扭管和加工螺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壁螺旋波纹金属管,具有下述特点换热表面扭 成螺旋波纹状的强化表面,优化了金属管的表面结构,增大了单位长度的换 热面积;将管壁制成两层,增强了承压能力,同时在两层之间留有一定的空 隙,在发生泄漏时,可方便的通过仪器检测出来,并且外层可以起到一个阻 隔作用,阻止参与热交换的两种介质发生反窜,提高了换热器的安全系数和 使用寿命;内外管同时加工,利用同一台设备,加工工艺简单,同时保证了 在加工过程中内外管壁无损伤,成品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壁螺旋波纹金属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双壁螺旋波纹金属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螺旋波纹金属管主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2和5所示, 一种双壁螺旋波纹金属管,包括内外两层管体, 所述的内管1和外管2均采用铜质材料制成。内管1和外管2均为螺旋波纹 管,内管管壁与外管管壁之间的间隙距离为2mm,内管1和外管2的管壁厚 度为0.2mm,内管1和外管2波纹重合,内管的管径为①6mm,内管1与外管 2的螺纹的切线与管体的横截面的夹角d均为15° ,螺纹的深度H均为3mm, 螺纹的头数均为2头。加工时,首先根据待扭管的外径及技术要求在设备上 设定扭管的螺距和深度,然后将待拉制的两层管体穿好,两层的长度相同, 端部对齐,然后将对齐后的双层管体穿过设备,设备是采用中国专利号为 200510061616. 0所公开的一种新型制备螺旋波纹管压花设备,固定两层管的 端部,设备上的螺纹成形模具夹紧管材,有设备引导管材沿机器床身方向做 直线运动,而螺纹成形模具沿管材的轴心转动,两者同步进行,待两层管体 的螺旋波纹成形后,松开固定夹头与螺纹成形模具,取下螺纹管。实施例2:如图3和4和5所示, 一种双壁螺旋波纹金属管,包括内外两层管体, 所述的内管和外管均采用铜质材料制成。内管1为光滑管,外管2为螺旋波 纹管,内管管壁贴紧在外管管壁上,内管的管壁抵接在外管管壁的螺纹凸起 处,从而固定住内管。内管1和外管2的管壁厚度为1. 5mm,内管1的管径 为cD50mm,外管2的螺纹的切线与管体的横截面的夹角a为30° ,螺纹的深 度H为8mm,螺纹的头数为5头。加工时,首先根据待扭管的外径及技术要 求在设备上设定扭管的螺距和深度,然后将待拉制的两层管体穿好,两层的 长度相同,端部对齐,然后将对齐后的双层管体穿过设备,固定两层管的端 部,设备上的螺纹成形模具夹紧外管,有设备引导管材沿机器床身方向做直 线运动,而螺纹成形模具沿管材的轴心转动,两者同步进行,内管不形成螺纹,待外管体的螺旋波纹成形后,松开固定夹头与螺纹成形模具,取下螺纹管。实施例3:如图1和2和5所示, 一种双壁螺旋波纹金属管,包括内外两层管体, 所述的内管1和外管2均采用铜质材料制成。内管1和外管2均为螺旋波纹 管,内管管壁与外管管壁之间的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壁螺旋波纹金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包括内外两层管体,所述的外管为螺旋波纹状管,所述的内管为光管或者螺旋波纹管,所述的内管管壁与外管管壁之间设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卫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沈氏换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